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展现市场监管新作为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充分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最后指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党上下和全国人民斗志,激发了爱党爱国热情,汇聚了强大力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深刻领会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激情和干劲汇聚到推进全省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上来,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服务与监管,筑牢安全防线,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监管水平,加强消保维权,打通服务群众的堵点,解决困扰群众的难点,奋力推动全省市场监管事业再上新台阶,全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是集聚各类要素的“引力场”,是持久的生产力、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市场监管作出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市场监管部门要在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当前,甘肃省上下正在扎实开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新一轮区域竞争也由过去拼政策、拼资源、拼土地转向比环境、比信用、比服务,这归根结底是营商环境的竞争与比拼。甘肃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真正将“国之大者”落实为局之要务,将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细化为具体行动,在大力优化政务环境、竞争环境、发展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力,持续构建市场监管大格局、大融合、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五大目标体系”,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部门作用和价值,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展现市场监管新作为。
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宽松便捷的政务环境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省委书记尹弘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省长任振鹤多次调研指导营商环境工作。近期甘肃省接连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等重要会议,出台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要以挑战自我的勇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保障。近年来,通过简政放权、证照分离、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丰硕成果,甘肃省市场主体总数由“十二五”末的128.03万户增长到2020年底的186.72万户,增长率45.84%;今年上半年,甘肃省新设立市场主体13.76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996户(其中新设企业226户),累计达到193.39万户,同比增长7.63%。但同全国相比,总量仍然偏小,增幅仍显缓慢。市场监管部门拥有市场主体从“孕育期”“生存期”“发展期”到“成熟期”全过程、全链条的服务和监管职能,全省系统将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以市场监管的硬措施打造良好的营商软环境,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者”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一是扎实推动“证照分离”改革,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扇门”的方式,更大力度实施“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让市场主体快速实现“准入又准营”“照后能营、持照即营”,有效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成本。二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甘肃省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了重大项目“送照到家”、企业开办“一窗通办”、许可审批“简化办理”、食品许可“证照联办”、多项许可“合并审批”、信用修复“网上快办”、政务事项“帮你办理”、预包装食品“备案管理”、价格监督“降费减负”、多措并举“利民便企”的便企服务“甘快办”10项措施,同时借鉴贵州经验,建议省政府出台市场主体培育“五转”(自转个、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程的意见,加快培育和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充分释放新的改革活力,助推甘肃省经济实现转型、快速发展。三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瞄准市场准入准营、全程网办、简易退出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推动高频事项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推进“不来即享”“秒批”、掌上办理等改革措施落实,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率,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放大改革集成效应。四是推进营商环境评价改革,认真分析国家营商环境评价通报情况,梳理查找市场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最大限度提高市场主体的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争取在新一轮评价中取得好成绩。
维护市场秩序,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强调把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实现途径。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要树立“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的理念,把维护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重要着力点,统筹好服务与监管的关系,该管的一定管住、管严、管好,管出权威,通过监管与服务的互促互进,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一是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为重点,管出公平。多渠道、有节奏、分类别统筹推进竞争执法,依法有序推进重大典型案件查办,确保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二是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为重点,管出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专题列出,充分说明了反垄断工作的重要性。甘肃省市场监管系统将着力在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重点领域监管执法方面取得突破,深化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多整治和查办共性的、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和案件,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作用。统筹推进平台经济行政指导和规范治理,探索建立平台合规管理、信息公示、数据对接等机制,提升平台经济法治化水平。三是以加强涉企收费治理为重点,管出规范。围绕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交通物流、水电气暖、教育医疗和商业银行等领域,开展集中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不落实停征免收有关收费项目、不按要求降低收费标准、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收费等行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开展明码标价“护源”专项治理行动,预防和制止价格欺诈行为。四是以创新监管机制为重点,管出效率。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监管方式,规范抽查检查工作流程,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升监管精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对守信型市场主体秉承“无事不扰”的原则,实施“简约”监管;对失信型市场主体秉承“利剑高悬”的原则,实施严格监管,用市场的力量、信用的力量、法治的力量,提升市场监管治理效能。五是以实施审慎包容监管为重点,管出活力。对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市场主体开展深度调研,积极引导、扶持和规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落实好“两轻一免”清单,灵活运用行政建议、约谈、提醒等方式,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围绕质量强省,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市场监管部门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十四五”规划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对市场监管服务新发展格局作出重大部署。甘肃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把握大局大势,聚焦市场关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拿出更实举措,提供精准服务,切实惠企便民。一是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抓好质量示范城市建设、质量品牌示范区创建、中国质量奖培育评选工作。积极搭建“互联网+质量”平台,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在开展好已有6个试点的基础上,创造更多“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企业的模式。二是推进标准修订和高端品质认证。加强地方标准管理制度建设,优化和完善“甘肃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管理平台”,提升各类标准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绿色生态产业、有机产品认证,加快“甘味”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推动“陇字号”品牌评价认证工作,推进“甘肃产品”向“甘肃品牌”转型升级。三是做好民生计量工作。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升公用计量标准数量和质量,维护公平交易。四是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高质量完成《甘肃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省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用更好的政策、更多的项目支撑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深入推动局省会商工作要点落实落细,建成运行中国(甘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推动榆中生态创新城高价值知识产权转化园建设,积极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集聚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蓝天”专项行动,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破解“侵权成本低”的保护难题。
