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欺诈十大骗术大揭秘 市场监管总局为你支三招
作为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题日活动,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科普宣传活动今日在京举办。活动现场展示了由市场监管总局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办公室指导、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制作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骗术揭示》,揭秘了当前最常见的十大骗术,并为消费者支了三大招,帮助消费者科学理性选购食品和保健食品,防范欺诈和虚假宣传。
图为现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骗术揭示》展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肖/摄
骗术一 假借公益欺骗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以读者俱乐部或生活馆的名义对外宣传。
第二步:刊登广告、发放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养生知识讲座。
第三步:借助“全国健康万里行”“老年人模特队”“夕阳红旅游”等公益活动的名义,组织所谓“专家”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同时对读者俱乐部或生活馆讲解“养生知识”,现场开展各种互动,会后一对一诱导与会老人高价购买产品。
【危害性】
(一)披上合法外衣,借助公益活动,更具欺骗性。
(二)利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和高科技手段,危害受众面广。
骗术二 冒充专家恐吓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对“假专家”进行虚假包装、宣传。
第二步:组织健康讲座和体检,由“假专家”介绍脑卒中(中风)等疾病的严重性,让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
第三步:由“假专家”开展“一对一”的“诊疗”,解读体检报告,渲染体检结果的严重性,吓唬消费者,给消费者“下危机”,并提出解决方案(使用特供产品治疗),从而达到以高价销售产品的目的。
【危害性】
(一)“假专家”随意编造头衔,使得患病老人上当受骗,延误病情。
(二)产品价格虚高数倍,甚至数十倍,骗取老年人多年积蓄。
(三)破坏家庭和谐,导致很多家庭老人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骗术三 瞒天过海神吹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在普通酒、饮品中添加“地塞米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化学药物成分。
第二步:通过广招代理商,营造热销氛围,感觉大家都在买。
第三步:利用广告“神吹”,“秘方”诱导,将普通酒或饮品包装成治百病的“神药”。比如宣称“XX酒”拥有独特秘方,采用纯天然中草药植物配制而成,无激素,可治疗痛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手脚麻木等。
【危害性】
(一)“神药”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药,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中老年人食用后可能发生意外死亡。
(二)神吹广告具有欺骗性,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
骗术四 免费旅游陷阱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组织会议,观看视频,由公司老总亲自演说公司产品治疗百病的神奇功效。
第二步:以“感恩行动”名义组织老年人客户到旅游景点免费旅游,在游玩期间组织“假专家”对这些客户进行身体检查。
第三步:谎称部分客户有极大的患癌风险,故意制造恐慌气氛,然后借此推销声称可以治疗癌症的产品。
【危害性】
(一)对老年人虚假关心,从而欺骗钱财,甚至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二)破坏老年人家庭和睦,引起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骗术五 非法生产毒害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生产者设立生产窝点,大量生产含有西布曲明、西地那非、酚酞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无外包装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并通过网络向全国批发销售。
第二步:代理商购得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后,定制外包装,成立多个微商团队,通过微信、淘宝等方式将虚假包装后的有毒有害产品销往全国。
第三步:私刻国家行政机关公章、业务专用章、事项许可章等,伪造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证书等开展虚假宣传。
【危害性】
(一)生产和销售团伙通过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强,受害人群大。
(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犯罪团伙参与人数多、范围广。
图为现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骗术揭示》展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肖/摄
