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经营旅游业务悄然兴起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市场日趋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组织旅游的形式也悄然兴起。不过,《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从事旅游经营业务背后暗藏风险。
风险很大很不安全
记者通过微信搜索发现,通过一些微信公众号可以参加拼团旅游,价格相对较低。
有的微信公众号提出“自助自由定制旅行”,并描述为“一种全新的旅行方式……它不同于团队游,没有团队游的各种约束和限制;也不同于自助游,不需要您为繁琐而复杂的设计行程和预订流程而操心”。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一些微信公号拼团旅游的规则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团长享有一定优惠,参团成员可以邀请更多人参加等。
对于通过微信组织旅游,业内人士怎么看?
中国国际旅行社是国内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某分社负责人赵先生告诉记者,暑假期间报名参团游的旅客数量翻了一倍,特别是最近5年,跟团出游特别是出国游的旅客人数每年都在增长。
“虽然报名的人看着很多,但收益其实并没有大幅上涨。”赵先生叹了口气说,“现在和我们旅行社抢饭碗的多着呢,比如几个比较大的旅游网站,尽管旅游内容差不多,但他们的线上价格比我们实体店便宜一些。另外,现在交通便利,网上信息很齐全,很多年轻人选择自驾游或者自己组团旅游,让我们旅行社的处境有些尴尬。”
是否听过通过微信组织旅游?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赵先生表示,目前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并且有发展的态势。
“我有一个同事辞职后,就去做‘微信组团旅游’了,她手里有一些客户信息和比较广的人脉关系。听说有的导游自己也做‘微信组团旅游’,甚至把这种行为当主业。其实旅游就是在住宿和交通方面花钱,其他的门票通过内部渠道可以以很低的价格拿到。特别是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旅游,全程花费基本上就是机票和酒店住宿费用,那里的景点几乎不收钱。我觉得‘微信组团旅游’就像代购和微商一样,风险很大而且很不安全,出了事情没有谁能负得起责任。”赵先生说。
参加者多为年轻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微信组织旅游的状况,记者随后与赵先生的“转行”同事刘女士取得了联系。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在已经不从事旅游方面的工作了,在家当全职妈妈。尽管如此,刘女士还是向记者介绍了通过微信组织旅游的一些情况。
“‘微信组团旅游’确实不好做,而且风险很大,但是肯定可以‘发点小财’。”刘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年微信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想到用微信组织旅游,只是自己一个人跑,一个一个客户打电话。当时是联系学校或者是企业单位,看看有没有组团旅游的。我的人脉关系比较广,买火车票、机票都比较方便,而且和目的地的导游都保持着很紧密的联系。”
“通过微信组织旅游之前,我一般是跟团去,既当导游又当领队,不强制购物,就是去玩,加之当时的价格比旅行社便宜一些,口碑很好,很多人慕名而来,也就慢慢做大了。后来微信盛行就用微信组织旅游,把消息往朋友圈一发,参加的人少则十几个,多则近五十。游客数量一多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买团体票有时候买不到,必须要求开具单位证明或者旅行社证明才能便宜,导致有一次自己还倒贴了1万多元进去,就是为了留个好名声。”刘女士说。
刘女士还告诉记者,她经营旅游业务包括两种,一种是盈利性的,一种是非盈利性的。非盈利性的主要是跟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出去玩,一般不做预算,时间很自由,住的也比较好;盈利性的就与旅行社差不多,有报价、行程安排、入住信息、时间安排,之后还出了一个价格浮动,价格浮动主要是机票的价格,也就是一两百元左右,不会贵很多。出发地和目的地都有人接送,每次都是行程结束后与目的地的导游结算,都是按照趟次来算钱。
个人通过微信组织旅游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刘女士的回答是,“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不做的原因。我也很怕出事,毕竟是人出门旅游,又不是寄快递。每发一条旅游信息,我都会在下面加一句‘人身安全自负’,毕竟我是个人做,没有公司帮我承担后果,我自己也负不起责任”。
据刘女士介绍,通过微信报名参加旅游的都是年轻人,几乎没有中年以上的游客。中年人都担心发生意外,只有年轻人渴望和同龄人出游,交到更多的朋友。“我们一般不开设盈利性的出国游。如果开设盈利性的出国游,人身安全更无法保障,国外那么乱,说不准出什么事。我通过微信组织旅游的热点城市是北京、西安、成都、昆明”。
“我们联系好的导游会带游客去一些人少但是风景比较独特的地方,避开那些嘈杂的地方。由于我们没有强制购物这个环节,所以游客观光的时间是比较宽松的。这可能就是我们的特点吧。”刘女士说。
尽管做过微信组织旅游业务,但刘女士认为最好不要选择“微信组团旅游”,要把安全把握在自己手里。
“根据我的从业经验,我相信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整顿和更新换代,旅客出游将会越来越安全,旅游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刘女士说。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市场日趋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组织旅游的形式也悄然兴起。不过,《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从事旅游经营业务背后暗藏风险。
风险很大很不安全
记者通过微信搜索发现,通过一些微信公众号可以参加拼团旅游,价格相对较低。
有的微信公众号提出“自助自由定制旅行”,并描述为“一种全新的旅行方式……它不同于团队游,没有团队游的各种约束和限制;也不同于自助游,不需要您为繁琐而复杂的设计行程和预订流程而操心”。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一些微信公号拼团旅游的规则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团长享有一定优惠,参团成员可以邀请更多人参加等。
对于通过微信组织旅游,业内人士怎么看?
