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异味问题:20家维权单位呼吁出台强制标准
近日,中央电视台“3.15特别行动”节目曝光了一些消费者投诉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奥迪等豪车车内有异味,致使车主抵抗力下降等多种问题。根据报道,经检测,奔驰、宝马、奥迪等6款国产豪车为降低成本,使用了致癌物沥青作为车身阻尼材料。
该报道像一枚炸弹,着实吓着了不少人。花费巨资才能拥有的豪华车却可能是不安全的。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材料选择存在监管漏洞
根据报道,央视分别从近3年内生产的北京奔驰C级车、E级车,华晨宝马3系车、5系车以及一汽奥迪的A6、Q5上取下6个阻尼片样品,送至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成分检测。检验结果显示,6份样品均含有沥青成分。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而在欧美等汽车业发达国家,目前汽车阻尼片一般都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这两种原材料都不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节目播出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中国和一汽-大众奥迪的官方微博在第一时间发出的声明中,无一例外表示将立即进行深入调查,同时强调生产和零部件使用上均采用全球统一标准。
宝马4S店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马使用的所有阻尼片都是进口的,与宝马全球范围使用一致,遵循宝马全球零部件质量标准,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奔驰更是表示:“在中国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和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一样,使用的是同样的进口阻尼部件,并且符合梅赛德斯—奔驰全球质量标准。”
一汽奥迪公司公关部回应称,一汽-大众奥迪车辆上所使用的阻尼件是国内采购,并严格遵循奥迪全球统一的采购体系。事件发生后,中德双方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小组开展严密检测及调查,不仅对阻尼部件进行了高温长时间检测,还对整车空气质量和排放进行了检测。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车内还有物质低于奥迪全球标准与国家标准。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标准还不健全,在汽车材料使用上没有明文规定。汽车专家张志勇表示:“如果全球使用统一标准的话,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他指出,由于每个国家的政策不同,企业所使用的技术和材料也不同。而正是因为我国相关规定相对不够健全,企业在逐利的过程中,或许会选择使用不环保、成本较低的材料,并且我国在汽车生产环节仍然存在监管漏洞。
车主面临投诉难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关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去年3月,由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不过,该《指南》只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对企业没有强有力的约束作用。
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2年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情况》显示,除了变速器、气囊、轮胎等质量问题外,车内异味已经成为车主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
对于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奔驰和宝马等豪华车车主目前仍旧面临着投诉无门的难题。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对于车主的投诉,厂家和4S店都相互推脱。一些经销商甚至告知消费者可以走法律渠道,而在诉讼过程中则需要车主提供能够证明车内存在污染的检测报告作为证据。
据了解,目前我国车企并不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而能被认可的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又通常不接受消费者个人送检。这让众多的受害车主无路可走,最终只能不了了之。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受害者越来越多。
从网上可以发现,去年10月,全国各地的奔驰车主自发成立了“奔驰C系异味问题维权”QQ群,截至目前共有超过450位维权车主,而且维权车主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对此,张志勇表示,在上述背景下,车主可以放弃对车内污染的检测,而是去检测车企所使用的不合格材质。沥青在国外是禁止使用的,如果检测出确实使用了沥青,所造成的毒害就是存在的。可以据此采取法律措施。此外,受害车主还可以根据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向相关部门投诉。奔驰和宝马等车使用致癌物质对车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属于人身伤害,应该属于汽车召回的范围。
车企不应避重就轻
就央视报道豪华车车内异味及污染等问题,日前北京、天津、沈阳等19城市共20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表消费观点:汽车生产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在赚取丰厚利润的同时,不应该“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更不能对我国消费者尤其是消费者群体提出的诉求,采取视而不见或避重就轻的态度。即使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某些有害物质的使用,企业也应保证它的产品质量是安全的,而不应该拿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或标准缺失作为推卸自身责任的理由。
相关部门应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推荐性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上升为强制性标准,并在标准中适当增加有机物挥发性的检测项目,而且检测方法也应增加模拟车辆实际使用时的状态。另外,还应加大对汽车厂商的监管力度,对存在产品缺陷的产品应采取强制召回等措施,督促汽车厂商重视车内空气质量,更好地履行产品质量责任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促进我国汽车市场的良性发展与持续繁荣。
另据最新消息,针对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和一汽奥迪相关车型使用含有致癌物质沥青材料车用阻尼片一事,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日前已正式对上述企业展开调查。据悉此次专项调查工作除对车企生产车型的环保情况进行调查外,还将要求三大厂商自查自纠,并提供相关技术报告。
