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KTV品牌乱战赚钱尚难 租金翻番下非理性烧钱还将持续
“按他们的话说,我是中国第一个退机器的。”贾媛(化名)告诉记者,一年前,在北京大悦城看到迷你KTV后,觉得形式新颖,于是加入了代理商的队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经历了各种虐心的事情后,在仍亏本1万元的情况下,忍痛割肉退出了这个行业。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各城市的商场、电影院里,一种小型唱歌机悄然而生。而在投资者眼中,这种迷你KTV俨然成为一种新风口。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资本的助推下,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1.8亿元,较2016年增长92.7%,而2018年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70.1亿元,增长率达120.4%。
在这样的背景下,《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现场调查,采访代理商、厂商等诸多关键人物,发现像很多新兴的行业一样,迷你KTV仍处乱战之中,友唱、咪哒等大品牌烧钱圈地,其余中小品牌也在抢占地盘。
用其中一位代理商的话来说,盈利恐怕还需时日。
品牌乱战 代理商亏本退出
其实各家的点唱机没有本质区别,也不存在技术壁垒,仅仅是牌子不一样。一位熟悉厂商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为商场提供迷你KTV、VR体验、抓娃娃机等娱乐设备,“从去年开始,迷你KTV卖的特别火热,其实各个品牌的产品都大同小异,目前是品牌在市场极力扩张,主要是为了前期圈地。”
对于各大品牌而言,其进入市场的策略,也从最初的盈利,转变为烧钱抢位。以友唱为例,2016年初,友唱迷你KTV的代理价为2.3万元/台,一般2台一组搭配出售,也就是说,想成为代理商,需要先付5.6万元的费用买机器。贾媛就是这个时候,成为友唱的代理商的,“听说‘躺着挣钱’、‘一本万利’,投资金额也不高,我就买了2台”。
但是,计划改不上变化。在各大品牌博弈的过程中,代理费用不断下滑,贾媛的生意受到冲击。“开始是5.6万元2台机器,我买了之后就降价了,3万元就能买到2台。后来,价格又降到2.6万元。而现在甚至不用购买,只要掏3000元押金就行了,” 贾媛告诉记者,由于其他品牌竞争激烈,导致公司代理费用一降再降。
实际上,市场乱战对于代理商的冲击远不止此。“我开始买了2台机器,放在老家的一个商场里,那时候友唱表示有‘点位保护’政策,也就是说,我将点唱机放在这个商场后,其他代理商就不能再进入这个商场了。可是,这家公司又做代理又做市场,今年5月份,友唱官方进入我的商场了,这直接影响到了我的市场份额。”贾媛表示。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迷你KTV来说,“点位”是最重要的,在北京同一个商场里,点位好的机器月收入能超过2万元,而点位差的机器月收入可能只有几千元,“有的人是在餐厅等位的时候唱歌,有的是在等着看电影的时候唱歌,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所以点唱机的位置很重要,很少有人愿意专门为此走一段路,因此角落里的点唱机盈利水平非常一般。”
而一旦失去了“点位保护”政策,在一家商场中放置多个点唱机,无疑会瓜分市场份额,贾媛说:“他们本来就是专业的,关于点位选择、机器维护等问题,都比我经验多。更何况我本来就不赚钱,他们一来瓜分市场,情况岌岌可危,无奈之下,我只有选择退钱了。”
经过协商,扣除各种折旧费用后,这笔买卖,贾媛亏了1万元。
租金翻番 投资人买单?
6月3日,《证券日报》记者在北京朝阳大悦城见到了贾媛口中的2台点唱机,可能是周末的缘故,唱歌的人络绎不绝,附近的商家告诉记者,这两台机器月收入超过3万元。
听上去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贾媛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现有政策,2台机器押金3000元;在三线城市的商场里,2台点唱机一个月的租金约为1300元,平台维护费约500元,人工费用约300元,电费约100元。除去押金,每个月成本在2200元左右,而我原来的每个月的收入大约在3000元左右,每月能有800元的净利润。即使与平台分成后,也能留下半数。”
难道这真是“躺着赚钱”的买卖?对此,北京朝阳区的一位影院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VR体验设备的盈利能力不如迷你KTV,而迷你KTV又不如抓娃娃机,“一般大型院线都会将点位租出去,有稳定的租金,而中小电影院有时候会自己放置游戏设备盈利。以前我们都租给抓娃娃机,近两年,迷你KTV疯迷,各品牌都进入了争夺战,因此租金也水涨船高,目前我们一台机器点位的年租金大约在3万元左右,两年里已经翻了一番。”
上述业内人士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因为竞争真的太激烈了,所有品牌都铺设备、抢市场。”
实际,资本对于这种新兴产物也十分青睐。2017年初,友唱获得了友宝在线的3000万元增资,唱吧宣布战略投资咪哒。有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优质标的稀缺,而投资者本着“宁可投错不要放过”的心态,会给新兴产物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非理性的“烧钱抢地盘”的状态还将持续下去。
