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轻质不能轻——我国羽绒服产业质量发展透视
12月23日,北京的气温创下了近10年新低,这也让京城的羽绒服销售变得火热起来。而无论是翻新定制的羽绒服,还是新买的羽绒服,羽绒含量不够成为目前羽绒服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这既与企业为压缩成本偷工减料有关,也与当前羽绒服市场激烈竞争不无关系。
量少是主要质量问题
在北京团结湖路上的一家羽绒服定制翻新小店,记者看到一件标价420元的黑色半身羽绒服,充气标上印着“90%白鸭绒”,展示着一些雪白蓬松的羽绒样品。“你别看那个标,这件羽绒服充绒没那么高,不然就不是这个价钱了。”也许是为了招揽生意,店主主动向记者解释说:“我家店用的绒好,这件大概是80%左右的含绒量吧,我跟你说的都是实话。”
据了解,羽绒服中羽绒的含量不够和羽绒原料“名不副实”,是羽绒服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在今年广东省质监局进行的羽绒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抽查广东省内67家企业生产的羽绒服装产品共78批次,有47种产品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包括羽绒含绒量、羽绒充绒量不达标。纵观近些年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结果,羽绒含绒量不合格是最主要的原因,如2010年的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4款不合格产品有3款是羽绒含绒量不合格;2009年的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个别产品充绒量偏差低于标准规定要求和个别产品含绒量不足。
“羽绒的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国标要求含绒量在50%以上才可以称之为羽绒服。羽绒服检测当中对羽绒有一些常规检测,比如含绒量、蓬松度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的质量问题一是利用劣质原料冒充羽绒原料;二是标称充绒量与实际不符;三是羽绒蓬松度不合格等。”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含绒量指标是评价羽绒服装品质和体现羽绒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标,含绒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反之保暖性能差;充绒量指标主要反映服装面、里料经缝制后组成的不规则空间中填充的羽绒的质量,如果一定空间中填充的羽绒越多,那么充绒量也就越大,羽绒服的保暖性就越好。目前很多羽绒服产品这两个指标不合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量多是当前竞争态势
据悉,经过约10年的发展,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居民羽绒服的人均拥有量基本实现了2~3件,三线城市即农村也能够达到人均1件。因此,羽绒服在销售量上的增长空间不大,甚至会萎缩,根据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羽绒类商品零售量的增速以及零售量占服装类的比重近几年都有下降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羽绒服市场上,除了波司登、雅鹿的专业羽绒服品牌,真维斯等服装品牌,李宁等运动品牌,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羽绒服产品,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时装品牌推出的羽绒服款式虽然不多,但单件的成交量高,其销售优势非常明显。而随着市场的发展,羽绒服制品也日益丰富,很多品牌在主推羽绒服时,还配套生产其他羽绒产品,如羽绒背心、羽绒护膝等,种类丰富。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羽绒服品牌有自身的专业化品牌经营战略,其他服装品牌也存在多元化经营的考虑,就形成了众多品牌一起进入羽绒服领域的现状。但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专业的羽绒服品牌还是明显占有优势。”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詹薇薇说。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姚小蔓曾表示,在我国一线城市,羽绒服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特别是国际品牌和时装品牌的进入,使得专业羽绒服品牌受到一定威胁。而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低于一二线城市,又拥有相对成熟的消费者,羽绒服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专业羽绒服品牌应特别关注这些城市。
量轻是未来发展趋势
记者注意到,与以往人们印象中厚重的羽绒服相比,今年的羽绒服更薄、轻、暖、艳一些。“轻羽绒是最近两三年流行的羽绒服产品,由于在羽绒原料的选择上是绒朵,所以更轻。而时尚化、轻薄化,也是羽绒服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在面料的选择、工艺的处理上,都会有所区别。”詹薇薇说。
在12月9日举行的中国羽绒制品面料发展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就曾指出,从最初为保证羽绒等填充物不出现钻绒、跑毛而使用的面料涂层技术,到细旦高密织物的开发应用,化纤长丝织物在羽绒制品市场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如今细旦高密织物已广泛应用于羽绒面料,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羽绒面料的传统概念。随着细旦高密织物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防钻绒技术已不再依赖涂层,羽绒制品的外观摆脱了臃肿与僵硬,取而代之的是轻薄与舒适。此外,伴随着新型纤维和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化纤长丝织物赋予羽绒制品更多的新型功能。防辐射、防紫外线、防菌抗菌、防螨、远红外等功能性面料的推广使用,使得羽绒制品在保暖御寒的功能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
