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价格监管新征程 谱写竞争执法新篇章——市场监管系统2020年价格监管与竞争执法工作综述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回望这一年,市场监管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敢打硬仗闯难关,直面大战大考,守好价格底线,敢于担当善作为,维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交出一张加强价格监管与竞争执法的高分答卷。
守好价格底线为民生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价格的起落牵动人心。
进价每只12元的口罩卖128元,一棵白菜卖63元……2020年疫情防控之初,防疫用品价格波动剧烈,口罩需求量激增带动熔喷布等原材料价格飞涨,投诉如雪片般飞来。
市场监管总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印发指导意见,部署各地严打价格违法行为。从大年三十起,总局会同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办首起哄抬口罩价格案,指导上海、湖北等地对蔬菜进销差价率高的经营者依法从重处罚。联合公安机关查办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案件17件,罚没4021.42万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及时刹住“涨价风”。2020年,全国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万件,曝光典型案例68件。
物资有保障,百姓有信心。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组织开展全国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整改不合格企业3364家,查处防疫物资违法案件3471件,罚没和责令退款1.22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违法犯罪案件178件。
“米袋子”“菜篮子”关乎国计,牵动民生。总局组织开展40个重点城市防疫用品、农副产品等市场价格巡查监测,加大对猪肉、粮油蛋菜、化肥农药等重点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监管力度。部署各地加强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监管,保障防汛救灾物资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同时,做好重点领域价格监管,配合做好新冠疫苗定价、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等。
针对互联网等创新领域的新问题,总局依法对京东、天猫、唯品会三家平台自营业务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各罚款50万元。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明确提出“九不得”要求,引导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年来,价格监管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场监管人守好价格底线,严打价格违法行为,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
整治涉企收费激活力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涉企收费治理工作,以涉企收费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在维护市场秩序、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检查相关单位13.05万家,退还企业52亿元,罚没3.25亿元……自2019年6月8日开始,总局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严查不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不落实停征免收有关收费项目等行为。
总局严查山西、上海、广东等6省区市30家转供电主体的价格违法行为,约谈红星美凯龙、王府井、居然之家等企业退还多收电费3.63亿元。组织检查组赴4省区检查铁路货运领域价格收费情况,对11项涉嫌违法行为依法立案。
“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等政府定价收费标准降低20%。”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督促港口将多收取的费用全部退还企业,目前已退还约600万元。
总局对10省市的40余家涉企收费单位开展检查,督促商业银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退还企业1.1亿元,公布8起涉企违规收费案件。对6个省18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开展检查,退还企业违规收费8428.18万元。
以涉企收费重点专项检查作为切入点,总局积极推进监督、监管贯通协同试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跟踪检查行业协会违规开展职业资格认定等问题的线索。
一年来,减税降费红利切实惠及企业,市场主体活力更大激发。市场监管人大力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打通了降费扶企“最后一公里”。
维护竞争秩序护公平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守护公平竞争需要厉行法治。
《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实施,2017年全面修订,2019年修改完善。围绕检查《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效果,2020年9月至10月,总局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深入浙江杭州、江苏苏州进行互联网不正当竞争专项检查,首次运用大数据技术形成《大数据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效果报告》。为了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协作,11月12日,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17个部门组成的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守护公平竞争需要以案立威。4月26日,总局成立专案组,在北京、福建、上海对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等21家涉案主体同时启动不正当竞争行为调查,暂停72家企业变更注销,梳理62家企业117个账户的银行流水。9月18日,总局对瑞幸咖啡等45家涉案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
守护公平竞争需要规范新业态发展。针对防疫物资、电子商务、直播平台等行业领域,总局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发布《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2020年,全国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7371件,罚没金额4.16亿元。
守护公平竞争需要保护创新成果。总局组织各地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力度,浙江率先制定地方标准,吉林、辽宁、广东等地印发工作指引。目前,全国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指导站、示范企业、示范基地3029个。
一年来,竞争环境稳步改善。市场监管人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有的放矢,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更加有效。
创新规直打传促和谐
规范直销、打击传销工作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
以巩固“保健”市场整治“百日行动”成果为契机,总局严查违法违规直销案件、涉嫌买卖直销牌照案件、隐性开展直销经营3类案件,加强直销监管执法。2020年,全国查处直销企业违法案件40件,罚没金额234万元。
疫情防控期间,总局指导地方出台惠企措施,对直销监管模糊问题明确政策答复与执法口径,让市场主体明底线、清界限。为了提振直销企业经营信心,总局举办直销企业诚信守法创新发展大讲堂、直销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知识竞赛和直销企业经销商自律承诺等活动,引领直销业健康有序发展。
突出线上线下两个重点,总局部署各地将传销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打网络传销和异地聚集式传销违法活动。2020年,全国查处传销案件10561件,移送司法机关47件,罚没金额12.44亿元。
各地狠抓传销重点城市整治,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落实监测查处网络传销“四步工作法”,持续开展“无传销创建”活动,在重庆、贵阳、西安等地举办打击传销普法大讲堂,社会各界抵制传销观念入脑入心。
一年来,多个重点城市聚集式传销问题不再久治不绝,直销市场稳步发展。市场监管人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规直打传工作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已圆满收官,“十四五”正全面擘画。站在新起点,市场监管人的考验仍未结束,迈向新征程,市场监管人不惧挑战。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将以人民为中心,加强重点领域价格监管、涉企收费治理、竞争执法与规直打传工作,实现全方位、高水平监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回望这一年,市场监管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敢打硬仗闯难关,直面大战大考,守好价格底线,敢于担当善作为,维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交出一张加强价格监管与竞争执法的高分答卷。
