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产品屡登质量黑榜:功效遭质疑 监管无据可依
酵素产品屡登质量黑榜
功效遭质疑 监管无据可依
以“减肥美容”等功能火遍微信朋友圈和各大电商的酵素产品,不仅宣称的功能频频遭到专家质疑,产品质量也十分令人担忧。国家质检总局日前统计,去年全年,共有49批次进境酵素产品被检出不合格,且不合格理由集中在微生物超标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微生物超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生产过程的操作失误,另外价格相差大、功效宣传过度也暴露了酵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无国家标准可依的缺失。
质量堪忧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15年2月不合格进境食品化妆品中,来自台湾地区、生产商为泰康泉生技有限公司,品牌名为“水益酵素”的产品因菌落总数超标而登上黑榜。实际上,在2015年一整年,国家质检总局先后查出49批次的酵素产品质量不合格,其中21批次的不合格原因为菌落总数超标,1批次酵素产品检出大肠菌群超标,有1批次检出沙门氏菌,另有4批次为镁超标、2批次产品为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还有部分批次产品不合格的理由为未提供所需证书。
有食品行业不具名人士称,从进境酵素产品不合格的理由之“多元化”足以见得酵素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该人士逐一介绍,按照卫生部相关文件要求,食品样品中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另外,菌落总数的超标间接反映出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消毒措施不到位、卫生条件把控不严格等问题。
功效质疑
可以说酵素类产品是近年来新兴火起来的食品品类,由于声称有排毒瘦身、调节免疫、改善慢性疾病等多重功效,一时间被称做“口服的黄金液体”,受到国内众多消费者的追捧,仅在淘宝网搜索一栏输入“酵素”一词,便能搜索到100页、15.87万件产品。
酵素产品五花八门,但是标榜的功能却几乎一致,而瘦身减肥、排毒养颜的功能也恰恰成为众多业内人士质疑的一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曾公开解释称,“酵素”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并不是一个确切的表述,一般所说的“酵素”指的就是“酶”。
而酶是生物产生的一种高分子催化剂,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酶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通过食用“酶”相关产品就能达到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减肥、养颜的功效。据介绍,目前发现的酶除了极少数是核酸以外,绝大多数属于蛋白质。作为蛋白质,酶在胃酸的作用下变性,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肠黏膜细胞的氨基肽酶的作用下,几乎完全被分解成氨基酸,并彻底失去活性。换句话说,口服酶会在消化道中“失活”,会被分解,没机会进入细胞,不可能起到宣传中的减肥、降脂等各种功效。
价格乱象
不仅品牌杂乱、产品数量繁多,酵素产品的价格也在销售中出现了较大差距。北京商报记者在电商网站上发现,一款 康恩贝 酵素的原价标注为528元,但是促销价格低至66元,而且还在做“买2送1盒同款+2盒VC”的活动;此外,同一品类产品的价差也较大,例如在一家Lumi品牌的旗舰店,一款综合发酵蔬果酵素饮料50ml 6瓶装产品的促销价格为158元;然而另一款品牌为森活的酵素综合蔬果饮料300ml装的售价达到268元。除此之外,酵素原液的定价更贵,Lumi品牌的综合果蔬发酵饮料的原液720ml的售价达到了1680元。
对于产品价格的混乱,上述食品业内人士称,价格差距与制成酵母原料成本的不同有关,除此之外也与生产厂家众多、生产手段参差不齐,且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和生产许可,各项生产指标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依有关,更值得一提的是,产品质量保障的缺失也与此密不可分。
据了解,作为健康产业的新起之秀,全球酵素市场规模2014年已超50亿美元。但是目前酵素的产品界定却仍模糊,多位业内人士称酵素是介乎食品和保健品之间的产品,目前只能按照饮料、果蔬饮料或者固体饮料的标准进行检验检疫。而对于酵素产品中酵素或者酶的添加量,更是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有消息称,这一现象将有望得到改变。据悉,此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透露,目前已开展《酵素分类导则》制定的前期准备工作,未来还将展开有关酵素的更多标准的制定,使酵素产品有“标识”可寻。
