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提升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能力
证监会9月1日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从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稳步推进市场改革创新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提升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能力。据介绍,此次改革以关键制度机制创新为突破,充分发挥北交所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全力推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扩大投资者队伍
“扩大投资者群体、增强买方力量是推动北交所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举。”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北交所设立以来,投资群体总量与结构持续改善,现有合格投资者总数达557万户;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踊跃参与。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一二级市场和投融两端相互匹配平衡,《意见》明确,将着眼于增强买方力量,在扩大投资者队伍和参与度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
本次改革坚持扩规模与调结构并举。《意见》明确,加强精准服务,提高对潜在投资者和已开户投资者的吸引力。研究论证结构性优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引导公募基金扩大北交所市场投资,支持相关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和创新。允许除创业投资基金之外的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其上市前已投资的企业在北交所发行的股票。加大力度引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年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服务,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
加快优质上市公司供给
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是本次改革的重点。《意见》明确按照质优、量适、步稳的要求,统筹包容性和精准性要求,常态化推进北交所市场高质量扩容,夯实市场良性发展和流动性改善基础。坚持把提高公司质量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北交所市场特点和深层次问题,制定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方案,促进公司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和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提升。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安排,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切实便利企业融资、降低市场成本、明确各方预期。
“解决北交所流动性等突出问题,根本要靠优质公司的集聚,扩充投资选择范围。只有发展壮大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群体,才能提高市场整体流动性,进而带动个股流动性的改善。”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成色足、成长潜力大、符合北交所条件的优质企业,迫切需要更加畅通、便利的融资渠道。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进一步优化北交所发行上市制度,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和等待时间,对于提升北交所精准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回应更多成长期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有助于丰富北交所优质投资标的,从而激活市场交投量。
增强信心和耐心
从北交所开市一年多情况来看,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功能发挥正常,实现了良好开局,各项基础制度安排初步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高质量扩容扎实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集聚。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超210家,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
创新举措陆续推出,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先后上线北证50指数,推出融资融券和混合交易。特色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日益发挥。初步构建了一套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股票公开发行融资超44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2亿元。
撬动作用显著发挥,对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的带动效果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新增挂牌公司191家,同比增长33%。同时,流动性不足、现有上市公司交易量和估值有待提高、赚钱效应有待提升等问题,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高质量建设北交所需要信心和耐心。”上述有关负责人认为,建设北交所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谋求一步到位;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复制沪深交易所;不能过于理性化,只关注“理论闭环”和“逻辑自洽”,忽视市场各方面的反应。要坚持市场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分步走”的基本策略,明确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相应工作重点,逐步将北交所建设成为健全、成熟、有效的市场,发挥龙头撬动作用,带动“主阵地”建设取得实效。
田利辉认为,市场各方对于北交所一定要有足够耐心,北交所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这些企业尚在成长,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资本价值。同时北交所自身也处于建设的早期阶段,同样需要更多耐心来陪伴其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证监会9月1日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从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稳步推进市场改革创新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提升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能力。据介绍,此次改革以关键制度机制创新为突破,充分发挥北交所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全力推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扩大投资者队伍
“扩大投资者群体、增强买方力量是推动北交所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举。”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北交所设立以来,投资群体总量与结构持续改善,现有合格投资者总数达557万户;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踊跃参与。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一二级市场和投融两端相互匹配平衡,《意见》明确,将着眼于增强买方力量,在扩大投资者队伍和参与度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
本次改革坚持扩规模与调结构并举。《意见》明确,加强精准服务,提高对潜在投资者和已开户投资者的吸引力。研究论证结构性优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引导公募基金扩大北交所市场投资,支持相关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和创新。允许除创业投资基金之外的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其上市前已投资的企业在北交所发行的股票。加大力度引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年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服务,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
加快优质上市公司供给
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是本次改革的重点。《意见》明确按照质优、量适、步稳的要求,统筹包容性和精准性要求,常态化推进北交所市场高质量扩容,夯实市场良性发展和流动性改善基础。坚持把提高公司质量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北交所市场特点和深层次问题,制定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方案,促进公司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和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提升。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安排,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切实便利企业融资、降低市场成本、明确各方预期。
“解决北交所流动性等突出问题,根本要靠优质公司的集聚,扩充投资选择范围。只有发展壮大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群体,才能提高市场整体流动性,进而带动个股流动性的改善。”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成色足、成长潜力大、符合北交所条件的优质企业,迫切需要更加畅通、便利的融资渠道。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进一步优化北交所发行上市制度,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和等待时间,对于提升北交所精准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回应更多成长期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有助于丰富北交所优质投资标的,从而激活市场交投量。
增强信心和耐心
从北交所开市一年多情况来看,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功能发挥正常,实现了良好开局,各项基础制度安排初步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高质量扩容扎实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集聚。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超210家,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
创新举措陆续推出,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先后上线北证50指数,推出融资融券和混合交易。特色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日益发挥。初步构建了一套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股票公开发行融资超44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2亿元。
撬动作用显著发挥,对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的带动效果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新增挂牌公司191家,同比增长33%。同时,流动性不足、现有上市公司交易量和估值有待提高、赚钱效应有待提升等问题,也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高质量建设北交所需要信心和耐心。”上述有关负责人认为,建设北交所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谋求一步到位;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复制沪深交易所;不能过于理性化,只关注“理论闭环”和“逻辑自洽”,忽视市场各方面的反应。要坚持市场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分步走”的基本策略,明确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相应工作重点,逐步将北交所建设成为健全、成熟、有效的市场,发挥龙头撬动作用,带动“主阵地”建设取得实效。
田利辉认为,市场各方对于北交所一定要有足够耐心,北交所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这些企业尚在成长,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资本价值。同时北交所自身也处于建设的早期阶段,同样需要更多耐心来陪伴其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 学习《决定》每日问答 | 为什么要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2024-09-12)
- 《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解读(2024-09-12)
- 国务院发文!推动保险业更好服务民生、实体经济(2024-09-12)
- 《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解读(2024-09-12)
- 学习《决定》每日问答 | 为什么要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