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有偿延保,遭遇成长的烦恼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向售后市场要利润,汽车品牌也开始仿效家电厂商,纷纷推出了汽车延保服务。今年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也让“有偿”延保服务顺势而出,并有在市场上蔓延的趋势。
据了解,对于汽车行业推出的有偿延保服务,即消费者只需付出很小比例的延保费用,即可延长厂家或经销商承诺的产品售后时间和扩大保修范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但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汽车有偿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大程度上消费者都抱有抵触情绪,在“三包”实施后,或许这一现象将有所改观。
有偿延保开始涌现
“你好!我们厂家对车的正常保修是2年或6万公里。如果你愿意多花点钱,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延长车子的保修期,你自己考虑一下,看看接不接受这个服务……?”近日,在某合资汽车品牌的4S店,销售顾问正向消费者推荐公司新推出的延保服务。
随着有车一族用车养车成本的不断增加,“汽车保修期”这一衡量商品价值的要素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价格、配置外,对于保修期的时间也很敏感。某日系品牌的经销商表示,汽车行驶里程数越多,发生故障的几率自然也就越高,质保期成为厂商竞争的新砝码。尽管国内不少品牌都主动延长了保修期,但汽车产品在国内依然是特殊消费品,质保期满后,消费者还要使用相当长的时间,维修保养在所难免。
据了解,目前,上海通用、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一汽马自达等厂家均已推出自己独立的延保产品。经销商集团以及第三方延保提供商的模式也开始起步,并逐渐有扩大业务的趋势。
这种有偿延保的模式根据涉及车型不同而价格不等、内容不一。一般来说,延保服务的价格根据汽车品牌价格高低和延保时间长短的不同而不同,汽车价格越高,延保服务的价格越高;延保年限越长,延保服务价格也越高。在延保期内,只要是正常损耗而非人为损坏的,都可以获得免费更换零配件。
一位第三方延保服务提供商相关人士坦承,无论消费者采取哪种模式,最终都需要通过经销商将延保产品出售给消费者,后续的保修服务也需要经销商进行落实。这无疑将客户与经销商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有效地避免客户流失,并带来了可观的售后利润。据了解,延保服务的利润率较高,推出延保服务的保险公司在与4S店合作时,会将车主支付的延保费用的15%〜25%作为提成返给4S店,以每辆车一年2000元的延保服务为例,20%的返点能给一家4S店带来400元收入,至少可以抵消在售车优惠上的损失。“给出了这些优惠,保险公司仍有很大利润空间。” 某品牌相关人士透露,延保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项新业务,风险远低于车险。
“和其他售后服务不一样,有偿延保是预收费的。从这个角度说,花钱购买的有偿汽车延保其实是一种保险产品。买了延保服务能减少汽车在过了保修期之后的维修费用和麻烦,还能为车主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因为汽车是不断运动着的机械产品,谁也无法保证车子在正常保修期过后不出问题。如果购买了延保服务,在延保期内车子没坏,车主没有享受到延保服务,说明车子的质量很好,故障率较低;反过来,假若车子在延保期内出现问题,车主就能少付一大笔修车款项。某4S店售后服务部经理坦言,他们采取的是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运作模式,保险公司在推出延保业务时都是经过了周密的测算,不会承担太大风险,经销商也乐意合作,赚取更多的利润。
虽然消费者花钱购买的有偿汽车延保如同赔付性商业车险产品,但二者也有区别。相比于商业车险,有偿延保承保时间长,承保范围广,且可以保车险不能保的主要部件。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偿延保服务是有条件的,汽车必须在4S店有完整的保养和维修记录。如果消费者在其他地方做了保养维修,由于配件及流程方面的差异,4S店将很难判断车的车况。为了减少风险,4S店不会给这样的车办理延保业务。在审核车子是否符合办理延保条件时,车主还必须接受在延保期限内回厂保养维修的条件。
厂家欲分服务利润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延保服务不仅对品牌提升大有裨益,还有望开发成另一项收益来源。东风日产曾表示,希望将延保与其他后市场服务项目交叉,形成新的竞争力。而对于经销商与保险公司合作向车主提供延保业务,多数车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厂家对此的态度是支持的。“既然没有强制之说,那么延保就像4S店也为消费者提供保险业务一样,是一种附加服务。”一位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称,在不违反经营原则的前提下,厂家对于经销商自己拓展的业务都持支持态度。