近日,中央电视台“3.15特别行动”节目曝光了一些消费者投诉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奥迪等豪车车内有异味,致使车主抵抗力下降等多种问题。根据报道,经检测,奔驰、宝马、奥迪等6款国产豪车为降低成本,使用了致癌物沥青作为车身阻尼材料。
该报道像一枚炸弹,着实吓着了不少人。花费巨资才能拥有的豪华车却可能是不安全的。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材料选择存在监管漏洞
根据报道,央视分别从近3年内生产的北京奔驰C级车、E级车,华晨宝马3系车、5系车以及一汽奥迪的A6、Q5上取下6个阻尼片样品,送至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成分检测。检验结果显示,6份样品均含有沥青成分。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而在欧美等汽车业发达国家,目前汽车阻尼片一般都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这两种原材料都不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节目播出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中国和一汽-大众奥迪的官方微博在第一时间发出的声明中,无一例外表示将立即进行深入调查,同时强调生产和零部件使用上均采用全球统一标准。
宝马4S店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马使用的所有阻尼片都是进口的,与宝马全球范围使用一致,遵循宝马全球零部件质量标准,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奔驰更是表示:“在中国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和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一样,使用的是同样的进口阻尼部件,并且符合梅赛德斯—奔驰全球质量标准。”
一汽奥迪公司公关部回应称,一汽-大众奥迪车辆上所使用的阻尼件是国内采购,并严格遵循奥迪全球统一的采购体系。事件发生后,中德双方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小组开展严密检测及调查,不仅对阻尼部件进行了高温长时间检测,还对整车空气质量和排放进行了检测。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车内还有物质低于奥迪全球标准与国家标准。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标准还不健全,在汽车材料使用上没有明文规定。汽车专家张志勇表示:“如果全球使用统一标准的话,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他指出,由于每个国家的政策不同,企业所使用的技术和材料也不同。而正是因为我国相关规定相对不够健全,企业在逐利的过程中,或许会选择使用不环保、成本较低的材料,并且我国在汽车生产环节仍然存在监管漏洞。
车主面临投诉难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关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去年3月,由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不过,该《指南》只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对企业没有强有力的约束作用。
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2年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情况》显示,除了变速器、气囊、轮胎等质量问题外,车内异味已经成为车主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
对于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奔驰和宝马等豪华车车主目前仍旧面临着投诉无门的难题。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对于车主的投诉,厂家和4S店都相互推脱。一些经销商甚至告知消费者可以走法律渠道,而在诉讼过程中则需要车主提供能够证明车内存在污染的检测报告作为证据。
据了解,目前我国车企并不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而能被认可的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又通常不接受消费者个人送检。这让众多的受害车主无路可走,最终只能不了了之。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受害者越来越多。
从网上可以发现,去年10月,全国各地的奔驰车主自发成立了“奔驰C系异味问题维权”QQ群,截至目前共有超过450位维权车主,而且维权车主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对此,张志勇表示,在上述背景下,车主可以放弃对车内污染的检测,而是去检测车企所使用的不合格材质。沥青在国外是禁止使用的,如果检测出确实使用了沥青,所造成的毒害就是存在的。可以据此采取法律措施。此外,受害车主还可以根据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向相关部门投诉。奔驰和宝马等车使用致癌物质对车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属于人身伤害,应该属于汽车召回的范围。
车企不应避重就轻
就央视报道豪华车车内异味及污染等问题,日前北京、天津、沈阳等19城市共20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表消费观点:汽车生产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在赚取丰厚利润的同时,不应该“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更不能对我国消费者尤其是消费者群体提出的诉求,采取视而不见或避重就轻的态度。即使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某些有害物质的使用,企业也应保证它的产品质量是安全的,而不应该拿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或标准缺失作为推卸自身责任的理由。
相关部门应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推荐性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上升为强制性标准,并在标准中适当增加有机物挥发性的检测项目,而且检测方法也应增加模拟车辆实际使用时的状态。另外,还应加大对汽车厂商的监管力度,对存在产品缺陷的产品应采取强制召回等措施,督促汽车厂商重视车内空气质量,更好地履行产品质量责任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促进我国汽车市场的良性发展与持续繁荣。
另据最新消息,针对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和一汽奥迪相关车型使用含有致癌物质沥青材料车用阻尼片一事,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日前已正式对上述企业展开调查。据悉此次专项调查工作除对车企生产车型的环保情况进行调查外,还将要求三大厂商自查自纠,并提供相关技术报告。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