守好价格底线为民生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价格的起落牵动人心。
进价每只12元的口罩卖128元,一棵白菜卖63元……2020年疫情防控之初,防疫用品价格波动剧烈,口罩需求量激增带动熔喷布等原材料价格飞涨,投诉如雪片般飞来。
市场监管总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印发指导意见,部署各地严打价格违法行为。从大年三十起,总局会同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办首起哄抬口罩价格案,指导上海、湖北等地对蔬菜进销差价率高的经营者依法从重处罚。联合公安机关查办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案件17件,罚没4021.42万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及时刹住“涨价风”。2020年,全国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万件,曝光典型案例68件。
物资有保障,百姓有信心。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组织开展全国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整改不合格企业3364家,查处防疫物资违法案件3471件,罚没和责令退款1.22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违法犯罪案件178件。
“米袋子”“菜篮子”关乎国计,牵动民生。总局组织开展40个重点城市防疫用品、农副产品等市场价格巡查监测,加大对猪肉、粮油蛋菜、化肥农药等重点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监管力度。部署各地加强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监管,保障防汛救灾物资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同时,做好重点领域价格监管,配合做好新冠疫苗定价、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等。
针对互联网等创新领域的新问题,总局依法对京东、天猫、唯品会三家平台自营业务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各罚款50万元。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明确提出“九不得”要求,引导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年来,价格监管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场监管人守好价格底线,严打价格违法行为,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
整治涉企收费激活力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涉企收费治理工作,以涉企收费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在维护市场秩序、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检查相关单位13.05万家,退还企业52亿元,罚没3.25亿元……自2019年6月8日开始,总局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严查不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不落实停征免收有关收费项目等行为。
总局严查山西、上海、广东等6省区市30家转供电主体的价格违法行为,约谈红星美凯龙、王府井、居然之家等企业退还多收电费3.63亿元。组织检查组赴4省区检查铁路货运领域价格收费情况,对11项涉嫌违法行为依法立案。
“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等政府定价收费标准降低20%。”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督促港口将多收取的费用全部退还企业,目前已退还约600万元。
总局对10省市的40余家涉企收费单位开展检查,督促商业银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退还企业1.1亿元,公布8起涉企违规收费案件。对6个省18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开展检查,退还企业违规收费8428.18万元。
以涉企收费重点专项检查作为切入点,总局积极推进监督、监管贯通协同试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跟踪检查行业协会违规开展职业资格认定等问题的线索。
一年来,减税降费红利切实惠及企业,市场主体活力更大激发。市场监管人大力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打通了降费扶企“最后一公里”。
维护竞争秩序护公平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守护公平竞争需要厉行法治。
《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实施,2017年全面修订,2019年修改完善。围绕检查《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效果,2020年9月至10月,总局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深入浙江杭州、江苏苏州进行互联网不正当竞争专项检查,首次运用大数据技术形成《大数据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效果报告》。为了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协作,11月12日,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17个部门组成的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守护公平竞争需要以案立威。4月26日,总局成立专案组,在北京、福建、上海对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等21家涉案主体同时启动不正当竞争行为调查,暂停72家企业变更注销,梳理62家企业117个账户的银行流水。9月18日,总局对瑞幸咖啡等45家涉案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
守护公平竞争需要规范新业态发展。针对防疫物资、电子商务、直播平台等行业领域,总局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发布《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2020年,全国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7371件,罚没金额4.16亿元。
守护公平竞争需要保护创新成果。总局组织各地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力度,浙江率先制定地方标准,吉林、辽宁、广东等地印发工作指引。目前,全国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指导站、示范企业、示范基地3029个。
一年来,竞争环境稳步改善。市场监管人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有的放矢,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更加有效。
创新规直打传促和谐
规范直销、打击传销工作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
以巩固“保健”市场整治“百日行动”成果为契机,总局严查违法违规直销案件、涉嫌买卖直销牌照案件、隐性开展直销经营3类案件,加强直销监管执法。2020年,全国查处直销企业违法案件40件,罚没金额234万元。
疫情防控期间,总局指导地方出台惠企措施,对直销监管模糊问题明确政策答复与执法口径,让市场主体明底线、清界限。为了提振直销企业经营信心,总局举办直销企业诚信守法创新发展大讲堂、直销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知识竞赛和直销企业经销商自律承诺等活动,引领直销业健康有序发展。
突出线上线下两个重点,总局部署各地将传销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打网络传销和异地聚集式传销违法活动。2020年,全国查处传销案件10561件,移送司法机关47件,罚没金额12.44亿元。
各地狠抓传销重点城市整治,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落实监测查处网络传销“四步工作法”,持续开展“无传销创建”活动,在重庆、贵阳、西安等地举办打击传销普法大讲堂,社会各界抵制传销观念入脑入心。
一年来,多个重点城市聚集式传销问题不再久治不绝,直销市场稳步发展。市场监管人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规直打传工作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已圆满收官,“十四五”正全面擘画。站在新起点,市场监管人的考验仍未结束,迈向新征程,市场监管人不惧挑战。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将以人民为中心,加强重点领域价格监管、涉企收费治理、竞争执法与规直打传工作,实现全方位、高水平监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 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三批)(2024-09-13)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2023)》(2024-09-13)
- 四部门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2024-09-13)
- 罗文赴江西会昌开展对口支援调研(2024-09-12)
- 市场监管总局正式批准建设40个重点实验室和20个技术创新中心(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