相比而言,合资汽车品牌更愿以厂家的名义推出延保服务,希望借助网络优势,并全面准确地掌控经销商实际的服务动态,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
一家东风本田4S店相关人士表示,东风本田很早就推出了延保产品,但只针对质保期内的用户,因此新车客户购买的比较多,能占到60%以上。“延保产品还是挺值的,就算两年内打算换车,延保没用完的期限也可以过户,为车辆增值不少。”
据了解,目前经销商对于延保服务都抱以肯定的态度。由于符合延保的客户通常都是新车车主,门槛较高,且延保业务针对的是车辆超过厂家质保期后才开始执行,这对厂商而言依然有利可图。“一般来讲,一辆车如果跑了三四年都没出现过大问题,那再出状况的几率就不是很高。”某品牌售后服务部经理直言,“车辆的不稳定期都在厂家质保的年限内了,这段时间之后再保主要零部件通常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易损的小配件延保服务通常还不包括。”
目前,汽车延保服务的范围大致分为了3种,分别是动力延保、总成延保、整车延保。而新车车主要享受一年或2万公里整车延保,至少要交4200元以上,但依然会有20%的消费者选择这一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市场上的700家注册经销商中,有近七成的经销商推出了延保服务,其中以厂家为主导的延保服务更是占到了一半以上。
资料显示,按照比较成熟的美国汽车延保市场格局来看,汽车厂商占据延保市场一半份额,第三方机构和经销商自行提供的延保占据另一半份额。
一位车企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保证今后利益的“大头”牢牢掌握在厂家手中,各厂家也开始对延保服务重视起来。“比如限制经销商与第三方合作,对打折促销赠送延保的行为加以控制等。”上述车企负责人表示,当然,这也有利于对经销商的管理。某合资品牌负责人表示,在推广延保服务时,会将延保服务作为对经销商经营的一个考核指标,因此,经销商集团旗下的4S店,在面对集团自有延保产品和厂家延保产品的竞争时,不得不优先向客户推荐厂家的产品。
普及发力尚需时日
在北京一些已经推出提供延保服务的4S店里,虽然业务员对很多车主都详细地介绍了延保服务的优势,感兴趣的消费者也不少,但最后真正选择的人并不多。“感觉没太大用处,即便车辆使用超出了厂家质保期,很多部件的修理车损险中也包括了,没有必要再交一份延保的钱。”车主王先生的话代表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态度。
据部分经销商统计,真正选择延保服务的车主比例很低,尚不足5%。一些知名度高的品牌,如大众、通用、丰田等,选择延保的车主比例相对高一些;自主品牌和非主流品牌,选择延保的车主比例则非常低,有的4S店一个月也难有一单成交。某自主品牌的4S店销售人员表示,店里曾经尝试推出过每年500元的整车延长质保服务,但是销售效果不好,推行两个月,销售为零。
对于阻碍中国汽车延保业务发展的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主要有二:一是广大消费者对这种产品还不够了解,许多消费者除了购买车款以及必要的支付以外,不愿意再支付更多的费用,此为意识问题;二是费率还存在过高的问题。
“知名度高的品牌虽然销量大,但其客户中对车辆了解较深的人并不多;选择自主品牌的车主中反而很多人非常懂车,对于如何维修保养,算的比4S店的维修人员还精准,所以基本不会选择延保。”一家上海大众4S店的维修总监表示。
从现有的延保服务实际操作现状来看,除了消费者未能接受外,很多厂家推出的延保服务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很多在国内市场进行的延保服务并没有针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服务需求来设计和规划,各品牌之间,甚至同品牌之间,有些情况下无法做到向消费者提供统一和全面的服务。此外,经销商为追求销量,通常会将收费项目变为另类促销手段,免费提供给消费者,这也影响到了有偿延保服务的实施效果。罗磊认为,“延保产品更加个性化将是未来的趋势”,应该根据区域特色、产品特色提供更加细化的延保服务,“比如南方的消费者对汽车空调的使用更加频繁,那么在南方市场可以专门针对空调定制延保产品,有的汽车产品普遍反映发动机问题多,可以专门针对发动机推出延保……”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或许会成为延保服务的转折点。业内人士表示,在“三包”实施后,延长保修将会成为各厂商的主要竞争手段。延保服务被消费者接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充分的市场竞争自然会演变为市场趋势,推动汽车延保服务的普及。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向售后市场要利润,汽车品牌也开始仿效家电厂商,纷纷推出了汽车延保服务。今年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也让“有偿”延保服务顺势而出,并有在市场上蔓延的趋势。