骗术六 连环施计圈套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通过宣传单或现场产品推介会,夸大虚假宣传产品功效,声称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肿瘤;降低尿酸、缓解痛风;预防骨质疏松;预防和辅助治疗感冒。
第二步:收集患者的病例,用于宣传产品对治疗肺癌、胃癌等具有显著成效。
第三步:组织“癌症”患者现场说法,以“亲身经历”宣传食用产品对治疗癌症的疗效。
第四步:狠打“亲情牌“,认”干爹“”干妈“,利用老年人心软的特点,抓住老年人孤独的心理,哄骗其购买产品。
【危害性】
(一)利用“癌症”患者现场说法,欺骗性强。
(二)将普通食品渲染成能治疗癌症的神药,忽略正规治疗,容易延误癌症患者的治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骗术七 虚构认证伪装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分发宣传资料,以免费领取礼品、礼物的方式,吸引老年顾客到店,获得客源,登记个人信息。
第二步: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和产品宣传会,虚假宣传产品具有预防及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等无法证实的医疗功效。
第三步:使用“国内唯一一款”“全球公认”“美国XX医学院临床证明”“欧盟EDQM认证、英国BRC认证、瑞士SGS认证”等权威认证信息,将产品伪装成高科技产品,并伺机高价向老年顾客推销。
【危害性】
(一)将普通食品伪装成高科技产品,欺骗性强。且虚高的价格使得老年人的钱财受到极大损失。
(二)虚假使用权威认证,破坏了认证的权威性,损坏了政府信誉。
骗术八 量身定制诱导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开展健康讲座宣传产品,并印制宣称产品适用多种疾病、配料添加多种名贵中药材的说明书宣传散页,向消费者散发。
第二步:发展会员并将其虚假包装成“专家”,宣传其为“老师”,由“老师”上门推销。
第三步:“老师”针对消费者的病情拿出“量身定做”的营销方案,渲染消费者病情的严重性,针对性提出“一对一”的“治疗”方案,进一步鼓吹“产品具有正规医疗难以企及的效果”。
【危害性】
(一)假“老师”上门推销,违法行为隐蔽。
(二)虚假宣传使患者相信使用该产品优于正规治疗,导致其停止正规治疗,延误病情。
(三)导致社会信誉丧失、人际关系缺乏信任,正常交往产生戒心。
骗术九 自编自演体验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推出免费体验,以“体验店”“国际风采展示”“荣誉证书”等内容,衬托其宣传并销售产品高大上的形象。
第二步:宣称产品包治百病,夸大产品功效。体验期间向体验者宣传产品的功能,即“净化血液、清血排毒,活化细胞、促进新陈代谢,安定神经、促进激素分泌。
第三步:通过播放虚构的体验者回访视频,假借体验者名义悬挂自己制作的锦旗等形式,宣传产品对"改善身体"、"治疗疾病“等作用,声称"只要坚持体验,疾病都会好转“。
第四步:在体验活动中自编自导消费者抢购场景,制造畅销假象。
【危害性】
(一)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
(二)产品在无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隐患大。
(三)高价销售,掏空老年人腰包。
骗术十 非法集资诱骗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专门招募老年人代理推销产品,声称产品功效好、公司实力强大,吸引老年人参与。
第二步:实施非法集资,利用老年人希望获利的心理,突出该代理活动在缴纳一定本金的基础上可以按月获得分红。
第三步:待老年人缴纳费用后,免费提供产品,以“赠品”反馈形式派发假冒厂名厂址及注册商标的产品。
【危害性】
(一)通过包装项目、制造卖点、有偿赠送的形式,一步步降低老年人警惕性,欺骗性强。
(二)利用投资高额回报的手段,达到对老年人实施非法集资的目的,使得老年人钱财受骗数额大,后果严重。
(三)将假冒产品迂回销售给老年人,老年人饮用后,对身体危害大。
市场监管总局支三招 帮助消费者防范欺诈
为帮助消费者科学理性选购食品和保健食品,防范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别提示,消费者应首先查看产品的销售场所资质。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场所购买产品,特别要注意有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通过网络、会议、电视、直销和电话等方式购买产品,也应先行确认资质信息。
其次,消费者需要查看产品的外包装和说明书。仔细查看外包装标签标识产品相关信息,做好“四不”: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标签上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的预包装食品;不要购买标签或说明书中提及可以预防疾病、有治疗功能的产品;不要购买标签上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声称是保健食品的产品。
