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廉价救命药从哪儿来
近年来,很多被长期临床应用证明能治病、治好病的廉价小药正在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患者们往往是跑遍了医院和药店也买不到急需的救命药。不过,在黑市上这些廉价救命药却从没缺货,而黄牛往往开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天价。那么,这些救命药为何能在黑市上出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现象
医院廉价药越来越少见
廉价药,又被称作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一位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现在科室里能见到的廉价药品越来越少了,很多以前常年使用、便宜又好用的小药已经在药房断货。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灯心草,一种利尿中草药,排尿效果特别好。一些剖宫产手术患者,从手术室出来后面临的第一大难关就是排尿、排气。当产妇出现排尿困难时,护士抓一小把灯心草给她煮水喝下,立马见效。这种草药样子长得像方便面,半斤一大包,代煎茶饮一次够50个产妇喝的,费用才1元钱。但是现在这种利尿草药早就在一些医院的药房销声匿迹了。如今医生对于术后排不出尿的患者主要采取导尿方式,费用相对较高不说,患者也非常痛苦。
一家大医院药房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廉价药经常出现厂家停产或者招标采购不上来的情况,有些药品已经处于断货和即将断货的状态。其中,局麻及抗心律失常药品——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96元/支,厂家不生产了;红霉素眼膏0.51元/支;红霉素软膏0.57元/支,无货;治疗出血性疾病的维生素K1注射液也马上进不来货了。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表示,廉价药品正在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也指出,一些常用的经典老药出现供应不足甚至断供的情况,是长期以来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个案
廉价孤儿药断供危及数十万患者
在廉价药中,最受公众关注的就是一些救命药、孤儿药,经常发生断货,危及患者生命。
患者庞女士今年9月份被确诊为眼肌重症肌无力,需要每三个小时服用一次溴吡斯的明片。但可怕的是,这种重症肌无力患者必备药、孤儿药已全国断供。据庞女士介绍,这种病就是不服药的时候眼睛完全睁不开,但是服药之后半个小时就能睁开眼睛,不过它持续的时间短,也就三个小时左右,所以需要经常服用,才能保证一个基本生活。可是最近令她十分焦虑的是,这种必备药非常难找,无处购买。这段时间她跑遍了北京各大医院,协和、301、武警总院等都去了,都没有,最后还是在一家网站上买到了4瓶。
溴吡斯的明片,作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必备药,也是廉价救命药,每瓶60片只卖30元左右,目前国内只有一家企业生产。而今年9月初,该药由生产企业召回,直接的后果就是多地患者陷入了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药品一度被黑市炒到800多元一瓶。目前全国重症肌无力患者约有60万至100万人。
据医生介绍,溴吡斯的明片是治疗所有重症肌无力的一线药物,也是长期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唯一用药。一旦停药,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吞咽、咀嚼、四肢行动。不仅会让轻型患者病情加重,更可能会危及重症患者的生命,如出现呼吸困难等危象。
最新传来的消息令人松了一口气。药厂已经在今年“十一”后开始生产,加上产品检验等环节,10月下旬,溴吡斯的明片就可以大批上市。
█影响
10元廉价救命药被炒到上万元一支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4000元,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ACTH在国内只有上海的一家药企生产,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原本适用于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胶原性疾患。
