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信息

专家:过度依赖门票 已成阻碍中国旅游发展绊脚石

2018年06月26日 10:34 信息来源: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8/0626/c1004-30085067.html

暑期临近,旅游旺季即将到来,景区门票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几个月来,多个景区门票价格陆续下调,受到人们欢迎。但是,前几年一些知名景区“逢节必涨”“旺季涨价”的现象,也让准备出游的人担心。人们希望,门票稳中有降能成为常态。专家指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已成为阻碍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当前应以景区门票降价作为旅游产业变革发展的契机,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高票价影响出行意愿

来自山东省东营市的李轶慧结束高考后,和朋友来到位于曲阜的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孔府、孔林”(即“三孔”景区)游玩。“现在联票价格是140元,用了学生证后是100元,还可以接受。何况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玩下来感觉不错。”据了解,6月1日起,“三孔”景区联票由每张150元降为140元,并与当地4个景区整合推出“三孔+X”的新联票。

除山东外,湖南、湖北、陕西、江苏等多地景区降低门票价格。例如,湖北省黄鹤楼单人门票从80元下调至70元,这是该景区自1985年重建开放后11次调价中首次降价;位于陕西的华山景区门票价格由现行的每人次180元降为160元;江苏省苏州市4A级景区西园寺门票价格从20元降为5元,沐春园景区取消原定门票价格55元,免费向游客开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数据显示,全国249家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超过100元的景区数量占比为47%。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洪群联表示,部分景区门票价格偏高影响了人们旅游出行意愿,制约了旅游消费扩张。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调查显示,69.6%的受访者表示门票价格是自己外出旅游选目的地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如果景区门票太贵的话,我个人可能就不去了。”打算利用暑期外出旅游的小崔说,“很期待景区降价,哪怕降一点也是挺有吸引力的。”

洪群联表示,适当降低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们旅游出行意愿,扩大旅游消费支出,进而达到扩大消费、刺激投资的作用;另一方面,倒逼景区摆脱门票经济的老路,丰富旅游产品组合,提升游客体验,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源稀缺导致降价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接待能力、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但门票经济日渐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

不少游客表示,一些知名景区门票几乎“逢节必涨”,影响出游心情,但即使这样,也不得不买票游览。“冲着景区名气大,好不容易来了,票价高也得买。”李轶慧说,有时进了景区,观光车等一些项目还要另外收费,心里难免有点不情愿,但不去又怕遗憾。

供求失衡是门票经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查建平认为,重点国有景区主要以国有资源、公共资源为依托。特别是一些核心景区资源稀缺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国内旅游需求快速上升、优质旅游资源供给有限的背景下,即使涨价也不担心客流量,因而缺乏丰富旅游产品、寻求主动转型的动力。长此以往,不仅无法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不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很多景区发展思路传统陈旧,理念创新刻不容缓。”洪群联表示,如今,仍有许多景区认为制定较高门票就能获得较高收入,争取星级景区评定也是为提高门票价格创造依据,门票经济依赖症严重。事实上,由于旅游产业的强关联性和带动性,一些景区降低或取消门票后,旅游收入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增加。例如,2002年杭州西湖景区实行免门票以来,十多年间,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增加数倍,人流量增加带动当地餐饮、零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迎来井喷。

“旅游功能单一且链条短,也是破除门票经济的难点之一。”洪群联说,一些景区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吃”“住”“行”,衍生和附属产品开发创新不够,“游”“购”“娱”明显不足。

算好旅游经济综合账

加快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成为业内共识。

“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症,关键是从供给端破解市场失灵的状态,让真正有效的市场力量介入,提升优质旅游资源的供给能力,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查建平说。

“要积极引导政府和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摒弃门票经济的老框框,把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和投资重点更多地放在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增加多种收入,而非单一的门票收入上。”洪群联建议,加快整合旅游资源,算好旅游经济综合账。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开发经营呈现规模小、分散化等特征,优势龙头景区和拳头品牌产品没有起到带动、串联其他景区的作用。因此,要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整合旅游资源,打破体制障碍,探索集中统一开发的方式,促进“小景区”向“大旅游”转变。通过联票、基础设施联通、资源共享、客源互送、联合营销、区域品牌打造等方式,推动以大带小、以小托大,形成景区景点之间联动发展,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同时,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开发多种功能。”洪群联表示,应加强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推出旅游商品、衍生产品、节事赛事、演艺演出开发等,丰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挖掘旅游的体验、休闲、养生、健身、商务、科普、研学等多种功能,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查建平指出,“破除门票经济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景区数量庞大,其管理体制、投入力度、定价方式、收支制度等不尽相同,不能“一刀切”,而应在统筹管理的前提下根据景区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有序推进。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