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信息

“限”计“限”策受争议 治堵岂能一“限”了之

2014年03月25日 09:47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news/zggmsb/diwu/866865.html

从最早实行限牌限行的“北上广”,到南昌、长春、贵阳、遵义等二、三线城市,对小汽车购买和使用实行限制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纳,但这种做法和实际收效却一直备受争议。

交通拥堵真的能够一“限”了之吗?出席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城市治堵不能仅靠“限”计“限”策,而是应该脱离“懒政”思维,科学管理城市、科学统筹城市发展,对症下药。

“限”字难治堵

杭州于2011年开始推行错峰限行,却在半年内激增近8万辆机动车,交通愈发拥堵;去年3月,上海私车牌照拍卖价格突破9万元大关,被称“最贵铁皮”,但道路拥堵并未缓解;去年9月17日,限行多年的北京晚高峰近百条路段的“拥堵模式”让司机怨声载道;去年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杭州、北京等限行城市变成“堵车日”……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采取了尾号限行、限购等措施来缓解城市拥堵,虽然这些措施能限制一定的车流量,但这种权宜之计并非大中城市的‘治堵’之本。”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四局集团总经理许宝成认为,购车刚需客观上一定程度存在,限购、限号措施并没有达到限制车辆出行的目的。

许宝成认为,滞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与迅猛发展的交通现状不相适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市民出行方式比例严重失衡、城市公共停车场商业建筑配建停车位严重不足、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等都是造成城市拥堵的原因,解决方案并不能仅仅停留在“限号”上。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霞则表示,简单地限行、限号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仅考虑短期效果,却不深究拥堵的根本原因,也没有仔细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只能造就出“史上最贵铁皮”、“天天拥堵日”等问题,而无法根治交通拥堵难题。

一“限”了之是懒政

“限了还堵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懒政,如果限了以后,政府什么都不做,那才是懒政。”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唐子来说。

唐子来认为,对于公车的限制,不仅要限,还要加大管制的力度;对于家用小汽车,则主要以通过价格杠杆对其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小汽车的使用要占用大量的公共资源,比如道路、停车、温室气体排放等,城市没法无限制地满足小汽车的使用需求。国外很多城市对小汽车的使用也有很高的条件。”

目前,国内城市对于小汽车的需求限制主要分为“拍牌照”和“摇号”两种方式,在唐子来看来,前者更为合理。“城市的道路和停车场是稀缺的公共资源,通过竞拍方式获得小汽车的使用权,其实就是你要支付相应的社会成本,摇号则全凭运气,谁有运气,谁就可以无偿占用社会资源、无偿污染环境。其实除了法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重要。”

唐子来建议,既要限制小汽车的拥有,更要限制小汽车的使用;疏导则包括规划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集约使用城市土地、混合划分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城市的公交体系等。

城市的畅通不在路的宽度,而在管理者的决策“维度”。近些年,全国每年都要投资700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改造,但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甚至有网友调侃现在是修一条路堵一条路,为什么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堵?

“路的畅通不在宽度而在密度。”国家行政学院政策决策部研究员王小广说,“同样一公里,修一条大宽路就不如修十条支路,更不能有断头路。路多了,汽车在堵车时就分流掉了。”

唐子来认为,将城市划分为单一用途街区,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的做法,会导致城市中相互关联的功能活动之间缺乏有效的空间联系,不仅削弱了城市活力,也产生不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说到底,一个城市到底堵不堵,并不决定于路的宽度、密度,而在于城市管理者决策的科学‘维度’。”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