还有一种用于心脏病手术的必备药品硫酸鱼精蛋白,正常价格10元一支,由于原料稀缺、利润太低、市场需求量小、厂家没有生产积极性等,经常发生断货。在一药难求的情况下,已经被黄牛贩子炒到了上万元一支。
除了上述两种药品,还有平阳霉素、放线菌素D等“救命药”频频出现药荒,导致手术延迟、抗癌治疗中断,不少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抢救期、治疗期。随之产生的则是黄牛市场等乱象的出现。
面对这种状况,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缓解“救命药”短缺。今年3月份,国家卫计委发出通知,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实施定点生产。名单目录中包括多次发生断货的放线菌素D注射剂、促皮质素注射剂、硫酸鱼精蛋白注射剂、盐酸平阳霉素注射剂等16种廉价短缺药。两个月后传来消息,国内两家企业陆续恢复生产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
日前,国家卫计委发布《2016年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招标公告》,将9种药品通过招标选择生产企业,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供应定点生产品种,推动恢复生产供应。专家认为,除了政策上的规范与支持,最重要的还是要以需定产,才能保障救命药供给的持续性。
█调查
市场上为何难找廉价药
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共涉及533个品种1154个剂型。国家低价药品目录筛选标准为:中成药日服用费用不超过5元,化学药日服用费用不超过3元。根据政策,这些目录内的药品将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由生产者根据成本和市场供应自行制定销售价格。很多廉价药因此上涨了零售价格。但是第二年该政策发生变化,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政策取消,药品分类采购、医保支付价、医院二次议价等价格形成机制在实践中交错,客观导致价格信号进入一个更加不稳定时期,不利于药品企业生产,更使得廉价药命运多舛。
以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片和丙硫氧嘧啶片为例,原来每瓶100片的零售价格只有一两元钱,如今涨到了14.1元一瓶,但是在医院药房、街边药店,它的地位仍然是坐冷板凳。
在一家知名大药店,当药剂师得知记者在寻找治疗甲亢的药品——甲巯咪唑片和丙硫氧嘧啶片时,立即推荐一种德国进口的甲巯咪唑片——赛治,规格是10毫克×50片一盒,每盒33.1元,并表示没有其他同类药品可供选择。但就在记者嫌价格太贵正要离开的时候,这位药剂师又从货架最底层掏出一小瓶药品——丙硫氧嘧啶片(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50毫克×100片一瓶,每瓶14.1元。很显然,尽管与以前相比丙硫氧嘧啶片价格上涨了至少7倍,但仍然成不了商家的心头好。
在很多医院,廉价药也不是医生的处方首选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在工作电脑中检索关键词“叶酸片”,弹出的目录中可选择叶酸品种有好几个,价格从每瓶100元左右的叶酸多种维生素,到几块钱一瓶的国产叶酸都有。但是医生一般都先推荐价格高的品种,除非患者自己点名要,否则是不会主动给她开五六元100片的国产叶酸片的。在喊了十几年的“医药分开”已经渐渐被人们忘却的今天,高价药物的滥用不仅给病人增加了负担,也让本来就不堪重负的社保体系更加艰难。
█聚焦
为何黑市里总能找到救命药
患者在各大医院里都找不到的救命药,为何能在黑市上找到?这个药品黑市又在哪里、如何交易?记者调查发现,黑市隐身在QQ群、微信群和贴吧里。
进入“重症肌无力患者”贴吧,各种求救信息扑面而来,“我爸爸就剩下几天的药了,求帮忙!”“哪里能买到小明?急!”在贴吧里,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孤儿药溴吡斯的明片被大家叫做“小明”。而混在贴吧的楼主中不难发现黄牛的身影。有位刘姓天津黄牛发帖称:“手里有20多瓶新批号小明。”并留下电话。记者以咨询者身份与其联系,这位黄牛称,现在手里还剩4盒,80元一盒,而该药正常价格每盒31.8元。对药品的真假问题,该黄牛保证:“你放心,我这药肯定是真的,是朋友托人从医院里买的。”然后就催促记者:“加我微信,你从微信上发给我红包付款,我就把药邮寄给你。”为了证明自己手里的确有真药,这位黄牛还发来了药品照片。
