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雷霆万钧 利剑出鞘护民安宁——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实
扫黑除恶是一场国家行动,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2018年初,党中央作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部署,专项斗争规格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工作使命感,坚持高位推动,加强执法,强化治乱,长效常治,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开展。
短短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共摸排涉黑涉恶线索17.8万条,向各级扫黑办及公安机关移交线索1.9万条;查处各类市场违法案件142万件,罚没1895亿元,移交公安机关16.5万件,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位谋划 扎实推进
扫黑除恶,民心所向。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对黑恶势力坚决“亮剑”,等不得、慢不得。
市场监管总局党组高度重视,自觉把专项斗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迅速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17个司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派员参加中央督导组,多次组织对全系统督导,直达基层。部署各地咬定三年为期目标不放松,分阶段、分领域地完善策略方法、调整主攻方向,保持强大攻势。
20余次党组会、专题会、推进会……市场监管总局细化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开展专项斗争强大合力。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和扫黑除恶阶段性特征,坚持将专项斗争与各项重大监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对扫黑除恶重大问题、重要线索和重点案件直接协调督办,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重拳出击 强化治乱
扫黑除恶,令出如山。
专项斗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扫黑除恶与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相结合,加大线索摸排力度,强化市场治乱,扫黑除恶“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挖出根子”。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依托全国12337、12345、12315举报平台等渠道广泛收集涉黑涉恶线索,从登记注册、日常监管、信访投诉、网络舆情、执法办案、暴力抗法等方面集中梳理。规范线索管理,建立健全涉黑涉恶线索摸排机制,完善闭环式的涉黑涉恶线索流转、办理、反馈流程。强化部门联动,基层分局(所)加大与公安等部门协同力度,确保线索排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重庆、湖南、广西严惩网络传销,吉林、湖北、河南突出重点商品专项整治,江苏、浙江、天津会同有关部门整治“套路贷”“校园贷”,广东、云南、福建严打走私,海南、四川、陕西整治旅游市场乱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源头治理,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从加强日常监管、加强综合治理、加强执法稽查等方面加大市场治乱力度。
围绕严把市场准入关,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完善市场准入、行政审批、监督检查等日常性工作制度,对涉黑涉恶人员开办企业依法严格资格审查。为了确保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现在早、治理在先、打击在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不断探索“常态化、信息化、网格化、信用化、社会化”监管模式,构建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全覆盖、政府监管与社会共治同发力的新格局。针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领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查办大案要案为重点,加大对传销、垄断、走私贩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重点商品质量专项整治,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严打网上诈骗、敲诈勒索等带有网络黑社会性质的新型涉黑涉恶犯罪行为。
聚焦民生 加强执法
以法为剑,亮剑为民。
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提升人民群众对市场的信任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狠抓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扫黑除恶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专项行动、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行动、防控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紧扣“行业清源”目标,建立完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稽查体系,严打传销、网络交易涉黑等问题,查处大案、要案、窝案、串案。加大涉及民生领域执法办案力度,配合网信等部门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大攻坚,集中开展“守护消费”、虚假广告整治、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长江禁捕”、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三年来,共捣毁传销窝点12.4万个,查处案件2万件,案值达158亿元。
瞄准群众痛恨的“行霸”“市霸”,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调查摸底,健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与执法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线索移交、定期通报制度。总局与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重点案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行动,查处山东“太阳神”垄断案、江西丰城预拌混凝土协会涉黑垄断案等一批典型案件,各地通过“行刑衔接”移送案件1万多件。
打防并举 长效常治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扫黑除恶是一场志在长治久安的持久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谋划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细功夫。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完善工作制度,创新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新型智慧市场监管机制,保持扫黑除恶工作“打、防、管、控”常态化,源头治理规范化,综合治理法治化。推进行刑衔接,完善与政法部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办案等机制。建立规范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流通领域“1+N”打击整治、防范管理长效机制体系,构建打击传销、打击农村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收费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项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年来,共收到“三书一函”8563份,研究细化整改措施9536条,组织开展4635个专项行动进行整治。
为了展示专项斗争成果,市场监管总局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通报表扬,制作扫黑除恶宣传视频,发布专项斗争公益广告。各地强化宣传效果,举办大型宣传1400余场(次),发放宣传品6270万余份,让“扫黑除恶”人人皆知、“涉黑涉恶”人人喊打。
雷霆万钧扫黑除恶,利剑出鞘护民安宁。征途漫漫,重任在肩。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巩固成果,突出执法办案,推进源头治理,强化行业整治,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以更大力度夯实长效常治的基石,让亿万人民共享长治久安。(倪泰)
