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怎么抢抓新“基”遇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聚焦“新基建”助推高质量发展
没有镜头切换,没有解说词与背景音乐,唯一的音效则是工地上传来的“沙沙”“嗒嗒”声。这是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直播画面。
春节期间,这个直播火遍全网,最高峰时有5000万人同时在线“云监工”。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让网友们在家感受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成为我国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的焦点,也为中国经济带来“疫”外的惊喜——5G远程会诊、AI影像诊疗、大数据疫情追踪、远程办公、网络授课,“新基建”已初露锋芒,成为战“疫”的中坚力量。
全国两会期间,“新基建”成为代表委员的聚焦点,纷纷支招中国如何抢抓新“基”遇。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从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到今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再到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再度部署“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蓬勃力量,正在中国发展的汪洋中浪起潮涌。
“如果说传统基建拉动的是钢筋水泥,带动土地经济发展,那么‘新基建’带动的则是国家科技制造能力的全面提升。”全国政协委员周群飞说,数十万亿元投资体量的“新基建”,必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主题。
“新基建”包括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其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链则更为繁多。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在代表委员们看来,有了“新基建”的加持,将为中国经济提质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
数字资源,被誉为21世纪的“石油”,也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基建”其实就是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或者说数字技术的实体化,其发展是大势所趋,潜能难以估量。
核心技术发展欠缺、产品附加值低……在周群飞看来,我国制造业需要被大规模改造,赋予新的动能,而“新基建”的提出恰逢其时,将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能力、网络化能力和智能化能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疫情防控期间,商场导购“云带货”、房屋中介“云带看”、田间农户“云卖货”,全球30家物流企业短期内将5000万件应急物资送到武汉一线……如果没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基建设施,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新基建’可以‘一业带百业’,可以拉动人才就业,还将赋能千行百业,推动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张云勇说,“往深了说,还能够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要和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在代表委员们看来,“新基建”必将也必须和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向大会连续第四年就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出建议。“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是‘新基建’的核心要素,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在周云杰看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将重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未来,刘世锦十分看好。“互联网和消费端的融合,只是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起步阶段或者是一个序幕,真正的重头戏在这个产品怎么能生产出来。这是一台更大的戏,是互联网和产业相互融合的主战场,这幕戏现在刚刚开始。”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认为,“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在未来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发展,将推动形成各方广泛参与的产业互联网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则建议,要围绕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建设智算中心等“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国的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
刘世锦说,搞好“新基建”,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企业自主决策、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不直接干预多包容等,“重点是要促进和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标准体系建设理应走在前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新基建”来讲,尤当如此。5G标准、特高压标准、人脸识别技术标准、自动驾驶技术标准、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在“新基建”如火如荼的当下,加强“新基建”领域规则体系和标准建设,掌握标准话语权,引起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看来,“新基建”所涉领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处于战略机遇窗口期。要想更好地贡献中国智慧,就必须统筹各方力量,超前布局,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战略规划,进而抓住标准制修订的机遇。
在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看来,如何推动数据自由流动、开放共享,破解工业设备互联困难、“数据孤岛”等难题,成为当前“新基建”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可能造成每项推进速度都不够快。”李彦宏建议,要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扎实做好顶层设计。
“要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进程,推进信息装备的标准化,构建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生态。”王一鸣强调说,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产业链视角的顶层设计,在数据交换、数据接口、开放模式、数据安全方面,建立规范和标准。
“若不夯实安全基石,其结果可能是‘肥而不强、胖而不壮’。”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则特别关注到“新基建”领域的网络安全问题,他建议加强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为“新基建”保驾护航。
背靠14亿人的市场,“新基建”在中国有着超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有万亿级市场的消费潜力,“新基建”的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也将让中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表现得越来越有底气。
没有镜头切换,没有解说词与背景音乐,唯一的音效则是工地上传来的“沙沙”“嗒嗒”声。这是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直播画面。