而“ACTH”吧简直可以算是网上黑市了,到处都是“转让”注射用促皮质素的黄牛贩子,他们一般都要求购买者加QQ或者微信才能完成药品交易。一位痉挛症婴儿的家长曾透露,为了给孩子治病,他加入了各种QQ群和微信群找药,这些群里除了患儿家长还有黄牛,原价7.8一盒的促皮质素注射液,黄牛开口要价5000元,“别看卖这么贵,还都不好买。”
据了解,黑市上流通的廉价救命药来源主要有几个,医药公司、医院、患者转卖。据知情者透露,一般是黄牛通过适用这个药的其他病症将药开出来,或者跟一些医院的医务人员、医药公司工作人员私下操作获得药品。也有一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手中有了多余药品,于是就卖到黑市上变现。
█分析
涨价为何还是保不住廉价药
廉价药备受患者喜爱却很难得到,究其原因,多位医药专家及业内人士分析,首先是因为利润低、市场需求少,在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企业没有生产积极性。其次是有的廉价药因为副作用大,逐渐被其他性能更好的产品替代。
第三是医院、药店不爱进廉价药。尽管近年来廉价药纷纷涨价,但是其利润空间依旧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有消息称,0.51元一支的红霉素眼药膏将要涨到8元一支了,其新价格是原来的15.6倍,但是其利润空间仍拼不过几十元一支的进口眼药水。在我国医药政策不变的大背景下,医院尚未完全实行医药分开,医院在销售药品时,在进价基础上加价15%,用以“以药补医”。因此,价格低的药,同样的提成,中间商和医院获利就少,而高价药获利的比例就高,廉价药很容易被抛弃和忽略。
第四是在药品销售渠道上,中间环节层层盘剥也有不少。药品出厂之后首先要经过药品代理商,然后到医药公司手里,还得分解到多层的分公司,每一层都是靠药吃药的买卖,公司运营、人员工资都指着药品利润“雁过拔毛”。
第五是恶意竞争。尽管国家出台价格放开政策,但仍无法扭转的状况是,廉价药还会出现招标死,这似乎成了廉价药的“不治之症”。在药品招标采购时,小企业恶意竞争,有意降低价格,使得中标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低于成本无法生存,中标企业只能放弃或者停止生产。一家大医院药房主任告诉记者,医院常年使用的某个品牌的复方丹参滴丸今年掉标了,原因就是招标价格实在太低,企业无法投标,只能放弃北京市场的供应。
由此看来,一味涨价似乎并不是保护廉价药的“特效药”。中国医药企业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会会长于明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涨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药企的生产积极性,假如药商不愿代理,药店不愿进货,医生不愿开药,这些廉价药也照样不能到患者手中。
●记者手记
亟待拯救正在消失的廉价药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老百姓吃饱吃好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对当今的老百姓而言,未来最忧虑的事情之一就是医疗了。而说起医疗,其核心就是药品。“看得起医生,吃不起药”是大多数因病返贫家庭的真实写照。所以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不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无从谈起。很多家庭为了将来能吃得起药而改变经济计划,拼命存钱。
从另一方面说,低端药品的绝迹,使得不论是不是需要,医生都要开高端药,这给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可以说是一个小药牵动的经济大问题。
被长期临床应用证明能治病、治好病的大批廉价小药绝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廉价药不赚钱。当放开价格也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头找一找,我们什么地方做错了?
