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精准聚焦 这样的消费券才能用着“真香”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国内消费数据下滑,3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开始发放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50个城市推出了消费券政策。当前,部分发放消费券的城市政策效果已经显现,消费券刺激消费整体收效良好。专家建议,发放消费券要精准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多地发放消费券 刺激居民购买欲
近来,新冠肺炎疫情使国内消费数据出现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37%,家电下降30%。
为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一些地方相继出台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发放消费券便是举措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8日,全国已有16个省市区近50城推出消费券政策,金额从数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
作为特殊时期发放的一种专用券或支付凭证,消费券能够通过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来提振消费,进而带动生产与投资增长,加速经济复苏。
“消费券通过补贴方式刺激消费、释放消费需求。”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从以往经验看,在消费券重点支持的领域,短期内会出现消费快速增长的局面。
早在3月2日,济南市便开展惠民消费活动,面向景区、旅行社、影院、演艺场所、书店等推出2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随后,辽宁省鼓励向大众发放惠民文化和旅游消费券;浙江省推出总价达10亿元的文旅消费券;河北省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实施体育消费券补贴政策。
随着消费券在各地密集发放,其适用范围、发放方式和发放对象也“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南京总额度为3.18亿元的消费券主要涉及餐饮、体育、图书、乡村旅游等领域,惠及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广大民众;宁波以企业联合或独立发放消费券、代金券、优惠券等让利模式,向消费者让利约200亿元;广州统筹安排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促进文旅产业复苏;杭州从4月3日到5月31日开启消费券“翻倍狂欢”;绍兴、佛山等地利用大数据即时调整消费券投放类别和金额配比,实现“精准投放”……
据统计,在当前发放消费券的近50个城市中,超过80%的消费券涉及餐饮业,其次是旅游业,占比达到42.5%。此外,零售、住宿、体育等也是此轮消费券热潮中的重点行业。
在我国,发放消费券并非首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地方政府曾出台政策为困难群体发放消费券,刺激居民消费。
四两拨千斤成效初显 加速经济复苏
在各地消费券和商家自身营销活动的叠加作用下,人们的消费热情被调动。各地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清明期间叠加“长假经济”,通过支付宝等平台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已经呈现出消费“乘数效应”。
3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向在杭人员发放消费券。据杭州市商务局统计,在当地发放消费券后的56个小时,拉动消费4.53亿元,同时段兑付政府补贴2893万元,拉动效应达到了15倍。
郑州市政府于4月3日发放了第一期5000万元普惠型消费券。清明小长假期间,郑州有近10万家商户参与了郑州发放的首批消费券活动,参与活动的消费者约68万人次,累计核销82万笔,核销金额1427万元,拉动消费1.87亿元,拉动效应达到13倍。
武汉是金嗓子喉宝的重要生产基地,受疫情影响,金嗓子喉宝的线上销量损失了三分之一。“得益于广西发放消费券活动,短短几天时间,我们仅线上的销量就比疫情期间增长了3倍。”该企业一名负责人表示。
据支付宝提供的数据,当前全国已有超千万线下商家受益于消费券,其中9成以上为中小微商家。郑州一家面馆的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清明假期3天核销消费券突破3000笔,他说:“到店消费的很多人都持有消费券。消费券让顾客省了钱,店里的生意也比平时红火了。” “消费券发放后,我们店里的营业额一天最多增加了1000元。”杭州一家肉夹馍店的老板张泽林说,发放消费券以来,店里的人流明显多了起来。
“疫情对经济、就业、收入产生较大冲击,发放消费券一方面可以稳定基本民生,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稳定中小微企业的收入端,避免连环倒闭,为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储存实力。此外,这一做法还可以实现经济复苏,以基本消费拉动厂商经济循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王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翁一认为,消费券充分释放了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同时,数字化时代的消费券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到政府想扶持的行业,通过高杠杆率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不宜仓促跟风 适当适量是关键
