整治违规App不能心太软
近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4部门在京召开会议,正式启动2020年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这一举措,是对2019年4部门启动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延续,彰显了政府部门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决心,其必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歌猛进,手机在承载越来越多生活服务功能的同时,也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按理说,用户本应该是被服务的对象,但在现实中,却由于不能掌握自己App权限而沦为透明人。究其原因,在于用户处于技术弱势地位。大多情况下,无论是否被告知要授予手机个人信息权限,用户要想用某个App,多数情况是“任人宰割”。因为不少App要求用户一次性同意开启多个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不同意则无法安装使用。当用户的通讯录、电话权限、短信权限、定位权限等敏感信息被App非法收集后,用户本人及通讯录中的人就容易受到各种推销电话、短信的骚扰。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一个人身份信息、面部特征、受教育情况等被不法分子掌握,其本人及相关人士就容易受到网络诈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4部门在2019年的整治工作中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制定印发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自评估指南》等政策规范,这不仅有利于增强App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也为运营方进行自我评估提供了方法,进一步织密了目前法律法规体系。
要让法律武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对App的检测监督。App私传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通常非常隐蔽,只有开展深度检测,才能深入挖掘问题,继而“对症下药”。4部门在2020年治理工作中提出,针对面部特征等生物特征信息收集使用不规范,以及App后台自启动和关联启动、私自调用权限上传个人信息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深度检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值得点赞。然而,只是深度检测还不够。当前,App数量已超500万款,但被检测过的只有8万余款,不足总数的1/60,这极易让一些App运营商滋生出侥幸心理。基于此,还应该扩大检测广度,即尽量对更多App开展检测,以扩大治理范围,减少“漏网之鱼”。
要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更要在法律框架内对违规App从严从重惩罚。从之前情况看,问题App被曝光、约谈后,只要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即可,只有逾期不整改的,才启动下架等处理措施。这种治理方式,给了App运营商改错机会。不可否认,柔性执法有利于壮大市场主体,但若一味宽容,会有损法律的刚性,让一些违法违规运营商因为付出的代价有限而有恃无恐。执法部门可以随着工作的深入,不断收紧法律之绳。建议加强深度检测的结果应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问题App进行处罚,让深度检测更有意义。今年的治理方案中,提出了加大处罚力度,期待随着这一工作的落实,群众的个人信息有望得到充分保障。
近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4部门在京召开会议,正式启动2020年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这一举措,是对2019年4部门启动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延续,彰显了政府部门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决心,其必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歌猛进,手机在承载越来越多生活服务功能的同时,也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按理说,用户本应该是被服务的对象,但在现实中,却由于不能掌握自己App权限而沦为透明人。究其原因,在于用户处于技术弱势地位。大多情况下,无论是否被告知要授予手机个人信息权限,用户要想用某个App,多数情况是“任人宰割”。因为不少App要求用户一次性同意开启多个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不同意则无法安装使用。当用户的通讯录、电话权限、短信权限、定位权限等敏感信息被App非法收集后,用户本人及通讯录中的人就容易受到各种推销电话、短信的骚扰。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一个人身份信息、面部特征、受教育情况等被不法分子掌握,其本人及相关人士就容易受到网络诈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4部门在2019年的整治工作中已经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制定印发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自评估指南》等政策规范,这不仅有利于增强App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也为运营方进行自我评估提供了方法,进一步织密了目前法律法规体系。
要让法律武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对App的检测监督。App私传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通常非常隐蔽,只有开展深度检测,才能深入挖掘问题,继而“对症下药”。4部门在2020年治理工作中提出,针对面部特征等生物特征信息收集使用不规范,以及App后台自启动和关联启动、私自调用权限上传个人信息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深度检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值得点赞。然而,只是深度检测还不够。当前,App数量已超500万款,但被检测过的只有8万余款,不足总数的1/60,这极易让一些App运营商滋生出侥幸心理。基于此,还应该扩大检测广度,即尽量对更多App开展检测,以扩大治理范围,减少“漏网之鱼”。
要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更要在法律框架内对违规App从严从重惩罚。从之前情况看,问题App被曝光、约谈后,只要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即可,只有逾期不整改的,才启动下架等处理措施。这种治理方式,给了App运营商改错机会。不可否认,柔性执法有利于壮大市场主体,但若一味宽容,会有损法律的刚性,让一些违法违规运营商因为付出的代价有限而有恃无恐。执法部门可以随着工作的深入,不断收紧法律之绳。建议加强深度检测的结果应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问题App进行处罚,让深度检测更有意义。今年的治理方案中,提出了加大处罚力度,期待随着这一工作的落实,群众的个人信息有望得到充分保障。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显示文胸安全性能较好(2024-03-11)
- 新能源车退役电池何处去?(2024-02-23)
- 福建开展现制现售咖啡比较试验:“单行线”“本来不该有•鲜果咖啡”含糖量名不副实(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