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打儿童牌 产品有名无实换汤不换药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不少家长都给孩子准备了他们所心仪的礼物。而现阶段相比起送给孩子玩具,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选择送给孩子一份儿童理财产品。而这些需求也被部分银行和理财机构所意识到,纷纷在“六一”之际,搭上儿童节的顺风车,推出各式各样的儿童理财产品。但据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所谓的儿童理财产品基本都是有名无实,没有针对儿童群体的独特设计,与普通的理财产品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理财打出“儿童牌”
“想不到这么畅销,刚听说了消息,赶去买就已经没有了。”“六一”刚过,家长黄女士听说北京某银行推出了一款儿童节概念的理财产品,正在发愁给孩子送一件意义非凡的礼物的她,马上赶到营业厅购买,结果却被告知限额发售的这款儿童理财产品,已经抢购一空了。“买一份儿童理财产品,培养孩子的存钱意识!”记者发现在某商业银行在其网点内打出了这样的宣传标语。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六一”期间发行的七款理财产品里就有两款是儿童节特供。记者将该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一一比较后发现:所谓的儿童节专供理财产品只是名称不同,本质上并无差别,不但认购门槛最有最低要求,甚至连预期收益率都比普通理财低了一些。
此类现象并不鲜见。“欢度六一,成长有你”、给孩子种课摇钱树……进入六月,多家银行和理财机构都打出了这样的广告宣传内容,并密集推出”六一”儿童节专属理财产品。“前来咨询的家长非常多,儿童节专属理财产品还是很受欢迎的。”北京某金融机构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低风险投资者来说,理财产品目前仍是满足基本稳定收益的重要产品,这也是儿童理财产品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
儿童理财被指“概念化”
“我们小区门口就有一家金融机构,在儿童节期间,在门口拉起横幅,推出儿童理财产品,当时就引来不少人围观。一打听才知道,所谓的儿童理财,只不过是以儿童的名义购买银行理财计划罢了,其操作方式、销售规则等,与普通理财计划完全一样。本以为会针对孩子有什么特色服务,原来就是改了个名字,许多人失望地走开了。”家住北京海淀区半壁店乐府江南小区的消费者贺刚告诉记者。
这几年,随着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加,不少年轻父母有了为孩子投资的打算。如购买保险、买理财产品、用孩子的压岁钱买基金等,锻炼儿童的理财意识。不过,记者也发现,这些银行推出儿童节概念的理财产品,除了产品推出的时间与儿童节有关,其他的还真的跟儿童也没啥关系。并不是只有儿童才可以购买,而是只要是符合条件的理财客户,都可以购买。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财产品也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孩子并未从理财产品中获得理财实践的锻炼。至少从理财产品的介绍上看,除了“六一特供”的名头,记者并未发现任何与儿童有关的信息。
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农业银行理财分析师白志鹏,他表示,纵观理财市场,比较常见的儿童理财方式,还只是集中在亲子型基金定投、儿童保险、教育储蓄等,针对儿童特点开展理财教育、特色服务的理财产品少之又少。如果这些所谓的儿童理理财产品,不是让孩子参与其中,也不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量身打造,只告诉家长买完就能赚钱,儿童理财就成了普通理财,或仅仅相当于为孩子攒钱的工具,意义是大打折扣的。
培养消费习惯是关键
“一款挂名为儿童理财的产品,一:不是只针对儿童客户,二:没有针对儿童群体有任何创新内容,那为什么还叫儿童理财呢?这就是‘搭乘’儿童节这趟列车的噱头啊?”家长宋女士对儿童理财提出质疑。“银行借助节日经济推出理财产品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做法也未免太敷衍了,每到一个节日,就在理财产品前面换一个‘头衔’,却不见产品的特色与创新。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消费者冯显英对记者说。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部分家长意识到了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重要性,但却不知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甚至还有的家长将“金钱至上”、“大手大脚”等错误的金钱观、消费观灌输给孩子,助长了奢侈、炫富、攀比、浪费等不健康消费行为。实际上,与一般理财不同,儿童理财不仅是为了攒钱、赚钱,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教会孩子通过理财,明白钱从哪里来的,懂得如何花钱。
对此某国有银行一位理财专家对记者表示,在孩子的金融教育方面,与其购买理财产品,家长更应制定一份长久的理财计划,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比如说,为孩子建立自己的储蓄账户,让孩子尝试怎样存钱及花钱。同时,可适当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活动,比如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让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钱分担一部分。并且现在很多银行都推出了专属儿童的银行卡,这些儿童卡和成人卡相比,大多选择卡通的封面设计,有的银行还能预约定制个性化卡面。如工商银行“宝贝成长卡”,该卡按照“宝贝卡+父爱卡+母爱卡”的方式发行,除了一般借记卡金融功能之外,父爱卡和母爱卡可定期向宝贝卡中自动存入资金,为孩子积累成长基金。
