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保健”陷阱 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
从浙江省新利体育最新官网网址官网获悉,3月15日下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浙江省消保委联合召开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成果发布会,并举行四大电商平台“放心消费”承诺签约仪式。会上,发布了浙江省开展“保健”市场乱象联合整治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消保委发布“防范‘保健’陷阱,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的消费警示。
防范“保健”陷阱 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消费领域中老年消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同时老年消费问题也日益突显。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获取信息较少、对“保健”商品需求较高等特点,通过设置消费陷阱等手段,骗取老年人财产,致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018年全省消保委系统共接到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类投诉357起,比上年同比上升125%。为此,浙江省消委会发布2019年1号消费警示----防范“保健”陷阱,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
面对保健品不法商家的诸多骗局,请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
一、不要参加任何形式的会议营销。不法商家为招揽老年人,大量运用会议营销手段,成为其牟取暴利的重要方式。其假借社会公益组织或知名单位名义,举办所谓的公益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发动介绍人介绍身边的亲戚邻居(介绍人会有礼物,或者“人头费”),以达到受骗人数的最大化。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参加任何形式的会议营销,不要给不法商家有可乘之机。
二、不要透露任何个人信息。不法商家为了得到老年人家庭消费信息,会用尽一切手段,比如参加活动登记送小礼品获取电话和家庭住址,紧跟着就是电话和上门慰问,目的就是详细了解老年人的支付水平,以便一对一进行诈骗。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因为一些小利益,就把个人信息随便告诉给他人。
三、不要体验各类“免费”。不法商家在先期推销时通常会采取发放免费日用品、赠送药物、免费义诊、免费旅游、养生度假等方式,给老年人制造不花钱就能看病、白旅游、得实惠的假象。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贪图小便宜,避免因小失大。
四、不要相信所谓“专家”。不法商家利用所谓的专家做宣传,通过讲座、义诊等形式,打消老年人的顾虑。为了宣传保健产品的效果,讲座人往往被冠以国家高级营养顾问、军医老专家等各种头衔。为了让老年人对产品深信不疑,讲座者在宣传方面大做文章,为产品销售做足铺垫。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相信所谓的“专家”,身体有疾病,请及时去医院找真正的专家医治。
五、不要被“亲情攻势”打动。不法商家的营销人员用得最多的就是打亲情牌,采取“温情攻势”,投其所好,通过各种“话术”极尽所能地拉近与老人的情感距离,不断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的疾病,主动上门陪老人拉家常、做家务,通过逐步的交流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打动老年人买保健品。有的推销员为了套近乎,采用死缠烂打的方法,每天一个关心电话,偶尔送点水果,真比伺候亲爸亲妈还热情。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轻易被这些所谓“亲情”打动,亲情的背后是财产的损失。同时,也希望家庭晚辈要更多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多沟通、多交流、常联系。
六、不要相信“高科技”、“知名机构”。保健品往往会打出“高科技、专利产品、绿色环保”等旗号来吸引老年人;或请名人、明星代言,证明保健品有神奇的保健功效;有的在宣传单上列举了疗效神奇的案例,甚至在宣传单上印着“中国医师协会”、“中国保健协会”、“著名医院”授权等字样,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其实,这些号称神奇的保健品往往就是普通保健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请广大老年消费者谨记,不要相信所谓的“高科技”、“知名机构”,在购买保健品,尤其是金额过高的产品前最好与晚辈商量,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
七、不要相信所谓的“功效、疗效”。不法商家往往大肆宣传无限放大保健品的功效、疗效,模糊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让老年人误以为自己买的是药品。有些甚至被吹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请广大老年消费者谨记,保健品不是药品,保健品不能治疗疾病。
八、不要相信“无效退款”。不法商家为了推销产品,增加老年消费者信任感,会当场作出“随时可以退货”等承诺,但真正需要退款时,才发现难上加难。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相信不法商家的当场承诺,如真有购买需求,要索取正规票据并妥善保存,收集保留好宣传资料,当自身维权无果时,及时到当地消委组织投诉、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或通过司法途径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从浙江省新利体育最新官网网址官网获悉,3月15日下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浙江省消保委联合召开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成果发布会,并举行四大电商平台“放心消费”承诺签约仪式。会上,发布了浙江省开展“保健”市场乱象联合整治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消保委发布“防范‘保健’陷阱,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的消费警示。