消费券作为一种专用券和经济政策的工具,在当前形势下,是应对疫情、推动国内消费扩容提质的有力手段。但分析人士同时指出,发放消费券要精准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更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包括疫情的严重程度、财政收支水平、消费市场复苏速度、居民消费信心等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不宜仓促跟风“撒钱”。只有精准定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定位消费信心不足的地区、定位复苏信号不明显的行业,才能发挥消费券“小马拉大车”的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各地财政大幅度增支减收,发放消费券一定程度上会对财政造成压力。地方政府需要考虑消费券的发放规模和财政承受能力,做到因地制宜。”赵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财政收入比较困难的地方,则不太适合使用发放消费券的方式。”
消费券发放模式和来源渠道也需要各地积极创新。例如,杭州市发放的16.8亿元消费券中,政府发放的仅占5亿元,剩下11.8亿元由商家匹配,既能刺激商业活力,又减轻了政府负担。
王强表示,从短期看,发放消费券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较为明显。但作为应对危机的特殊政策,不宜长期发放,应根据疫情和国民经济恢复的进展进行调整,给出全社会的合理稳定预期,实现对消费和经济的稳定功效。(记者 乔地)
相关链接
与平台企业合作,精准评估发放效果
这一轮消费券地发放,大多数地方政府都选择了和平台企业合作,并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地方政府与平台合作的好处,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认为,通过平台发放消费券,可以消除一些弊端。过去纸质消费券不仅发放效率低、匹配度低,还容易产生一些道德风险。通过与平台结合,可以借助大数据提高效率和精准度,把这些弊端降到最低。
消费券通过平台企业发放,有实现更多可能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马亮认为,一方面,平台拥有大数据优势和算法支持,可以实时追踪消费券的使用时间、地点和方式,政府可以借此不断优化和调整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把拉动消费的任务交给平台,平台可以设计不同的消费券使用方案,同时也便于政府更精准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
消费券通过平台发放具有诸多好处,那么如何保障平台间公平竞争,形成良性的政企合作呢?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竞争法中心副主任黄晋表示,发放消费券是财政支出,其实是一种补贴。作为政府补贴,政策实施一定要合法合规,要注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在使用平台进行发放时,不能随意指定哪家平台做这个事情;不能只与一些大的平台合作,也要考虑到中小平台,政策制定要考虑覆盖面和受益的广泛性。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国内消费数据下滑,3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开始发放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50个城市推出了消费券政策。当前,部分发放消费券的城市政策效果已经显现,消费券刺激消费整体收效良好。专家建议,发放消费券要精准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多地发放消费券 刺激居民购买欲
近来,新冠肺炎疫情使国内消费数据出现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37%,家电下降30%。
为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一些地方相继出台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发放消费券便是举措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8日,全国已有16个省市区近50城推出消费券政策,金额从数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
作为特殊时期发放的一种专用券或支付凭证,消费券能够通过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来提振消费,进而带动生产与投资增长,加速经济复苏。
“消费券通过补贴方式刺激消费、释放消费需求。”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从以往经验看,在消费券重点支持的领域,短期内会出现消费快速增长的局面。
早在3月2日,济南市便开展惠民消费活动,面向景区、旅行社、影院、演艺场所、书店等推出2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随后,辽宁省鼓励向大众发放惠民文化和旅游消费券;浙江省推出总价达10亿元的文旅消费券;河北省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实施体育消费券补贴政策。
随着消费券在各地密集发放,其适用范围、发放方式和发放对象也“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南京总额度为3.18亿元的消费券主要涉及餐饮、体育、图书、乡村旅游等领域,惠及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广大民众;宁波以企业联合或独立发放消费券、代金券、优惠券等让利模式,向消费者让利约200亿元;广州统筹安排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促进文旅产业复苏;杭州从4月3日到5月31日开启消费券“翻倍狂欢”;绍兴、佛山等地利用大数据即时调整消费券投放类别和金额配比,实现“精准投放”……
据统计,在当前发放消费券的近50个城市中,超过80%的消费券涉及餐饮业,其次是旅游业,占比达到42.5%。此外,零售、住宿、体育等也是此轮消费券热潮中的重点行业。
在我国,发放消费券并非首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地方政府曾出台政策为困难群体发放消费券,刺激居民消费。
四两拨千斤成效初显 加速经济复苏