12月23日,北京的气温创下了近10年新低,这也让京城的羽绒服销售变得火热起来。而无论是翻新定制的羽绒服,还是新买的羽绒服,羽绒含量不够成为目前羽绒服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这既与企业为压缩成本偷工减料有关,也与当前羽绒服市场激烈竞争不无关系。
量少是主要质量问题
在北京团结湖路上的一家羽绒服定制翻新小店,记者看到一件标价420元的黑色半身羽绒服,充气标上印着“90%白鸭绒”,展示着一些雪白蓬松的羽绒样品。“你别看那个标,这件羽绒服充绒没那么高,不然就不是这个价钱了。”也许是为了招揽生意,店主主动向记者解释说:“我家店用的绒好,这件大概是80%左右的含绒量吧,我跟你说的都是实话。”
据了解,羽绒服中羽绒的含量不够和羽绒原料“名不副实”,是羽绒服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在今年广东省质监局进行的羽绒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抽查广东省内67家企业生产的羽绒服装产品共78批次,有47种产品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包括羽绒含绒量、羽绒充绒量不达标。纵观近些年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结果,羽绒含绒量不合格是最主要的原因,如2010年的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4款不合格产品有3款是羽绒含绒量不合格;2009年的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个别产品充绒量偏差低于标准规定要求和个别产品含绒量不足。
“羽绒的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国标要求含绒量在50%以上才可以称之为羽绒服。羽绒服检测当中对羽绒有一些常规检测,比如含绒量、蓬松度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的质量问题一是利用劣质原料冒充羽绒原料;二是标称充绒量与实际不符;三是羽绒蓬松度不合格等。”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含绒量指标是评价羽绒服装品质和体现羽绒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标,含绒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反之保暖性能差;充绒量指标主要反映服装面、里料经缝制后组成的不规则空间中填充的羽绒的质量,如果一定空间中填充的羽绒越多,那么充绒量也就越大,羽绒服的保暖性就越好。目前很多羽绒服产品这两个指标不合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量多是当前竞争态势
据悉,经过约10年的发展,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居民羽绒服的人均拥有量基本实现了2~3件,三线城市即农村也能够达到人均1件。因此,羽绒服在销售量上的增长空间不大,甚至会萎缩,根据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羽绒类商品零售量的增速以及零售量占服装类的比重近几年都有下降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羽绒服市场上,除了波司登、雅鹿的专业羽绒服品牌,真维斯等服装品牌,李宁等运动品牌,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羽绒服产品,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时装品牌推出的羽绒服款式虽然不多,但单件的成交量高,其销售优势非常明显。而随着市场的发展,羽绒服制品也日益丰富,很多品牌在主推羽绒服时,还配套生产其他羽绒产品,如羽绒背心、羽绒护膝等,种类丰富。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羽绒服品牌有自身的专业化品牌经营战略,其他服装品牌也存在多元化经营的考虑,就形成了众多品牌一起进入羽绒服领域的现状。但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专业的羽绒服品牌还是明显占有优势。”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詹薇薇说。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姚小蔓曾表示,在我国一线城市,羽绒服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特别是国际品牌和时装品牌的进入,使得专业羽绒服品牌受到一定威胁。而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低于一二线城市,又拥有相对成熟的消费者,羽绒服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专业羽绒服品牌应特别关注这些城市。
量轻是未来发展趋势
记者注意到,与以往人们印象中厚重的羽绒服相比,今年的羽绒服更薄、轻、暖、艳一些。“轻羽绒是最近两三年流行的羽绒服产品,由于在羽绒原料的选择上是绒朵,所以更轻。而时尚化、轻薄化,也是羽绒服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在面料的选择、工艺的处理上,都会有所区别。”詹薇薇说。
在12月9日举行的中国羽绒制品面料发展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就曾指出,从最初为保证羽绒等填充物不出现钻绒、跑毛而使用的面料涂层技术,到细旦高密织物的开发应用,化纤长丝织物在羽绒制品市场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如今细旦高密织物已广泛应用于羽绒面料,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羽绒面料的传统概念。随着细旦高密织物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防钻绒技术已不再依赖涂层,羽绒制品的外观摆脱了臃肿与僵硬,取而代之的是轻薄与舒适。此外,伴随着新型纤维和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化纤长丝织物赋予羽绒制品更多的新型功能。防辐射、防紫外线、防菌抗菌、防螨、远红外等功能性面料的推广使用,使得羽绒制品在保暖御寒的功能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