尽管各类银行、基金类“儿童理财产品”在“六一”节期间遍地开花,但有专家提醒,有的产品并没有根据孩子的特点量身打造,不过是打着“六一”的噱头,理财产品前面缀以“儿童”二字,不过是为了抢搭节日快车,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节日理财产品本质上与常规产品并无明显差异,投资者在购买时除了考虑预期收益,还应当考虑资金成本”。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不少家长都给孩子准备了他们所心仪的礼物。而现阶段相比起送给孩子玩具,越来越多的家长们选择送给孩子一份儿童理财产品。而这些需求也被部分银行和理财机构所意识到,纷纷在“六一”之际,搭上儿童节的顺风车,推出各式各样的儿童理财产品。但据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所谓的儿童理财产品基本都是有名无实,没有针对儿童群体的独特设计,与普通的理财产品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理财打出“儿童牌”
“想不到这么畅销,刚听说了消息,赶去买就已经没有了。”“六一”刚过,家长黄女士听说北京某银行推出了一款儿童节概念的理财产品,正在发愁给孩子送一件意义非凡的礼物的她,马上赶到营业厅购买,结果却被告知限额发售的这款儿童理财产品,已经抢购一空了。“买一份儿童理财产品,培养孩子的存钱意识!”记者发现在某商业银行在其网点内打出了这样的宣传标语。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六一”期间发行的七款理财产品里就有两款是儿童节特供。记者将该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一一比较后发现:所谓的儿童节专供理财产品只是名称不同,本质上并无差别,不但认购门槛最有最低要求,甚至连预期收益率都比普通理财低了一些。
此类现象并不鲜见。“欢度六一,成长有你”、给孩子种课摇钱树……进入六月,多家银行和理财机构都打出了这样的广告宣传内容,并密集推出”六一”儿童节专属理财产品。“前来咨询的家长非常多,儿童节专属理财产品还是很受欢迎的。”北京某金融机构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低风险投资者来说,理财产品目前仍是满足基本稳定收益的重要产品,这也是儿童理财产品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
儿童理财被指“概念化”
“我们小区门口就有一家金融机构,在儿童节期间,在门口拉起横幅,推出儿童理财产品,当时就引来不少人围观。一打听才知道,所谓的儿童理财,只不过是以儿童的名义购买银行理财计划罢了,其操作方式、销售规则等,与普通理财计划完全一样。本以为会针对孩子有什么特色服务,原来就是改了个名字,许多人失望地走开了。”家住北京海淀区半壁店乐府江南小区的消费者贺刚告诉记者。
这几年,随着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加,不少年轻父母有了为孩子投资的打算。如购买保险、买理财产品、用孩子的压岁钱买基金等,锻炼儿童的理财意识。不过,记者也发现,这些银行推出儿童节概念的理财产品,除了产品推出的时间与儿童节有关,其他的还真的跟儿童也没啥关系。并不是只有儿童才可以购买,而是只要是符合条件的理财客户,都可以购买。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财产品也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孩子并未从理财产品中获得理财实践的锻炼。至少从理财产品的介绍上看,除了“六一特供”的名头,记者并未发现任何与儿童有关的信息。
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农业银行理财分析师白志鹏,他表示,纵观理财市场,比较常见的儿童理财方式,还只是集中在亲子型基金定投、儿童保险、教育储蓄等,针对儿童特点开展理财教育、特色服务的理财产品少之又少。如果这些所谓的儿童理理财产品,不是让孩子参与其中,也不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量身打造,只告诉家长买完就能赚钱,儿童理财就成了普通理财,或仅仅相当于为孩子攒钱的工具,意义是大打折扣的。
培养消费习惯是关键
“一款挂名为儿童理财的产品,一:不是只针对儿童客户,二:没有针对儿童群体有任何创新内容,那为什么还叫儿童理财呢?这就是‘搭乘’儿童节这趟列车的噱头啊?”家长宋女士对儿童理财提出质疑。“银行借助节日经济推出理财产品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做法也未免太敷衍了,每到一个节日,就在理财产品前面换一个‘头衔’,却不见产品的特色与创新。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消费者冯显英对记者说。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部分家长意识到了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重要性,但却不知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甚至还有的家长将“金钱至上”、“大手大脚”等错误的金钱观、消费观灌输给孩子,助长了奢侈、炫富、攀比、浪费等不健康消费行为。实际上,与一般理财不同,儿童理财不仅是为了攒钱、赚钱,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教会孩子通过理财,明白钱从哪里来的,懂得如何花钱。
对此某国有银行一位理财专家对记者表示,在孩子的金融教育方面,与其购买理财产品,家长更应制定一份长久的理财计划,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比如说,为孩子建立自己的储蓄账户,让孩子尝试怎样存钱及花钱。同时,可适当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活动,比如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让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钱分担一部分。并且现在很多银行都推出了专属儿童的银行卡,这些儿童卡和成人卡相比,大多选择卡通的封面设计,有的银行还能预约定制个性化卡面。如工商银行“宝贝成长卡”,该卡按照“宝贝卡+父爱卡+母爱卡”的方式发行,除了一般借记卡金融功能之外,父爱卡和母爱卡可定期向宝贝卡中自动存入资金,为孩子积累成长基金。
尽管各类银行、基金类“儿童理财产品”在“六一”节期间遍地开花,但有专家提醒,有的产品并没有根据孩子的特点量身打造,不过是打着“六一”的噱头,理财产品前面缀以“儿童”二字,不过是为了抢搭节日快车,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节日理财产品本质上与常规产品并无明显差异,投资者在购买时除了考虑预期收益,还应当考虑资金成本”。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