中国国际旅行社是国内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某分社负责人赵先生告诉记者,暑假期间报名参团游的旅客数量翻了一倍,特别是最近5年,跟团出游特别是出国游的旅客人数每年都在增长。
“虽然报名的人看着很多,但收益其实并没有大幅上涨。”赵先生叹了口气说,“现在和我们旅行社抢饭碗的多着呢,比如几个比较大的旅游网站,尽管旅游内容差不多,但他们的线上价格比我们实体店便宜一些。另外,现在交通便利,网上信息很齐全,很多年轻人选择自驾游或者自己组团旅游,让我们旅行社的处境有些尴尬。”
是否听过通过微信组织旅游?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赵先生表示,目前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并且有发展的态势。
“我有一个同事辞职后,就去做‘微信组团旅游’了,她手里有一些客户信息和比较广的人脉关系。听说有的导游自己也做‘微信组团旅游’,甚至把这种行为当主业。其实旅游就是在住宿和交通方面花钱,其他的门票通过内部渠道可以以很低的价格拿到。特别是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旅游,全程花费基本上就是机票和酒店住宿费用,那里的景点几乎不收钱。我觉得‘微信组团旅游’就像代购和微商一样,风险很大而且很不安全,出了事情没有谁能负得起责任。”赵先生说。
参加者多为年轻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微信组织旅游的状况,记者随后与赵先生的“转行”同事刘女士取得了联系。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在已经不从事旅游方面的工作了,在家当全职妈妈。尽管如此,刘女士还是向记者介绍了通过微信组织旅游的一些情况。
“‘微信组团旅游’确实不好做,而且风险很大,但是肯定可以‘发点小财’。”刘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年微信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想到用微信组织旅游,只是自己一个人跑,一个一个客户打电话。当时是联系学校或者是企业单位,看看有没有组团旅游的。我的人脉关系比较广,买火车票、机票都比较方便,而且和目的地的导游都保持着很紧密的联系。”
“通过微信组织旅游之前,我一般是跟团去,既当导游又当领队,不强制购物,就是去玩,加之当时的价格比旅行社便宜一些,口碑很好,很多人慕名而来,也就慢慢做大了。后来微信盛行就用微信组织旅游,把消息往朋友圈一发,参加的人少则十几个,多则近五十。游客数量一多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买团体票有时候买不到,必须要求开具单位证明或者旅行社证明才能便宜,导致有一次自己还倒贴了1万多元进去,就是为了留个好名声。”刘女士说。
刘女士还告诉记者,她经营旅游业务包括两种,一种是盈利性的,一种是非盈利性的。非盈利性的主要是跟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出去玩,一般不做预算,时间很自由,住的也比较好;盈利性的就与旅行社差不多,有报价、行程安排、入住信息、时间安排,之后还出了一个价格浮动,价格浮动主要是机票的价格,也就是一两百元左右,不会贵很多。出发地和目的地都有人接送,每次都是行程结束后与目的地的导游结算,都是按照趟次来算钱。
个人通过微信组织旅游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刘女士的回答是,“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不做的原因。我也很怕出事,毕竟是人出门旅游,又不是寄快递。每发一条旅游信息,我都会在下面加一句‘人身安全自负’,毕竟我是个人做,没有公司帮我承担后果,我自己也负不起责任”。
据刘女士介绍,通过微信报名参加旅游的都是年轻人,几乎没有中年以上的游客。中年人都担心发生意外,只有年轻人渴望和同龄人出游,交到更多的朋友。“我们一般不开设盈利性的出国游。如果开设盈利性的出国游,人身安全更无法保障,国外那么乱,说不准出什么事。我通过微信组织旅游的热点城市是北京、西安、成都、昆明”。
“我们联系好的导游会带游客去一些人少但是风景比较独特的地方,避开那些嘈杂的地方。由于我们没有强制购物这个环节,所以游客观光的时间是比较宽松的。这可能就是我们的特点吧。”刘女士说。
尽管做过微信组织旅游业务,但刘女士认为最好不要选择“微信组团旅游”,要把安全把握在自己手里。
“根据我的从业经验,我相信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整顿和更新换代,旅客出游将会越来越安全,旅游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刘女士说。
- “全域式购物”成新趋势(2024-10-11)
- 酸奶能加热后再喝吗(2024-10-10)
- 你的“小电驴”将迎新升级(2024-10-10)
- 房屋“养老” 谁来买单(2024-09-03)
- 话费套餐“升易降难”是消费侵权(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