酵素产品屡登质量黑榜
功效遭质疑 监管无据可依
以“减肥美容”等功能火遍微信朋友圈和各大电商的酵素产品,不仅宣称的功能频频遭到专家质疑,产品质量也十分令人担忧。国家质检总局日前统计,去年全年,共有49批次进境酵素产品被检出不合格,且不合格理由集中在微生物超标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微生物超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生产过程的操作失误,另外价格相差大、功效宣传过度也暴露了酵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无国家标准可依的缺失。
质量堪忧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15年2月不合格进境食品化妆品中,来自台湾地区、生产商为泰康泉生技有限公司,品牌名为“水益酵素”的产品因菌落总数超标而登上黑榜。实际上,在2015年一整年,国家质检总局先后查出49批次的酵素产品质量不合格,其中21批次的不合格原因为菌落总数超标,1批次酵素产品检出大肠菌群超标,有1批次检出沙门氏菌,另有4批次为镁超标、2批次产品为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还有部分批次产品不合格的理由为未提供所需证书。
有食品行业不具名人士称,从进境酵素产品不合格的理由之“多元化”足以见得酵素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该人士逐一介绍,按照卫生部相关文件要求,食品样品中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另外,菌落总数的超标间接反映出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消毒措施不到位、卫生条件把控不严格等问题。
功效质疑
可以说酵素类产品是近年来新兴火起来的食品品类,由于声称有排毒瘦身、调节免疫、改善慢性疾病等多重功效,一时间被称做“口服的黄金液体”,受到国内众多消费者的追捧,仅在淘宝网搜索一栏输入“酵素”一词,便能搜索到100页、15.87万件产品。
酵素产品五花八门,但是标榜的功能却几乎一致,而瘦身减肥、排毒养颜的功能也恰恰成为众多业内人士质疑的一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曾公开解释称,“酵素”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并不是一个确切的表述,一般所说的“酵素”指的就是“酶”。
而酶是生物产生的一种高分子催化剂,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酶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通过食用“酶”相关产品就能达到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减肥、养颜的功效。据介绍,目前发现的酶除了极少数是核酸以外,绝大多数属于蛋白质。作为蛋白质,酶在胃酸的作用下变性,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肠黏膜细胞的氨基肽酶的作用下,几乎完全被分解成氨基酸,并彻底失去活性。换句话说,口服酶会在消化道中“失活”,会被分解,没机会进入细胞,不可能起到宣传中的减肥、降脂等各种功效。
价格乱象
不仅品牌杂乱、产品数量繁多,酵素产品的价格也在销售中出现了较大差距。北京商报记者在电商网站上发现,一款 康恩贝 酵素的原价标注为528元,但是促销价格低至66元,而且还在做“买2送1盒同款+2盒VC”的活动;此外,同一品类产品的价差也较大,例如在一家Lumi品牌的旗舰店,一款综合发酵蔬果酵素饮料50ml 6瓶装产品的促销价格为158元;然而另一款品牌为森活的酵素综合蔬果饮料300ml装的售价达到268元。除此之外,酵素原液的定价更贵,Lumi品牌的综合果蔬发酵饮料的原液720ml的售价达到了1680元。
对于产品价格的混乱,上述食品业内人士称,价格差距与制成酵母原料成本的不同有关,除此之外也与生产厂家众多、生产手段参差不齐,且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和生产许可,各项生产指标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依有关,更值得一提的是,产品质量保障的缺失也与此密不可分。
据了解,作为健康产业的新起之秀,全球酵素市场规模2014年已超50亿美元。但是目前酵素的产品界定却仍模糊,多位业内人士称酵素是介乎食品和保健品之间的产品,目前只能按照饮料、果蔬饮料或者固体饮料的标准进行检验检疫。而对于酵素产品中酵素或者酶的添加量,更是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有消息称,这一现象将有望得到改变。据悉,此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透露,目前已开展《酵素分类导则》制定的前期准备工作,未来还将展开有关酵素的更多标准的制定,使酵素产品有“标识”可寻。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