药是治病救命的东西,和普通商品有着根本的不同。这种牙膏没了我可以买那种,牙膏都没有的话我可以用牙粉,连牙粉也没了还可以用青盐,没有青盐不刷牙也死不了人,但是药品就不一样了。具体的药品对具体的病人就是必需品,所以一定不能以对待普通商品的办法来对待药品的生产和销售。
上世纪的后半叶,我国长时期处在粮食短缺的状况,国家用统购统销的办法渡过了难关。对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今天也应该可以借鉴。就廉价药品而言,除了控制药品的利润空间,有些国家采用强制性搭配的办法,就是生产一个高利润的药品要同时生产一定数量的廉价药品,以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需求。
有些医院、药企一再强调廉价药的缺点和副作用,可他们忽略了在一些低收入群体中,廉价药是救命的唯一稻草。停止生产廉价药实际上就是剥夺了他们在副作用和生命延续之间的选择权。
在有关部门还没有能力把医药分开,还没有能力打破层层加价的中间环节的现在,多想想怎么拯救那些正在消失的廉价药,成了刻不容缓的重大民生课题。
近年来,很多被长期临床应用证明能治病、治好病的廉价小药正在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患者们往往是跑遍了医院和药店也买不到急需的救命药。不过,在黑市上这些廉价救命药却从没缺货,而黄牛往往开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天价。那么,这些救命药为何能在黑市上出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现象
医院廉价药越来越少见
廉价药,又被称作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一位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现在科室里能见到的廉价药品越来越少了,很多以前常年使用、便宜又好用的小药已经在药房断货。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灯心草,一种利尿中草药,排尿效果特别好。一些剖宫产手术患者,从手术室出来后面临的第一大难关就是排尿、排气。当产妇出现排尿困难时,护士抓一小把灯心草给她煮水喝下,立马见效。这种草药样子长得像方便面,半斤一大包,代煎茶饮一次够50个产妇喝的,费用才1元钱。但是现在这种利尿草药早就在一些医院的药房销声匿迹了。如今医生对于术后排不出尿的患者主要采取导尿方式,费用相对较高不说,患者也非常痛苦。
一家大医院药房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廉价药经常出现厂家停产或者招标采购不上来的情况,有些药品已经处于断货和即将断货的状态。其中,局麻及抗心律失常药品——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96元/支,厂家不生产了;红霉素眼膏0.51元/支;红霉素软膏0.57元/支,无货;治疗出血性疾病的维生素K1注射液也马上进不来货了。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表示,廉价药品正在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也指出,一些常用的经典老药出现供应不足甚至断供的情况,是长期以来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个案
廉价孤儿药断供危及数十万患者
在廉价药中,最受公众关注的就是一些救命药、孤儿药,经常发生断货,危及患者生命。
患者庞女士今年9月份被确诊为眼肌重症肌无力,需要每三个小时服用一次溴吡斯的明片。但可怕的是,这种重症肌无力患者必备药、孤儿药已全国断供。据庞女士介绍,这种病就是不服药的时候眼睛完全睁不开,但是服药之后半个小时就能睁开眼睛,不过它持续的时间短,也就三个小时左右,所以需要经常服用,才能保证一个基本生活。可是最近令她十分焦虑的是,这种必备药非常难找,无处购买。这段时间她跑遍了北京各大医院,协和、301、武警总院等都去了,都没有,最后还是在一家网站上买到了4瓶。
溴吡斯的明片,作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必备药,也是廉价救命药,每瓶60片只卖30元左右,目前国内只有一家企业生产。而今年9月初,该药由生产企业召回,直接的后果就是多地患者陷入了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药品一度被黑市炒到800多元一瓶。目前全国重症肌无力患者约有60万至100万人。
据医生介绍,溴吡斯的明片是治疗所有重症肌无力的一线药物,也是长期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唯一用药。一旦停药,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吞咽、咀嚼、四肢行动。不仅会让轻型患者病情加重,更可能会危及重症患者的生命,如出现呼吸困难等危象。
最新传来的消息令人松了一口气。药厂已经在今年“十一”后开始生产,加上产品检验等环节,10月下旬,溴吡斯的明片就可以大批上市。
█影响