春节期间,这个直播火遍全网,最高峰时有5000万人同时在线“云监工”。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让网友们在家感受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成为我国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的焦点,也为中国经济带来“疫”外的惊喜——5G远程会诊、AI影像诊疗、大数据疫情追踪、远程办公、网络授课,“新基建”已初露锋芒,成为战“疫”的中坚力量。
全国两会期间,“新基建”成为代表委员的聚焦点,纷纷支招中国如何抢抓新“基”遇。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从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到今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再到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再度部署“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蓬勃力量,正在中国发展的汪洋中浪起潮涌。
“如果说传统基建拉动的是钢筋水泥,带动土地经济发展,那么‘新基建’带动的则是国家科技制造能力的全面提升。”全国政协委员周群飞说,数十万亿元投资体量的“新基建”,必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主题。
“新基建”包括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其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链则更为繁多。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在代表委员们看来,有了“新基建”的加持,将为中国经济提质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
数字资源,被誉为21世纪的“石油”,也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基建”其实就是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或者说数字技术的实体化,其发展是大势所趋,潜能难以估量。
核心技术发展欠缺、产品附加值低……在周群飞看来,我国制造业需要被大规模改造,赋予新的动能,而“新基建”的提出恰逢其时,将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能力、网络化能力和智能化能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疫情防控期间,商场导购“云带货”、房屋中介“云带看”、田间农户“云卖货”,全球30家物流企业短期内将5000万件应急物资送到武汉一线……如果没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基建设施,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新基建’可以‘一业带百业’,可以拉动人才就业,还将赋能千行百业,推动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张云勇说,“往深了说,还能够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要和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在代表委员们看来,“新基建”必将也必须和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向大会连续第四年就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出建议。“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是‘新基建’的核心要素,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在周云杰看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将重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未来,刘世锦十分看好。“互联网和消费端的融合,只是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起步阶段或者是一个序幕,真正的重头戏在这个产品怎么能生产出来。这是一台更大的戏,是互联网和产业相互融合的主战场,这幕戏现在刚刚开始。”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认为,“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在未来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发展,将推动形成各方广泛参与的产业互联网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则建议,要围绕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建设智算中心等“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国的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
刘世锦说,搞好“新基建”,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企业自主决策、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不直接干预多包容等,“重点是要促进和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标准体系建设理应走在前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新基建”来讲,尤当如此。5G标准、特高压标准、人脸识别技术标准、自动驾驶技术标准、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在“新基建”如火如荼的当下,加强“新基建”领域规则体系和标准建设,掌握标准话语权,引起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看来,“新基建”所涉领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处于战略机遇窗口期。要想更好地贡献中国智慧,就必须统筹各方力量,超前布局,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战略规划,进而抓住标准制修订的机遇。
在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看来,如何推动数据自由流动、开放共享,破解工业设备互联困难、“数据孤岛”等难题,成为当前“新基建”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可能造成每项推进速度都不够快。”李彦宏建议,要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扎实做好顶层设计。
“要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进程,推进信息装备的标准化,构建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生态。”王一鸣强调说,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产业链视角的顶层设计,在数据交换、数据接口、开放模式、数据安全方面,建立规范和标准。
“若不夯实安全基石,其结果可能是‘肥而不强、胖而不壮’。”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则特别关注到“新基建”领域的网络安全问题,他建议加强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为“新基建”保驾护航。
背靠14亿人的市场,“新基建”在中国有着超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有万亿级市场的消费潜力,“新基建”的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也将让中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表现得越来越有底气。
- 市场监管总局举办2024年“质量安全第一课”暨第八届“质量安全”全国少年儿童绘画活动…(2024-09-15)
- 中国与丹麦签署有机产品合作谅解备忘录(2024-09-15)
- 蒲淳率团访问丹麦、芬兰和匈牙利(2024-09-15)
- 我国首次组织实施黄河流域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监测类计量标准准确可靠(2024-09-15)
- 市场监管总局和江苏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