防范“保健”陷阱 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消费领域中老年消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同时老年消费问题也日益突显。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获取信息较少、对“保健”商品需求较高等特点,通过设置消费陷阱等手段,骗取老年人财产,致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018年全省消保委系统共接到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类投诉357起,比上年同比上升125%。为此,浙江省消委会发布2019年1号消费警示----防范“保健”陷阱,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
面对保健品不法商家的诸多骗局,请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
一、不要参加任何形式的会议营销。不法商家为招揽老年人,大量运用会议营销手段,成为其牟取暴利的重要方式。其假借社会公益组织或知名单位名义,举办所谓的公益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发动介绍人介绍身边的亲戚邻居(介绍人会有礼物,或者“人头费”),以达到受骗人数的最大化。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参加任何形式的会议营销,不要给不法商家有可乘之机。
二、不要透露任何个人信息。不法商家为了得到老年人家庭消费信息,会用尽一切手段,比如参加活动登记送小礼品获取电话和家庭住址,紧跟着就是电话和上门慰问,目的就是详细了解老年人的支付水平,以便一对一进行诈骗。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因为一些小利益,就把个人信息随便告诉给他人。
三、不要体验各类“免费”。不法商家在先期推销时通常会采取发放免费日用品、赠送药物、免费义诊、免费旅游、养生度假等方式,给老年人制造不花钱就能看病、白旅游、得实惠的假象。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贪图小便宜,避免因小失大。
四、不要相信所谓“专家”。不法商家利用所谓的专家做宣传,通过讲座、义诊等形式,打消老年人的顾虑。为了宣传保健产品的效果,讲座人往往被冠以国家高级营养顾问、军医老专家等各种头衔。为了让老年人对产品深信不疑,讲座者在宣传方面大做文章,为产品销售做足铺垫。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相信所谓的“专家”,身体有疾病,请及时去医院找真正的专家医治。
五、不要被“亲情攻势”打动。不法商家的营销人员用得最多的就是打亲情牌,采取“温情攻势”,投其所好,通过各种“话术”极尽所能地拉近与老人的情感距离,不断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关心老人的疾病,主动上门陪老人拉家常、做家务,通过逐步的交流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打动老年人买保健品。有的推销员为了套近乎,采用死缠烂打的方法,每天一个关心电话,偶尔送点水果,真比伺候亲爸亲妈还热情。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轻易被这些所谓“亲情”打动,亲情的背后是财产的损失。同时,也希望家庭晚辈要更多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多沟通、多交流、常联系。
六、不要相信“高科技”、“知名机构”。保健品往往会打出“高科技、专利产品、绿色环保”等旗号来吸引老年人;或请名人、明星代言,证明保健品有神奇的保健功效;有的在宣传单上列举了疗效神奇的案例,甚至在宣传单上印着“中国医师协会”、“中国保健协会”、“著名医院”授权等字样,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其实,这些号称神奇的保健品往往就是普通保健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请广大老年消费者谨记,不要相信所谓的“高科技”、“知名机构”,在购买保健品,尤其是金额过高的产品前最好与晚辈商量,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
七、不要相信所谓的“功效、疗效”。不法商家往往大肆宣传无限放大保健品的功效、疗效,模糊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让老年人误以为自己买的是药品。有些甚至被吹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请广大老年消费者谨记,保健品不是药品,保健品不能治疗疾病。
八、不要相信“无效退款”。不法商家为了推销产品,增加老年消费者信任感,会当场作出“随时可以退货”等承诺,但真正需要退款时,才发现难上加难。请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相信不法商家的当场承诺,如真有购买需求,要索取正规票据并妥善保存,收集保留好宣传资料,当自身维权无果时,及时到当地消委组织投诉、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或通过司法途径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
- 政策助力 让房车出行、低空旅游进入寻常百姓家(2024-08-20)
- 7月汽车保值率报告发布 豪华品牌更保值(2024-08-06)
- 盲盒营销岂能“盲无下限”(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