据了解,对于汽车行业推出的有偿延保服务,即消费者只需付出很小比例的延保费用,即可延长厂家或经销商承诺的产品售后时间和扩大保修范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但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汽车有偿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大程度上消费者都抱有抵触情绪,在“三包”实施后,或许这一现象将有所改观。
有偿延保开始涌现
“你好!我们厂家对车的正常保修是2年或6万公里。如果你愿意多花点钱,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延长车子的保修期,你自己考虑一下,看看接不接受这个服务……?”近日,在某合资汽车品牌的4S店,销售顾问正向消费者推荐公司新推出的延保服务。
随着有车一族用车养车成本的不断增加,“汽车保修期”这一衡量商品价值的要素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价格、配置外,对于保修期的时间也很敏感。某日系品牌的经销商表示,汽车行驶里程数越多,发生故障的几率自然也就越高,质保期成为厂商竞争的新砝码。尽管国内不少品牌都主动延长了保修期,但汽车产品在国内依然是特殊消费品,质保期满后,消费者还要使用相当长的时间,维修保养在所难免。
据了解,目前,上海通用、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一汽马自达等厂家均已推出自己独立的延保产品。经销商集团以及第三方延保提供商的模式也开始起步,并逐渐有扩大业务的趋势。
这种有偿延保的模式根据涉及车型不同而价格不等、内容不一。一般来说,延保服务的价格根据汽车品牌价格高低和延保时间长短的不同而不同,汽车价格越高,延保服务的价格越高;延保年限越长,延保服务价格也越高。在延保期内,只要是正常损耗而非人为损坏的,都可以获得免费更换零配件。
一位第三方延保服务提供商相关人士坦承,无论消费者采取哪种模式,最终都需要通过经销商将延保产品出售给消费者,后续的保修服务也需要经销商进行落实。这无疑将客户与经销商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有效地避免客户流失,并带来了可观的售后利润。据了解,延保服务的利润率较高,推出延保服务的保险公司在与4S店合作时,会将车主支付的延保费用的15%〜25%作为提成返给4S店,以每辆车一年2000元的延保服务为例,20%的返点能给一家4S店带来400元收入,至少可以抵消在售车优惠上的损失。“给出了这些优惠,保险公司仍有很大利润空间。” 某品牌相关人士透露,延保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项新业务,风险远低于车险。
“和其他售后服务不一样,有偿延保是预收费的。从这个角度说,花钱购买的有偿汽车延保其实是一种保险产品。买了延保服务能减少汽车在过了保修期之后的维修费用和麻烦,还能为车主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因为汽车是不断运动着的机械产品,谁也无法保证车子在正常保修期过后不出问题。如果购买了延保服务,在延保期内车子没坏,车主没有享受到延保服务,说明车子的质量很好,故障率较低;反过来,假若车子在延保期内出现问题,车主就能少付一大笔修车款项。某4S店售后服务部经理坦言,他们采取的是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运作模式,保险公司在推出延保业务时都是经过了周密的测算,不会承担太大风险,经销商也乐意合作,赚取更多的利润。
虽然消费者花钱购买的有偿汽车延保如同赔付性商业车险产品,但二者也有区别。相比于商业车险,有偿延保承保时间长,承保范围广,且可以保车险不能保的主要部件。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偿延保服务是有条件的,汽车必须在4S店有完整的保养和维修记录。如果消费者在其他地方做了保养维修,由于配件及流程方面的差异,4S店将很难判断车的车况。为了减少风险,4S店不会给这样的车办理延保业务。在审核车子是否符合办理延保条件时,车主还必须接受在延保期限内回厂保养维修的条件。
厂家欲分服务利润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延保服务不仅对品牌提升大有裨益,还有望开发成另一项收益来源。东风日产曾表示,希望将延保与其他后市场服务项目交叉,形成新的竞争力。而对于经销商与保险公司合作向车主提供延保业务,多数车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厂家对此的态度是支持的。“既然没有强制之说,那么延保就像4S店也为消费者提供保险业务一样,是一种附加服务。”一位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称,在不违反经营原则的前提下,厂家对于经销商自己拓展的业务都持支持态度。
