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点餐:方便商家莫损及消费者权益
最近,有南京市民向媒体反映,现在到餐馆就餐,常遇到被餐馆要求手机扫码关注其公众号,然后才能点餐的情况。有的餐馆取消了纸质菜单,不使用手机就点不了餐。这让不少消费者感觉很不适应。就此,当地消协作出回应,称餐饮服务提供商应兼顾消费者不同需求,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服务。扫码点餐虽方便快捷,但不能损及消费者权益。
移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消费者可以只带一部手机消费天下。许多消费领域的商家也因此受益。扫码点餐为餐馆带来的好处就不少。比如,取消纸质菜单,降低成本;解放了服务员,使他们能够更聚焦顾客餐中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将用户的消费行为移到线上,便于商家留存数据进行分析,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扫码点餐虽能带来一些方便,但也伴生不少问题,制造诸多不便。最显见的一个不便是,一些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以及忘带手机的人,在不提供纸质菜单的餐馆,特别是那些对食客扫码关注公众号有“硬性要求”的餐馆,就可能点不了餐。而更大的不便在于,扫码之后可能留下安全隐患。有媒体曾就扫码就餐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9%的受访者担心扫码时被要求授权获取个人身份、地理位置等,会泄露个人信息;53.7%的受访者担心扫码跳转后会存在带有病毒的链接;51.7%的受访者担心静态条码被不法分子调包;35.6%的受访者担心罚单等收款二维码被伪造;31.4%的受访者担心二维码被嵌入木马,扫码后被盗刷账户资金。
消费者的这些担心并非杞人之忧。分析人士指出,扫码授权的模式的确潜藏着个人信息安全被侵犯的风险,由此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涉及二维码的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扫描后打开钓鱼网站,诱导用户填写账号密码,盗走个人信息和钱财;二是打开恶意下载网页,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加上二维码监管领域存在法律空白,导致很多二维码应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更谈不上标准统一、识别统一、监管统一。
除了上述风险,扫码点餐后用户信息被餐馆掌握,也有遭滥用之虞:不分时段(有时会在半夜)推送广告,不胜其扰。对于餐馆扫码点餐的做法,法律人士认为,在餐馆不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情况下,扫码点餐或提供人工点单服务,是商家的经营自由,消费者也有权因为商家不提供某种服务选择离开。但是,商家为扫码点餐设置条件,却是一种“形式上自愿、实质上强制”的交易行为,有关要求涉嫌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商家强迫消费者以先行接受某项服务或从事特定行为为前提,涉嫌违反该法相关规定,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从经营角度讲,扫码点餐对于餐馆经营者而言也并非轻轻一扫“码”上有利。业内专家表示,让顾客关注公众号,然后推送广告、营销信息,这个做法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实际上大概率行不通。餐馆的顾客很多时候就只能是“过客”,他们很难被转化为“关注人”“粉丝”乃至“用户”。在竞争充分、供给多元的餐饮市场,没有哪家餐馆是不可替代的。若餐馆不顾及消费者感受强推某种经营方式,以至于侵犯消费者权益,则会被消费者嫌弃,也终会被市场抛弃。只有那些尊重消费者权益,真正拿消费者当“上帝”的餐馆,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
最近,有南京市民向媒体反映,现在到餐馆就餐,常遇到被餐馆要求手机扫码关注其公众号,然后才能点餐的情况。有的餐馆取消了纸质菜单,不使用手机就点不了餐。这让不少消费者感觉很不适应。就此,当地消协作出回应,称餐饮服务提供商应兼顾消费者不同需求,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服务。扫码点餐虽方便快捷,但不能损及消费者权益。
移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消费者可以只带一部手机消费天下。许多消费领域的商家也因此受益。扫码点餐为餐馆带来的好处就不少。比如,取消纸质菜单,降低成本;解放了服务员,使他们能够更聚焦顾客餐中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将用户的消费行为移到线上,便于商家留存数据进行分析,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扫码点餐虽能带来一些方便,但也伴生不少问题,制造诸多不便。最显见的一个不便是,一些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以及忘带手机的人,在不提供纸质菜单的餐馆,特别是那些对食客扫码关注公众号有“硬性要求”的餐馆,就可能点不了餐。而更大的不便在于,扫码之后可能留下安全隐患。有媒体曾就扫码就餐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9%的受访者担心扫码时被要求授权获取个人身份、地理位置等,会泄露个人信息;53.7%的受访者担心扫码跳转后会存在带有病毒的链接;51.7%的受访者担心静态条码被不法分子调包;35.6%的受访者担心罚单等收款二维码被伪造;31.4%的受访者担心二维码被嵌入木马,扫码后被盗刷账户资金。
消费者的这些担心并非杞人之忧。分析人士指出,扫码授权的模式的确潜藏着个人信息安全被侵犯的风险,由此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涉及二维码的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扫描后打开钓鱼网站,诱导用户填写账号密码,盗走个人信息和钱财;二是打开恶意下载网页,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加上二维码监管领域存在法律空白,导致很多二维码应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更谈不上标准统一、识别统一、监管统一。
除了上述风险,扫码点餐后用户信息被餐馆掌握,也有遭滥用之虞:不分时段(有时会在半夜)推送广告,不胜其扰。对于餐馆扫码点餐的做法,法律人士认为,在餐馆不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情况下,扫码点餐或提供人工点单服务,是商家的经营自由,消费者也有权因为商家不提供某种服务选择离开。但是,商家为扫码点餐设置条件,却是一种“形式上自愿、实质上强制”的交易行为,有关要求涉嫌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商家强迫消费者以先行接受某项服务或从事特定行为为前提,涉嫌违反该法相关规定,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从经营角度讲,扫码点餐对于餐馆经营者而言也并非轻轻一扫“码”上有利。业内专家表示,让顾客关注公众号,然后推送广告、营销信息,这个做法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实际上大概率行不通。餐馆的顾客很多时候就只能是“过客”,他们很难被转化为“关注人”“粉丝”乃至“用户”。在竞争充分、供给多元的餐饮市场,没有哪家餐馆是不可替代的。若餐馆不顾及消费者感受强推某种经营方式,以至于侵犯消费者权益,则会被消费者嫌弃,也终会被市场抛弃。只有那些尊重消费者权益,真正拿消费者当“上帝”的餐馆,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显示文胸安全性能较好(2024-03-11)
- 新能源车退役电池何处去?(2024-02-23)
- 福建开展现制现售咖啡比较试验:“单行线”“本来不该有•鲜果咖啡”含糖量名不副实(2023-12-12)
- 网购真实惠才能打动消费者(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