在各地消费券和商家自身营销活动的叠加作用下,人们的消费热情被调动。各地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清明期间叠加“长假经济”,通过支付宝等平台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已经呈现出消费“乘数效应”。
3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向在杭人员发放消费券。据杭州市商务局统计,在当地发放消费券后的56个小时,拉动消费4.53亿元,同时段兑付政府补贴2893万元,拉动效应达到了15倍。
郑州市政府于4月3日发放了第一期5000万元普惠型消费券。清明小长假期间,郑州有近10万家商户参与了郑州发放的首批消费券活动,参与活动的消费者约68万人次,累计核销82万笔,核销金额1427万元,拉动消费1.87亿元,拉动效应达到13倍。
武汉是金嗓子喉宝的重要生产基地,受疫情影响,金嗓子喉宝的线上销量损失了三分之一。“得益于广西发放消费券活动,短短几天时间,我们仅线上的销量就比疫情期间增长了3倍。”该企业一名负责人表示。
据支付宝提供的数据,当前全国已有超千万线下商家受益于消费券,其中9成以上为中小微商家。郑州一家面馆的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清明假期3天核销消费券突破3000笔,他说:“到店消费的很多人都持有消费券。消费券让顾客省了钱,店里的生意也比平时红火了。” “消费券发放后,我们店里的营业额一天最多增加了1000元。”杭州一家肉夹馍店的老板张泽林说,发放消费券以来,店里的人流明显多了起来。
“疫情对经济、就业、收入产生较大冲击,发放消费券一方面可以稳定基本民生,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稳定中小微企业的收入端,避免连环倒闭,为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储存实力。此外,这一做法还可以实现经济复苏,以基本消费拉动厂商经济循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王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翁一认为,消费券充分释放了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同时,数字化时代的消费券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到政府想扶持的行业,通过高杠杆率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不宜仓促跟风 适当适量是关键
消费券作为一种专用券和经济政策的工具,在当前形势下,是应对疫情、推动国内消费扩容提质的有力手段。但分析人士同时指出,发放消费券要精准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更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包括疫情的严重程度、财政收支水平、消费市场复苏速度、居民消费信心等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不宜仓促跟风“撒钱”。只有精准定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定位消费信心不足的地区、定位复苏信号不明显的行业,才能发挥消费券“小马拉大车”的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各地财政大幅度增支减收,发放消费券一定程度上会对财政造成压力。地方政府需要考虑消费券的发放规模和财政承受能力,做到因地制宜。”赵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财政收入比较困难的地方,则不太适合使用发放消费券的方式。”
消费券发放模式和来源渠道也需要各地积极创新。例如,杭州市发放的16.8亿元消费券中,政府发放的仅占5亿元,剩下11.8亿元由商家匹配,既能刺激商业活力,又减轻了政府负担。
王强表示,从短期看,发放消费券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较为明显。但作为应对危机的特殊政策,不宜长期发放,应根据疫情和国民经济恢复的进展进行调整,给出全社会的合理稳定预期,实现对消费和经济的稳定功效。(记者 乔地)
相关链接
与平台企业合作,精准评估发放效果
这一轮消费券地发放,大多数地方政府都选择了和平台企业合作,并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地方政府与平台合作的好处,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认为,通过平台发放消费券,可以消除一些弊端。过去纸质消费券不仅发放效率低、匹配度低,还容易产生一些道德风险。通过与平台结合,可以借助大数据提高效率和精准度,把这些弊端降到最低。
消费券通过平台企业发放,有实现更多可能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马亮认为,一方面,平台拥有大数据优势和算法支持,可以实时追踪消费券的使用时间、地点和方式,政府可以借此不断优化和调整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把拉动消费的任务交给平台,平台可以设计不同的消费券使用方案,同时也便于政府更精准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
消费券通过平台发放具有诸多好处,那么如何保障平台间公平竞争,形成良性的政企合作呢?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竞争法中心副主任黄晋表示,发放消费券是财政支出,其实是一种补贴。作为政府补贴,政策实施一定要合法合规,要注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在使用平台进行发放时,不能随意指定哪家平台做这个事情;不能只与一些大的平台合作,也要考虑到中小平台,政策制定要考虑覆盖面和受益的广泛性。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启动(2024-06-24)
- 满满安全感,传祺GS8五座豪华版全方位守护每一次出行(2024-06-11)
- 零跑汽车C10斩获法国设计奖金奖:中国设计创新闪耀全球舞台(2024-06-11)
- 如何成为新能源轿车里的“卷王”?零跑全新C01告诉你答案(2024-06-11)
- 零跑国际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将自2024年9月起于欧洲9国开始电动汽车销售(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