“按他们的话说,我是中国第一个退机器的。”贾媛(化名)告诉记者,一年前,在北京大悦城看到迷你KTV后,觉得形式新颖,于是加入了代理商的队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经历了各种虐心的事情后,在仍亏本1万元的情况下,忍痛割肉退出了这个行业。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各城市的商场、电影院里,一种小型唱歌机悄然而生。而在投资者眼中,这种迷你KTV俨然成为一种新风口。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资本的助推下,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1.8亿元,较2016年增长92.7%,而2018年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70.1亿元,增长率达120.4%。
在这样的背景下,《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现场调查,采访代理商、厂商等诸多关键人物,发现像很多新兴的行业一样,迷你KTV仍处乱战之中,友唱、咪哒等大品牌烧钱圈地,其余中小品牌也在抢占地盘。
用其中一位代理商的话来说,盈利恐怕还需时日。
品牌乱战 代理商亏本退出
其实各家的点唱机没有本质区别,也不存在技术壁垒,仅仅是牌子不一样。一位熟悉厂商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为商场提供迷你KTV、VR体验、抓娃娃机等娱乐设备,“从去年开始,迷你KTV卖的特别火热,其实各个品牌的产品都大同小异,目前是品牌在市场极力扩张,主要是为了前期圈地。”
对于各大品牌而言,其进入市场的策略,也从最初的盈利,转变为烧钱抢位。以友唱为例,2016年初,友唱迷你KTV的代理价为2.3万元/台,一般2台一组搭配出售,也就是说,想成为代理商,需要先付5.6万元的费用买机器。贾媛就是这个时候,成为友唱的代理商的,“听说‘躺着挣钱’、‘一本万利’,投资金额也不高,我就买了2台”。
但是,计划改不上变化。在各大品牌博弈的过程中,代理费用不断下滑,贾媛的生意受到冲击。“开始是5.6万元2台机器,我买了之后就降价了,3万元就能买到2台。后来,价格又降到2.6万元。而现在甚至不用购买,只要掏3000元押金就行了,” 贾媛告诉记者,由于其他品牌竞争激烈,导致公司代理费用一降再降。
实际上,市场乱战对于代理商的冲击远不止此。“我开始买了2台机器,放在老家的一个商场里,那时候友唱表示有‘点位保护’政策,也就是说,我将点唱机放在这个商场后,其他代理商就不能再进入这个商场了。可是,这家公司又做代理又做市场,今年5月份,友唱官方进入我的商场了,这直接影响到了我的市场份额。”贾媛表示。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迷你KTV来说,“点位”是最重要的,在北京同一个商场里,点位好的机器月收入能超过2万元,而点位差的机器月收入可能只有几千元,“有的人是在餐厅等位的时候唱歌,有的是在等着看电影的时候唱歌,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所以点唱机的位置很重要,很少有人愿意专门为此走一段路,因此角落里的点唱机盈利水平非常一般。”
而一旦失去了“点位保护”政策,在一家商场中放置多个点唱机,无疑会瓜分市场份额,贾媛说:“他们本来就是专业的,关于点位选择、机器维护等问题,都比我经验多。更何况我本来就不赚钱,他们一来瓜分市场,情况岌岌可危,无奈之下,我只有选择退钱了。”
经过协商,扣除各种折旧费用后,这笔买卖,贾媛亏了1万元。
租金翻番 投资人买单?
6月3日,《证券日报》记者在北京朝阳大悦城见到了贾媛口中的2台点唱机,可能是周末的缘故,唱歌的人络绎不绝,附近的商家告诉记者,这两台机器月收入超过3万元。
听上去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贾媛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现有政策,2台机器押金3000元;在三线城市的商场里,2台点唱机一个月的租金约为1300元,平台维护费约500元,人工费用约300元,电费约100元。除去押金,每个月成本在2200元左右,而我原来的每个月的收入大约在3000元左右,每月能有800元的净利润。即使与平台分成后,也能留下半数。”
难道这真是“躺着赚钱”的买卖?对此,北京朝阳区的一位影院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VR体验设备的盈利能力不如迷你KTV,而迷你KTV又不如抓娃娃机,“一般大型院线都会将点位租出去,有稳定的租金,而中小电影院有时候会自己放置游戏设备盈利。以前我们都租给抓娃娃机,近两年,迷你KTV疯迷,各品牌都进入了争夺战,因此租金也水涨船高,目前我们一台机器点位的年租金大约在3万元左右,两年里已经翻了一番。”
上述业内人士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因为竞争真的太激烈了,所有品牌都铺设备、抢市场。”
实际,资本对于这种新兴产物也十分青睐。2017年初,友唱获得了友宝在线的3000万元增资,唱吧宣布战略投资咪哒。有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优质标的稀缺,而投资者本着“宁可投错不要放过”的心态,会给新兴产物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非理性的“烧钱抢地盘”的状态还将持续下去。
- “全域式购物”成新趋势(2024-10-11)
- 酸奶能加热后再喝吗(2024-10-10)
- 你的“小电驴”将迎新升级(2024-10-10)
- 房屋“养老” 谁来买单(2024-09-03)
- 话费套餐“升易降难”是消费侵权(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