此外,消费者还应学会分辨广告和宣传内容,科学、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凡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保健食品广告中未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一律不要购买;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可以拨打12331、1231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作为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题日活动,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科普宣传活动今日在京举办。活动现场展示了由市场监管总局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办公室指导、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制作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骗术揭示》,揭秘了当前最常见的十大骗术,并为消费者支了三大招,帮助消费者科学理性选购食品和保健食品,防范欺诈和虚假宣传。
图为现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骗术揭示》展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肖/摄
骗术一 假借公益欺骗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以读者俱乐部或生活馆的名义对外宣传。
第二步:刊登广告、发放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养生知识讲座。
第三步:借助“全国健康万里行”“老年人模特队”“夕阳红旅游”等公益活动的名义,组织所谓“专家”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同时对读者俱乐部或生活馆讲解“养生知识”,现场开展各种互动,会后一对一诱导与会老人高价购买产品。
【危害性】
(一)披上合法外衣,借助公益活动,更具欺骗性。
(二)利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和高科技手段,危害受众面广。
骗术二 冒充专家恐吓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对“假专家”进行虚假包装、宣传。
第二步:组织健康讲座和体检,由“假专家”介绍脑卒中(中风)等疾病的严重性,让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
第三步:由“假专家”开展“一对一”的“诊疗”,解读体检报告,渲染体检结果的严重性,吓唬消费者,给消费者“下危机”,并提出解决方案(使用特供产品治疗),从而达到以高价销售产品的目的。
【危害性】
(一)“假专家”随意编造头衔,使得患病老人上当受骗,延误病情。
(二)产品价格虚高数倍,甚至数十倍,骗取老年人多年积蓄。
(三)破坏家庭和谐,导致很多家庭老人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骗术三 瞒天过海神吹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在普通酒、饮品中添加“地塞米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化学药物成分。
第二步:通过广招代理商,营造热销氛围,感觉大家都在买。
第三步:利用广告“神吹”,“秘方”诱导,将普通酒或饮品包装成治百病的“神药”。比如宣称“XX酒”拥有独特秘方,采用纯天然中草药植物配制而成,无激素,可治疗痛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手脚麻木等。
【危害性】
(一)“神药”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药,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中老年人食用后可能发生意外死亡。
(二)神吹广告具有欺骗性,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
骗术四 免费旅游陷阱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组织会议,观看视频,由公司老总亲自演说公司产品治疗百病的神奇功效。
第二步:以“感恩行动”名义组织老年人客户到旅游景点免费旅游,在游玩期间组织“假专家”对这些客户进行身体检查。
第三步:谎称部分客户有极大的患癌风险,故意制造恐慌气氛,然后借此推销声称可以治疗癌症的产品。
【危害性】
(一)对老年人虚假关心,从而欺骗钱财,甚至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二)破坏老年人家庭和睦,引起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骗术五 非法生产毒害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生产者设立生产窝点,大量生产含有西布曲明、西地那非、酚酞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无外包装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并通过网络向全国批发销售。
第二步:代理商购得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后,定制外包装,成立多个微商团队,通过微信、淘宝等方式将虚假包装后的有毒有害产品销往全国。
第三步:私刻国家行政机关公章、业务专用章、事项许可章等,伪造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证书等开展虚假宣传。
【危害性】
(一)生产和销售团伙通过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强,受害人群大。
(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犯罪团伙参与人数多、范围广。
图为现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骗术揭示》展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肖/摄