强化底线思维,着力打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甘肃省市场监管系统将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要领域监管,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好“四个最严”要求,持续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作,全力推进“食安甘肃”建设十大攻坚行动,大力推广“陇上食安”一体化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的运用,全面实行“透明车间”“阳光仓储”“明厨亮灶”,进一步完善从田间工厂到百姓餐桌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严防严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安全感、满意度。二是加强药品疫苗安全监管。重点强化对疫苗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全省新冠病毒疫苗的储存、运输和预防接种中的疫苗质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全力保障批签发质效,严格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疫苗违法行为,确保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深化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组织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突出高龄老旧设备隐患排查,严防底数不清、年久失修、管护责任不清的问题;突出电梯、锅炉、压力容器、游乐设施、长输管道日常监管,严防麻痹侥幸、疏于监管、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四是加强工业产品安全监管。重点围绕建筑用钢筋、水泥、建筑防水卷材、电线电缆4类许可获证企业,以及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等产品获证企业,督促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加强疫情防控和冷链食品监管。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盯紧抓牢,重点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总仓监管和报备制度,对各类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超市推行“网格化管理”,实时掌握辖区内冷链食品经营企业经营情况。同时指导督促各市场主办方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应急处置、环境消杀、索证索票等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持续落实到位。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党发出了伟大号召,甘肃市场监管人要坚决响应、坚决拥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求上来,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实现甘肃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关键举措、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不断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提升,努力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充分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最后指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党上下和全国人民斗志,激发了爱党爱国热情,汇聚了强大力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深刻领会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激情和干劲汇聚到推进全省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上来,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服务与监管,筑牢安全防线,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监管水平,加强消保维权,打通服务群众的堵点,解决困扰群众的难点,奋力推动全省市场监管事业再上新台阶,全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是集聚各类要素的“引力场”,是持久的生产力、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市场监管作出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市场监管部门要在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当前,甘肃省上下正在扎实开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新一轮区域竞争也由过去拼政策、拼资源、拼土地转向比环境、比信用、比服务,这归根结底是营商环境的竞争与比拼。甘肃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真正将“国之大者”落实为局之要务,将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细化为具体行动,在大力优化政务环境、竞争环境、发展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力,持续构建市场监管大格局、大融合、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五大目标体系”,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部门作用和价值,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展现市场监管新作为。
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宽松便捷的政务环境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省委书记尹弘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省长任振鹤多次调研指导营商环境工作。近期甘肃省接连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等重要会议,出台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要以挑战自我的勇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保障。近年来,通过简政放权、证照分离、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丰硕成果,甘肃省市场主体总数由“十二五”末的128.03万户增长到2020年底的186.72万户,增长率45.84%;今年上半年,甘肃省新设立市场主体13.76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996户(其中新设企业226户),累计达到193.39万户,同比增长7.63%。但同全国相比,总量仍然偏小,增幅仍显缓慢。市场监管部门拥有市场主体从“孕育期”“生存期”“发展期”到“成熟期”全过程、全链条的服务和监管职能,全省系统将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以市场监管的硬措施打造良好的营商软环境,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者”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一是扎实推动“证照分离”改革,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扇门”的方式,更大力度实施“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让市场主体快速实现“准入又准营”“照后能营、持照即营”,有效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成本。二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甘肃省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了重大项目“送照到家”、企业开办“一窗通办”、许可审批“简化办理”、食品许可“证照联办”、多项许可“合并审批”、信用修复“网上快办”、政务事项“帮你办理”、预包装食品“备案管理”、价格监督“降费减负”、多措并举“利民便企”的便企服务“甘快办”10项措施,同时借鉴贵州经验,建议省政府出台市场主体培育“五转”(自转个、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程的意见,加快培育和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充分释放新的改革活力,助推甘肃省经济实现转型、快速发展。三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瞄准市场准入准营、全程网办、简易退出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推动高频事项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推进“不来即享”“秒批”、掌上办理等改革措施落实,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率,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放大改革集成效应。四是推进营商环境评价改革,认真分析国家营商环境评价通报情况,梳理查找市场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最大限度提高市场主体的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争取在新一轮评价中取得好成绩。