相比而言,合资汽车品牌更愿以厂家的名义推出延保服务,希望借助网络优势,并全面准确地掌控经销商实际的服务动态,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
一家东风本田4S店相关人士表示,东风本田很早就推出了延保产品,但只针对质保期内的用户,因此新车客户购买的比较多,能占到60%以上。“延保产品还是挺值的,就算两年内打算换车,延保没用完的期限也可以过户,为车辆增值不少。”
据了解,目前经销商对于延保服务都抱以肯定的态度。由于符合延保的客户通常都是新车车主,门槛较高,且延保业务针对的是车辆超过厂家质保期后才开始执行,这对厂商而言依然有利可图。“一般来讲,一辆车如果跑了三四年都没出现过大问题,那再出状况的几率就不是很高。”某品牌售后服务部经理直言,“车辆的不稳定期都在厂家质保的年限内了,这段时间之后再保主要零部件通常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易损的小配件延保服务通常还不包括。”
目前,汽车延保服务的范围大致分为了3种,分别是动力延保、总成延保、整车延保。而新车车主要享受一年或2万公里整车延保,至少要交4200元以上,但依然会有20%的消费者选择这一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市场上的700家注册经销商中,有近七成的经销商推出了延保服务,其中以厂家为主导的延保服务更是占到了一半以上。
资料显示,按照比较成熟的美国汽车延保市场格局来看,汽车厂商占据延保市场一半份额,第三方机构和经销商自行提供的延保占据另一半份额。
一位车企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保证今后利益的“大头”牢牢掌握在厂家手中,各厂家也开始对延保服务重视起来。“比如限制经销商与第三方合作,对打折促销赠送延保的行为加以控制等。”上述车企负责人表示,当然,这也有利于对经销商的管理。某合资品牌负责人表示,在推广延保服务时,会将延保服务作为对经销商经营的一个考核指标,因此,经销商集团旗下的4S店,在面对集团自有延保产品和厂家延保产品的竞争时,不得不优先向客户推荐厂家的产品。
普及发力尚需时日
在北京一些已经推出提供延保服务的4S店里,虽然业务员对很多车主都详细地介绍了延保服务的优势,感兴趣的消费者也不少,但最后真正选择的人并不多。“感觉没太大用处,即便车辆使用超出了厂家质保期,很多部件的修理车损险中也包括了,没有必要再交一份延保的钱。”车主王先生的话代表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态度。
据部分经销商统计,真正选择延保服务的车主比例很低,尚不足5%。一些知名度高的品牌,如大众、通用、丰田等,选择延保的车主比例相对高一些;自主品牌和非主流品牌,选择延保的车主比例则非常低,有的4S店一个月也难有一单成交。某自主品牌的4S店销售人员表示,店里曾经尝试推出过每年500元的整车延长质保服务,但是销售效果不好,推行两个月,销售为零。
对于阻碍中国汽车延保业务发展的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主要有二:一是广大消费者对这种产品还不够了解,许多消费者除了购买车款以及必要的支付以外,不愿意再支付更多的费用,此为意识问题;二是费率还存在过高的问题。
“知名度高的品牌虽然销量大,但其客户中对车辆了解较深的人并不多;选择自主品牌的车主中反而很多人非常懂车,对于如何维修保养,算的比4S店的维修人员还精准,所以基本不会选择延保。”一家上海大众4S店的维修总监表示。
从现有的延保服务实际操作现状来看,除了消费者未能接受外,很多厂家推出的延保服务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很多在国内市场进行的延保服务并没有针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服务需求来设计和规划,各品牌之间,甚至同品牌之间,有些情况下无法做到向消费者提供统一和全面的服务。此外,经销商为追求销量,通常会将收费项目变为另类促销手段,免费提供给消费者,这也影响到了有偿延保服务的实施效果。罗磊认为,“延保产品更加个性化将是未来的趋势”,应该根据区域特色、产品特色提供更加细化的延保服务,“比如南方的消费者对汽车空调的使用更加频繁,那么在南方市场可以专门针对空调定制延保产品,有的汽车产品普遍反映发动机问题多,可以专门针对发动机推出延保……”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政策或许会成为延保服务的转折点。业内人士表示,在“三包”实施后,延长保修将会成为各厂商的主要竞争手段。延保服务被消费者接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充分的市场竞争自然会演变为市场趋势,推动汽车延保服务的普及。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