骗术六 连环施计圈套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通过宣传单或现场产品推介会,夸大虚假宣传产品功效,声称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肿瘤;降低尿酸、缓解痛风;预防骨质疏松;预防和辅助治疗感冒。
第二步:收集患者的病例,用于宣传产品对治疗肺癌、胃癌等具有显著成效。
第三步:组织“癌症”患者现场说法,以“亲身经历”宣传食用产品对治疗癌症的疗效。
第四步:狠打“亲情牌“,认”干爹“”干妈“,利用老年人心软的特点,抓住老年人孤独的心理,哄骗其购买产品。
【危害性】
(一)利用“癌症”患者现场说法,欺骗性强。
(二)将普通食品渲染成能治疗癌症的神药,忽略正规治疗,容易延误癌症患者的治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骗术七 虚构认证伪装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分发宣传资料,以免费领取礼品、礼物的方式,吸引老年顾客到店,获得客源,登记个人信息。
第二步: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和产品宣传会,虚假宣传产品具有预防及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等无法证实的医疗功效。
第三步:使用“国内唯一一款”“全球公认”“美国XX医学院临床证明”“欧盟EDQM认证、英国BRC认证、瑞士SGS认证”等权威认证信息,将产品伪装成高科技产品,并伺机高价向老年顾客推销。
【危害性】
(一)将普通食品伪装成高科技产品,欺骗性强。且虚高的价格使得老年人的钱财受到极大损失。
(二)虚假使用权威认证,破坏了认证的权威性,损坏了政府信誉。
骗术八 量身定制诱导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开展健康讲座宣传产品,并印制宣称产品适用多种疾病、配料添加多种名贵中药材的说明书宣传散页,向消费者散发。
第二步:发展会员并将其虚假包装成“专家”,宣传其为“老师”,由“老师”上门推销。
第三步:“老师”针对消费者的病情拿出“量身定做”的营销方案,渲染消费者病情的严重性,针对性提出“一对一”的“治疗”方案,进一步鼓吹“产品具有正规医疗难以企及的效果”。
【危害性】
(一)假“老师”上门推销,违法行为隐蔽。
(二)虚假宣传使患者相信使用该产品优于正规治疗,导致其停止正规治疗,延误病情。
(三)导致社会信誉丧失、人际关系缺乏信任,正常交往产生戒心。
骗术九 自编自演体验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推出免费体验,以“体验店”“国际风采展示”“荣誉证书”等内容,衬托其宣传并销售产品高大上的形象。
第二步:宣称产品包治百病,夸大产品功效。体验期间向体验者宣传产品的功能,即“净化血液、清血排毒,活化细胞、促进新陈代谢,安定神经、促进激素分泌。
第三步:通过播放虚构的体验者回访视频,假借体验者名义悬挂自己制作的锦旗等形式,宣传产品对"改善身体"、"治疗疾病“等作用,声称"只要坚持体验,疾病都会好转“。
第四步:在体验活动中自编自导消费者抢购场景,制造畅销假象。
【危害性】
(一)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
(二)产品在无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隐患大。
(三)高价销售,掏空老年人腰包。
骗术十 非法集资诱骗型
【行骗套路】
第一步:专门招募老年人代理推销产品,声称产品功效好、公司实力强大,吸引老年人参与。
第二步:实施非法集资,利用老年人希望获利的心理,突出该代理活动在缴纳一定本金的基础上可以按月获得分红。
第三步:待老年人缴纳费用后,免费提供产品,以“赠品”反馈形式派发假冒厂名厂址及注册商标的产品。
【危害性】
(一)通过包装项目、制造卖点、有偿赠送的形式,一步步降低老年人警惕性,欺骗性强。
(二)利用投资高额回报的手段,达到对老年人实施非法集资的目的,使得老年人钱财受骗数额大,后果严重。
(三)将假冒产品迂回销售给老年人,老年人饮用后,对身体危害大。
市场监管总局支三招 帮助消费者防范欺诈
为帮助消费者科学理性选购食品和保健食品,防范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别提示,消费者应首先查看产品的销售场所资质。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场所购买产品,特别要注意有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通过网络、会议、电视、直销和电话等方式购买产品,也应先行确认资质信息。
其次,消费者需要查看产品的外包装和说明书。仔细查看外包装标签标识产品相关信息,做好“四不”: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标签上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的预包装食品;不要购买标签或说明书中提及可以预防疾病、有治疗功能的产品;不要购买标签上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声称是保健食品的产品。
此外,消费者还应学会分辨广告和宣传内容,科学、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凡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保健食品广告中未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一律不要购买;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可以拨打12331、1231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
- 政策助力 让房车出行、低空旅游进入寻常百姓家(2024-08-20)
- 7月汽车保值率报告发布 豪华品牌更保值(2024-08-06)
- 盲盒营销岂能“盲无下限”(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