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指南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腊八喝粥暖肚肠

2021年01月15日 10:18 信息来源:http://zxb.ccn.com.cn/shtml/zgxfzb/20210115/164700.shtml

“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诗中古人们“同一啜”的,其实就是北方人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必须要喝的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老少咸宜的传统保健食品,不仅美味,而且健康。再过5天,就是家家熬制腊八粥的“正日子”。腊八粥如何熬、怎样喝,不妨听听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专家怎么说。

腊八喝粥好处多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为主要活动。到了宋代,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腊八粥已成为百姓日常享用的传统美食。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说,腊八粥作为一款传统美食,至少有四个优点。

第一个优点,在于它帮助人们轻轻松松地实现了主食的食物多样化。

平日里人们都是一碗白米饭、一个白馒头,变个花样也就变成包子、饺子、花卷、烙饼、年糕、米线等,但万变不离其宗,说来说去就是精白米和精白面,营养价值低,原料极其单调。

腊八粥就不一样了。一碗粥,里面有七八种原料,甚至是二三十种。各种粗粮、豆类、坚果、种子、果干等,都可入粥。这种多样程度,是一般主食没法比拟的,而且做起来非常方便,用电高压锅可以一键搞定。

第二个优点,就是它让人们知道,原来粗粮豆类也可以很容易地做成美食。

不少人对粗粮豆类怀有深深的畏难情绪,总觉得扎嗓子、不好嚼、不好消化。其实都是偏见——腊八粥难吃吗?难消化吗?它吃起来香糯可口,白米粥哪里比得上。它口感柔软而耐嚼,让人大享口福。都说吃粥养胃,因为吃腊八粥、八宝粥而发生消化不良的案例,简直是闻所未闻。

第三个优点,就是它有利于养生。

粥里的多种粗粮豆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精白米高出几倍到十几倍,而且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这些食材几乎都有各自的保健作用,无论是对强身健体,还是对控制血糖血脂,都有裨益,只需要按体质选择配合即可。

第四个优点,就是它有利于控制体重。

腊八粥质地浓稠,有质感,不像大米粥那么稀,也不像大米粥那样可以一口喝下去无需咀嚼。需要咀嚼,可以给大脑带来饱的感受;体积大,质地稠,给胃带来饱的感受。另外,杂粮豆类升糖指数相对较低,但是与大米饭、白馒头相比,它的能量却只有几分之一,极适合给减肥者当主食。

食材丰富用心熬

腊八粥是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其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随着饮食种类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腊八粥的食材也愈发争奇竞巧,花样翻新。

食材选择多

范志红教授建议配制八宝粥的原料时,应在白米等精细食材的基础上,适当搭配一些糙米类、杂粮类等谷物。这样粗细搭配不仅吃起来更有质感,而且可以摄取更丰富的营养物质。腊八粥中的豆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赖氨酸含量也很丰富,与大米等谷物搭配起来可形成有效的营养互补。同时,适当添加坚果类和干制果蔬类食材,不仅可以丰富营养,还可以调节口味。

选购有窍门

消费者应到商超、农贸市场等正规渠道选购无霉烂、无变质的食材。如购买已搭配好可直接熬制的包装食材,应注意观察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

家庭熬制腊八粥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在食材处理时,要对不同食材依据其特点进行清洗、浸泡、剥皮、去核、精拣等操作。例如豆类等食材不易煮烂,需要在煮前充分浸泡,煮后才会更加柔软可口。

●燕麦荞麦等食材烹调前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室里泡一夜。红小豆、大芸豆等豆类食材建议放在冷藏室里泡48小时。这样煮出来的豆子沙软美味,杂粮粘软可口,而且可以和白米同时煮熟。

●民间有熬煮腊八粥时加食用碱的习惯,认为这样熟得快并且粥的稠度好。但是这种做法容易造成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流失。专家建议熬制腊八粥时不要加碱,巧用电饭锅和电压力锅的“杂粮粥”功能,就可轻松煮出美味的腊八粥。

特殊人群有禁忌

腊八粥食材丰富,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尤其适宜于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但不同体质人群在食用腊八粥时,应有所注意。

范志红教授特别提醒以下三类人在喝粥时格外留意:

对于糖尿病患者:含糖的腊八粥要适量食用,尽量选择不加糖的腊八粥。宜用燕麦、大麦来增加粘稠感,同时可适当多放些杂豆类食材,帮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对于消化不良者:腊八粥中应少放黄豆、黑豆等豆类,因为豆类中含有胀气因子,如食用过多,会造成肠胃不适。

对于肥胖人群:要少加白米等容易消化的食材。最好不加糖,多加芸豆、红豆等种皮相对厚一些的淀粉豆类,使粥的质地软而不烂,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饱腹感。(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李建)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