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信息

二手交易平台禁售物品公开卖 交易结束谁负责售后

2018年08月06日 11:45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hina.com.cn/consume/20180804/4720762.shtml

互联网的发展,让衣食住行都成为拿出手机“点一点”的小事,看到精美的小工艺品,价格不高,评价很好,加购物车;喜欢的连衣裙又降价了,颜色齐全,买家秀试穿很美,加购物车。不过,买买买的结果是,大量闲置物品出现,扔了可惜,不扔占地方。由此,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应运而生。

由于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是C2C模式,为卖家和买家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卖家自行定价,买家在购买前可以和卖家沟通、问询,购买流程和其他网购平台没什么不同。

但问题是,交易结束,一旦出现纠纷,谁来负责售后?

陷阱:骗子都会煽情

移动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的2017年二手交易领域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二手闲置交易行业的用户规模接近4000万,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了3.6%。预计到2018年底,这一规模将达到5000万。

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个趋势,闲鱼、转转等一些被大多数人熟知的平台之外,一些中小企业也迅速崛起,并获得融资。

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商品评判缺乏规范性、信用惩罚机制缺失等问题,不少消费者在二手交易平台遭遇交易纠纷或消费骗局。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4%的受访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卖过东西,39.6%的受访者称遇到过交易陷阱。其中,受访者遇到较多的交易陷阱来自买卖双方,包括:交换物品被卖家“偷梁换柱”(37.4%)、买家收货后申请退款但不退货(34.8%)、没收到买家的付款(33.7%)。“逛闲鱼时看到卖家转让128G全新iphone7Plus,只要3500元,而苹果官网价格要7188元。卖家说这是下属送的,自己也用不到,想尽快转手,同时接受分期付款。”来自安徽安庆的糖糖在网上披露了自己的购物经历,卖家这一番话也打消了她的疑虑。然而,分期付款不走平台,首次支付1000元后,卖家找各种理由不发货。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并不少见。一些“卖家”十分清楚买家心理,故事讲得煽情,话也说得贴心,无从拒绝,就是付费等着收货,结果却事与愿违。

假货:好货不便宜

除了骗子精心设置的骗局外,个别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已成假货的集散地。

“全新GUCCI香水28元一瓶,低价清货处理。”“纪梵希口红套盒55元包邮。”

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随便输入知名品牌名称,就能看到类似“白菜价”的名牌商品。《中国消费者报》在闲鱼“花岛王子”的店内看到,这名卖家主要售卖coach和MichaelKors等轻奢品牌,所有商品都是全新,但价格都在150元左右。这些所谓的全新商品,不到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经询问,卖家表示,商品是代工厂的货,后来表明这是高仿包。

明明是闲置物品交易平台,怎么就成了高仿品的一个分销渠道?

同时,不少人也打出了招代理的旗号,一深圳卖家售卖多种型号美图手机并招收代理,不少买家询问手机价格,对方统一要求私聊。

如何加入代理?对方表示,需交300元保证金。对于货源,回复是莫名其妙的“我这里”。而对于手机保真问题,则根本不做回复。

针对平台存在的一些乱象,闲鱼有关人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由于闲置交易是新的交易模式,闲鱼也在不断探索和构建适合闲置交易平台的治理体系,如信任体系、社区自治、客服和保险体系共同构成多层保障。

目前看来,平台类似条款不同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有明确的赔付机制,能够对商家形成一定约束。两相比较,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因规则问题,仍显无序。“平台要将非法经营、故意售卖假冒伪劣的失信人列入黑名单,但平台约束力仍有限,也要和有关部门形成联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不能让二手平台成为假货泛滥的场所,长此以往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违规:平台应负什么责任

在去年发生的一起案件中,某公司职员周某通过转转APP发布消息,以200元的价格出售自己积攒的北京市停车收费额定专用发票543份。经鉴定,上述发票均系真发票。后海淀法院以非法出售发票罪判处其拘役3个月,罚金1万元。

据统计,2017年海淀法院共审结非法出售发票罪、出售非法制造发票罪(假发票)案件共计59件。当法官对以上案件进行逐步分析时,发现有26起案件均源于转转。

此后,海淀法院向转转公司发送司法建议函,希望加强对网络二手交易平台的监督管理。

但截至本报发稿时,个别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仍存在涉嫌违规的交易。而对于平台运营者,却似乎疏于审查,给类似交易开了绿灯。

例如,《中国消费者报》在转转平台发现,在搜索栏输入“计价器”,就会出现各类出租车计价器,价格在100元—1000元区间,其中有一些标注“通用计价器”“出租车计价器”等。

这类计价器可以在网络平台私下交易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价器属于特定人群使用的计量工具,是由相关行政机关进行管辖、检测的,有指定的厂家对其进行销售。

而更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会在这类平台出现。在转转平台,有卖家挂出“1元学历提升”的业务,足不出户迈向名校大门。

一位叫作“mc唐老师”的卖家在转转挂出了“1元”代办证件,毕业证书、专升本、985/211高校在职研究生等证件一应俱全,并打出“拒办假证”的字样。

其实,在相关平台搜索“证件”“户口”等,办理厦门、深圳、北京户口及办理结婚证、离婚证等业务层出不穷。

本该给消费者提供便利,实现循环再利用的平台,却成了滋养各类非法交易的“温床”。

日前,《电子商务法》三审稿落地,对于平台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引发争议。

对此,陈音江认为,平台对个人身份信息有审核的义务。对于法律明确禁止的范畴,平台明知应知要采取措施,却没有尽到监管义务,就应当担责。而当交易完成,发生纠纷时卖家跑了,平台却找不到卖家相关身份信息,这种情况下,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而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观点与之不尽相同。他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属于电子商务的一个范畴,应该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平台对C端信息有审核义务,对主体要进行审核,对产品信息要进行监管,违法物品不允许出售。同时,涉及到产品质量,平台要有协助消费者解决的机制,可以学习类似淘宝的评分机制和保证金制度。

他进一步表示,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还需要平台、监管部门,甚至是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只靠平台缺乏动力去完全杜绝。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