10元廉价救命药被炒到上万元一支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4000元,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ACTH在国内只有上海的一家药企生产,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原本适用于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胶原性疾患。
还有一种用于心脏病手术的必备药品硫酸鱼精蛋白,正常价格10元一支,由于原料稀缺、利润太低、市场需求量小、厂家没有生产积极性等,经常发生断货。在一药难求的情况下,已经被黄牛贩子炒到了上万元一支。
除了上述两种药品,还有平阳霉素、放线菌素D等“救命药”频频出现药荒,导致手术延迟、抗癌治疗中断,不少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抢救期、治疗期。随之产生的则是黄牛市场等乱象的出现。
面对这种状况,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缓解“救命药”短缺。今年3月份,国家卫计委发出通知,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实施定点生产。名单目录中包括多次发生断货的放线菌素D注射剂、促皮质素注射剂、硫酸鱼精蛋白注射剂、盐酸平阳霉素注射剂等16种廉价短缺药。两个月后传来消息,国内两家企业陆续恢复生产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
日前,国家卫计委发布《2016年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招标公告》,将9种药品通过招标选择生产企业,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供应定点生产品种,推动恢复生产供应。专家认为,除了政策上的规范与支持,最重要的还是要以需定产,才能保障救命药供给的持续性。
█调查
市场上为何难找廉价药
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共涉及533个品种1154个剂型。国家低价药品目录筛选标准为:中成药日服用费用不超过5元,化学药日服用费用不超过3元。根据政策,这些目录内的药品将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由生产者根据成本和市场供应自行制定销售价格。很多廉价药因此上涨了零售价格。但是第二年该政策发生变化,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政策取消,药品分类采购、医保支付价、医院二次议价等价格形成机制在实践中交错,客观导致价格信号进入一个更加不稳定时期,不利于药品企业生产,更使得廉价药命运多舛。
以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片和丙硫氧嘧啶片为例,原来每瓶100片的零售价格只有一两元钱,如今涨到了14.1元一瓶,但是在医院药房、街边药店,它的地位仍然是坐冷板凳。
在一家知名大药店,当药剂师得知记者在寻找治疗甲亢的药品——甲巯咪唑片和丙硫氧嘧啶片时,立即推荐一种德国进口的甲巯咪唑片——赛治,规格是10毫克×50片一盒,每盒33.1元,并表示没有其他同类药品可供选择。但就在记者嫌价格太贵正要离开的时候,这位药剂师又从货架最底层掏出一小瓶药品——丙硫氧嘧啶片(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50毫克×100片一瓶,每瓶14.1元。很显然,尽管与以前相比丙硫氧嘧啶片价格上涨了至少7倍,但仍然成不了商家的心头好。
在很多医院,廉价药也不是医生的处方首选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在工作电脑中检索关键词“叶酸片”,弹出的目录中可选择叶酸品种有好几个,价格从每瓶100元左右的叶酸多种维生素,到几块钱一瓶的国产叶酸都有。但是医生一般都先推荐价格高的品种,除非患者自己点名要,否则是不会主动给她开五六元100片的国产叶酸片的。在喊了十几年的“医药分开”已经渐渐被人们忘却的今天,高价药物的滥用不仅给病人增加了负担,也让本来就不堪重负的社保体系更加艰难。
█聚焦
为何黑市里总能找到救命药
患者在各大医院里都找不到的救命药,为何能在黑市上找到?这个药品黑市又在哪里、如何交易?记者调查发现,黑市隐身在QQ群、微信群和贴吧里。
进入“重症肌无力患者”贴吧,各种求救信息扑面而来,“我爸爸就剩下几天的药了,求帮忙!”“哪里能买到小明?急!”在贴吧里,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孤儿药溴吡斯的明片被大家叫做“小明”。而混在贴吧的楼主中不难发现黄牛的身影。有位刘姓天津黄牛发帖称:“手里有20多瓶新批号小明。”并留下电话。记者以咨询者身份与其联系,这位黄牛称,现在手里还剩4盒,80元一盒,而该药正常价格每盒31.8元。对药品的真假问题,该黄牛保证:“你放心,我这药肯定是真的,是朋友托人从医院里买的。”然后就催促记者:“加我微信,你从微信上发给我红包付款,我就把药邮寄给你。”为了证明自己手里的确有真药,这位黄牛还发来了药品照片。
而“ACTH”吧简直可以算是网上黑市了,到处都是“转让”注射用促皮质素的黄牛贩子,他们一般都要求购买者加QQ或者微信才能完成药品交易。一位痉挛症婴儿的家长曾透露,为了给孩子治病,他加入了各种QQ群和微信群找药,这些群里除了患儿家长还有黄牛,原价7.8一盒的促皮质素注射液,黄牛开口要价5000元,“别看卖这么贵,还都不好买。”