维护市场秩序,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强调把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实现途径。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要树立“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的理念,把维护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重要着力点,统筹好服务与监管的关系,该管的一定管住、管严、管好,管出权威,通过监管与服务的互促互进,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一是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为重点,管出公平。多渠道、有节奏、分类别统筹推进竞争执法,依法有序推进重大典型案件查办,确保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二是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为重点,管出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专题列出,充分说明了反垄断工作的重要性。甘肃省市场监管系统将着力在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重点领域监管执法方面取得突破,深化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多整治和查办共性的、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和案件,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作用。统筹推进平台经济行政指导和规范治理,探索建立平台合规管理、信息公示、数据对接等机制,提升平台经济法治化水平。三是以加强涉企收费治理为重点,管出规范。围绕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交通物流、水电气暖、教育医疗和商业银行等领域,开展集中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不落实停征免收有关收费项目、不按要求降低收费标准、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收费等行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开展明码标价“护源”专项治理行动,预防和制止价格欺诈行为。四是以创新监管机制为重点,管出效率。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监管方式,规范抽查检查工作流程,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升监管精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对守信型市场主体秉承“无事不扰”的原则,实施“简约”监管;对失信型市场主体秉承“利剑高悬”的原则,实施严格监管,用市场的力量、信用的力量、法治的力量,提升市场监管治理效能。五是以实施审慎包容监管为重点,管出活力。对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市场主体开展深度调研,积极引导、扶持和规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落实好“两轻一免”清单,灵活运用行政建议、约谈、提醒等方式,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围绕质量强省,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市场监管部门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十四五”规划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对市场监管服务新发展格局作出重大部署。甘肃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把握大局大势,聚焦市场关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拿出更实举措,提供精准服务,切实惠企便民。一是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抓好质量示范城市建设、质量品牌示范区创建、中国质量奖培育评选工作。积极搭建“互联网+质量”平台,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在开展好已有6个试点的基础上,创造更多“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企业的模式。二是推进标准修订和高端品质认证。加强地方标准管理制度建设,优化和完善“甘肃省地方标准制修订管理平台”,提升各类标准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绿色生态产业、有机产品认证,加快“甘味”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推动“陇字号”品牌评价认证工作,推进“甘肃产品”向“甘肃品牌”转型升级。三是做好民生计量工作。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升公用计量标准数量和质量,维护公平交易。四是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高质量完成《甘肃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省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用更好的政策、更多的项目支撑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深入推动局省会商工作要点落实落细,建成运行中国(甘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推动榆中生态创新城高价值知识产权转化园建设,积极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集聚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蓝天”专项行动,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破解“侵权成本低”的保护难题。
强化底线思维,着力打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甘肃省市场监管系统将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要领域监管,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好“四个最严”要求,持续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作,全力推进“食安甘肃”建设十大攻坚行动,大力推广“陇上食安”一体化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的运用,全面实行“透明车间”“阳光仓储”“明厨亮灶”,进一步完善从田间工厂到百姓餐桌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严防严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安全感、满意度。二是加强药品疫苗安全监管。重点强化对疫苗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全省新冠病毒疫苗的储存、运输和预防接种中的疫苗质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全力保障批签发质效,严格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疫苗违法行为,确保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深化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组织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突出高龄老旧设备隐患排查,严防底数不清、年久失修、管护责任不清的问题;突出电梯、锅炉、压力容器、游乐设施、长输管道日常监管,严防麻痹侥幸、疏于监管、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四是加强工业产品安全监管。重点围绕建筑用钢筋、水泥、建筑防水卷材、电线电缆4类许可获证企业,以及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等产品获证企业,督促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加强疫情防控和冷链食品监管。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盯紧抓牢,重点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总仓监管和报备制度,对各类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超市推行“网格化管理”,实时掌握辖区内冷链食品经营企业经营情况。同时指导督促各市场主办方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应急处置、环境消杀、索证索票等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持续落实到位。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党发出了伟大号召,甘肃市场监管人要坚决响应、坚决拥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求上来,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实现甘肃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关键举措、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不断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提升,努力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 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三批)(2024-09-13)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2023)》(2024-09-13)
- 四部门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2024-09-13)
- 罗文赴江西会昌开展对口支援调研(2024-09-12)
- 市场监管总局正式批准建设40个重点实验室和20个技术创新中心(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