扫黑除恶是一场国家行动,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2018年初,党中央作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部署,专项斗争规格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工作使命感,坚持高位推动,加强执法,强化治乱,长效常治,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开展。
短短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共摸排涉黑涉恶线索17.8万条,向各级扫黑办及公安机关移交线索1.9万条;查处各类市场违法案件142万件,罚没1895亿元,移交公安机关16.5万件,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位谋划 扎实推进
扫黑除恶,民心所向。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对黑恶势力坚决“亮剑”,等不得、慢不得。
市场监管总局党组高度重视,自觉把专项斗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迅速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17个司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派员参加中央督导组,多次组织对全系统督导,直达基层。部署各地咬定三年为期目标不放松,分阶段、分领域地完善策略方法、调整主攻方向,保持强大攻势。
20余次党组会、专题会、推进会……市场监管总局细化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开展专项斗争强大合力。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和扫黑除恶阶段性特征,坚持将专项斗争与各项重大监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对扫黑除恶重大问题、重要线索和重点案件直接协调督办,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重拳出击 强化治乱
扫黑除恶,令出如山。
专项斗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扫黑除恶与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相结合,加大线索摸排力度,强化市场治乱,扫黑除恶“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挖出根子”。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依托全国12337、12345、12315举报平台等渠道广泛收集涉黑涉恶线索,从登记注册、日常监管、信访投诉、网络舆情、执法办案、暴力抗法等方面集中梳理。规范线索管理,建立健全涉黑涉恶线索摸排机制,完善闭环式的涉黑涉恶线索流转、办理、反馈流程。强化部门联动,基层分局(所)加大与公安等部门协同力度,确保线索排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重庆、湖南、广西严惩网络传销,吉林、湖北、河南突出重点商品专项整治,江苏、浙江、天津会同有关部门整治“套路贷”“校园贷”,广东、云南、福建严打走私,海南、四川、陕西整治旅游市场乱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源头治理,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从加强日常监管、加强综合治理、加强执法稽查等方面加大市场治乱力度。
围绕严把市场准入关,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完善市场准入、行政审批、监督检查等日常性工作制度,对涉黑涉恶人员开办企业依法严格资格审查。为了确保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现在早、治理在先、打击在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不断探索“常态化、信息化、网格化、信用化、社会化”监管模式,构建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全覆盖、政府监管与社会共治同发力的新格局。针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领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查办大案要案为重点,加大对传销、垄断、走私贩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重点商品质量专项整治,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严打网上诈骗、敲诈勒索等带有网络黑社会性质的新型涉黑涉恶犯罪行为。
聚焦民生 加强执法
以法为剑,亮剑为民。
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提升人民群众对市场的信任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狠抓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扫黑除恶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专项行动、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行动、防控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紧扣“行业清源”目标,建立完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稽查体系,严打传销、网络交易涉黑等问题,查处大案、要案、窝案、串案。加大涉及民生领域执法办案力度,配合网信等部门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大攻坚,集中开展“守护消费”、虚假广告整治、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长江禁捕”、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三年来,共捣毁传销窝点12.4万个,查处案件2万件,案值达158亿元。
瞄准群众痛恨的“行霸”“市霸”,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调查摸底,健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与执法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线索移交、定期通报制度。总局与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重点案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行动,查处山东“太阳神”垄断案、江西丰城预拌混凝土协会涉黑垄断案等一批典型案件,各地通过“行刑衔接”移送案件1万多件。
打防并举 长效常治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扫黑除恶是一场志在长治久安的持久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谋划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细功夫。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完善工作制度,创新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新型智慧市场监管机制,保持扫黑除恶工作“打、防、管、控”常态化,源头治理规范化,综合治理法治化。推进行刑衔接,完善与政法部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办案等机制。建立规范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流通领域“1+N”打击整治、防范管理长效机制体系,构建打击传销、打击农村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收费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项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年来,共收到“三书一函”8563份,研究细化整改措施9536条,组织开展4635个专项行动进行整治。
为了展示专项斗争成果,市场监管总局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通报表扬,制作扫黑除恶宣传视频,发布专项斗争公益广告。各地强化宣传效果,举办大型宣传1400余场(次),发放宣传品6270万余份,让“扫黑除恶”人人皆知、“涉黑涉恶”人人喊打。
雷霆万钧扫黑除恶,利剑出鞘护民安宁。征途漫漫,重任在肩。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巩固成果,突出执法办案,推进源头治理,强化行业整治,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以更大力度夯实长效常治的基石,让亿万人民共享长治久安。(倪泰)
- 市场监管总局举办2024年“质量安全第一课”暨第八届“质量安全”全国少年儿童绘画活动…(2024-09-15)
- 中国与丹麦签署有机产品合作谅解备忘录(2024-09-15)
- 蒲淳率团访问丹麦、芬兰和匈牙利(2024-09-15)
- 我国首次组织实施黄河流域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监测类计量标准准确可靠(2024-09-15)
- 市场监管总局和江苏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