据了解,黑市上流通的廉价救命药来源主要有几个,医药公司、医院、患者转卖。据知情者透露,一般是黄牛通过适用这个药的其他病症将药开出来,或者跟一些医院的医务人员、医药公司工作人员私下操作获得药品。也有一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手中有了多余药品,于是就卖到黑市上变现。
█分析
涨价为何还是保不住廉价药
廉价药备受患者喜爱却很难得到,究其原因,多位医药专家及业内人士分析,首先是因为利润低、市场需求少,在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企业没有生产积极性。其次是有的廉价药因为副作用大,逐渐被其他性能更好的产品替代。
第三是医院、药店不爱进廉价药。尽管近年来廉价药纷纷涨价,但是其利润空间依旧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有消息称,0.51元一支的红霉素眼药膏将要涨到8元一支了,其新价格是原来的15.6倍,但是其利润空间仍拼不过几十元一支的进口眼药水。在我国医药政策不变的大背景下,医院尚未完全实行医药分开,医院在销售药品时,在进价基础上加价15%,用以“以药补医”。因此,价格低的药,同样的提成,中间商和医院获利就少,而高价药获利的比例就高,廉价药很容易被抛弃和忽略。
第四是在药品销售渠道上,中间环节层层盘剥也有不少。药品出厂之后首先要经过药品代理商,然后到医药公司手里,还得分解到多层的分公司,每一层都是靠药吃药的买卖,公司运营、人员工资都指着药品利润“雁过拔毛”。
第五是恶意竞争。尽管国家出台价格放开政策,但仍无法扭转的状况是,廉价药还会出现招标死,这似乎成了廉价药的“不治之症”。在药品招标采购时,小企业恶意竞争,有意降低价格,使得中标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低于成本无法生存,中标企业只能放弃或者停止生产。一家大医院药房主任告诉记者,医院常年使用的某个品牌的复方丹参滴丸今年掉标了,原因就是招标价格实在太低,企业无法投标,只能放弃北京市场的供应。
由此看来,一味涨价似乎并不是保护廉价药的“特效药”。中国医药企业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会会长于明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涨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药企的生产积极性,假如药商不愿代理,药店不愿进货,医生不愿开药,这些廉价药也照样不能到患者手中。
●记者手记
亟待拯救正在消失的廉价药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老百姓吃饱吃好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对当今的老百姓而言,未来最忧虑的事情之一就是医疗了。而说起医疗,其核心就是药品。“看得起医生,吃不起药”是大多数因病返贫家庭的真实写照。所以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不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无从谈起。很多家庭为了将来能吃得起药而改变经济计划,拼命存钱。
从另一方面说,低端药品的绝迹,使得不论是不是需要,医生都要开高端药,这给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可以说是一个小药牵动的经济大问题。
被长期临床应用证明能治病、治好病的大批廉价小药绝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廉价药不赚钱。当放开价格也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头找一找,我们什么地方做错了?
药是治病救命的东西,和普通商品有着根本的不同。这种牙膏没了我可以买那种,牙膏都没有的话我可以用牙粉,连牙粉也没了还可以用青盐,没有青盐不刷牙也死不了人,但是药品就不一样了。具体的药品对具体的病人就是必需品,所以一定不能以对待普通商品的办法来对待药品的生产和销售。
上世纪的后半叶,我国长时期处在粮食短缺的状况,国家用统购统销的办法渡过了难关。对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今天也应该可以借鉴。就廉价药品而言,除了控制药品的利润空间,有些国家采用强制性搭配的办法,就是生产一个高利润的药品要同时生产一定数量的廉价药品,以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需求。
有些医院、药企一再强调廉价药的缺点和副作用,可他们忽略了在一些低收入群体中,廉价药是救命的唯一稻草。停止生产廉价药实际上就是剥夺了他们在副作用和生命延续之间的选择权。
在有关部门还没有能力把医药分开,还没有能力打破层层加价的中间环节的现在,多想想怎么拯救那些正在消失的廉价药,成了刻不容缓的重大民生课题。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
- 政策助力 让房车出行、低空旅游进入寻常百姓家(2024-08-20)
- 7月汽车保值率报告发布 豪华品牌更保值(2024-08-06)
- 盲盒营销岂能“盲无下限”(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