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每周质量报告

早产的"鲜"奶

2003年05月11日 00:00 信息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一、记者调查:

主持人:现在人们对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越来越重视了,特别是牛奶,大家首先关注的是它的生产日期。然而记者近日在安徽省淮南乳品厂采访时发现这家工厂生产的牛奶的生产日期,在出厂前就已经被厂家做了手脚。

在安徽省淮南乳品厂,4月19号上午,为了了解袋装牛奶的生产情况,记者进入了这家工厂的生产车间进行暗访:

这是袋装牛奶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这条生产线上经过灌装、分切,一袋袋牛奶被生产出来了。记者拿起一袋刚刚生产出来的牛奶,]却发现上面标明的生产日期不是4月19号当天,而是4月21日。

记者:今天是19号,这怎么写的是4月21号

工人:这是因为计划还没到,提前先干一点出来,放到库里面库存,等(下午)4点钟计划来了,再干今天的。

原来这家工厂正在生产两天后才上市的牛奶!

记者:那这个奶早产了两天?

工人:对。

记者:一般都拖几天?

工人:一般都拖1天、2天吧,这个不可以提前太多。

据工人介绍,牛奶生产出来后,必须立即入库冷藏。随后,记者跟随运奶的工人来到了一个存放成品奶的仓库。

在这个仓库里,记者发现,每一批奶箱上都插着这样一面小牌子,每个小牌子上都标着等不同的数字。记者经过一番仔细对照,终于发现了这些数字后面隐藏的更大的秘密。

记者:2003年4月25号

奶箱上清楚的印着这批奶的出厂日期:2003年4月25日,而小牌子上的数字恰好是25;在这个写着7的小牌子下面,记者发现奶箱上印着2003年5月7日,原来,这些小牌子上的数字实际上代表的就是奶的生产日期。按照标明的日期,这批巧克力牛奶竟然早产了18天!

记者:5月7号。

记者:这个是不是生产日期?

工人:这打错了。

记者随后又调查了这家工厂的另外四个仓库,发现在这些仓库里同样存放着成批的早产奶。

记者:4月29日

这袋奶的生产日期是29号,这是28号的,这些奶至少被提前了8、9天生产出来。更让记者吃惊的是,就连专门供应给中小学生的学生奶也毫不例外被早产出来。

记者:这就是学生奶?

工人:这里带个标的,带个"学"字,别的奶没有这个"学"字。

记者:这个是专为学生做的。25号

这些学生奶被提前5天生产出来。在这个库里,记者仔细翻看了每一箱学生奶,发现生产日期从4月22号到25号每天都有。针对牛奶上标称的生产日期不真实的问题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电话采访了淮南乳品厂的有关负责人,但是。这位负责人却一再声称牛奶上标称的生产日期就是牛奶真实的生产日期。

胡路胜(安徽省淮南乳品厂技术总监):打的日期就是生产日期,这是肯定的。

记者:我的问题就是这个生产日期是不是(指)牛奶就是那一天生产出来的?

胡道胜:应该是这样的,怎么讲,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

据了解,这家乳品厂去年就曾经因为生产早产奶的事情被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处罚过。那么工厂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一位知情人向记者道出了详情。

知情人:这在我们厂里是公开的秘密。厂里生产的牛奶品种很多,十几种口味,换一种口味的牛奶,生产线上就要换包装、灌装机还要洗要刷,很费事,所以生产的时侯每种奶都要多做一些,日期往后多打几天,存在库里头。奶点要货的时候,随时都有各个日期、各种口味的。所以市场上总能有生产日期是当天的鲜牛奶,消费者要当天的(牛奶)。其实可能已经是十几天前、几天前就生产出来了。

这位知情人还向记者透露,虽然厂里这几年来一直在生产早产奶,但是消费者却很难发现这个秘密。因为工厂在早产奶出库时早就有了计划。

知情人:我们厂的牛奶不仅在省内销售,还卖到了省外,路途近的 (就发)生产日期是当天的;路途远的,要两、三天送一趟,所以出库的时侯必须要计算好时间,保证运到的时侯(生产日期)正好是当天的,这样消费者拿到的都是当天的新鲜牛奶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家工厂每天从凌晨开始出库送奶,于是,4月21日凌晨3点,记者第三次来到这家工厂。

4月21号凌晨3点,安徽省淮南乳品厂

沉沉的夜色中,运奶车已经停在各个仓库门前,在仓库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搬运这些标着数字21的小牌子下面的牛奶,也就是标称的生产日期为4月21日的牛奶。这天出库的牛奶包装上标称的生产日期与出库当天的日期正好相符。

(运奶现场)

记者:这个学生奶今天送吗?25号。

仓库员:今天得看提货单,没到日期不送。

记者: 25号生产的。要25号那天才能装这批货?

仓库出库员:对对对。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这些标称的生产日期是4月21号,而实际上只有企业自己清楚其真实生产日期的牛奶被送到了安徽省内的各个学校、超市,以及售奶点。

4月21号上午9点 送奶车将学生奶送到学校

记者:这奶能保证是当天的吗?

送奶员:全都保证当天的

记者:全都是当天生产的?

送奶员:对。

这位送奶员对记者信誓旦旦地声称牛奶就是当天生产出来的。而订购学生奶的学校对此也深信不疑。

记者:这个奶他说是当天生产的,实际你们具体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天生产的?

老师:不会有假?

记者:不会有假。

老师:不会有假。

而此时,在淮南市的一些大小超市里也已经摆上了标称的生产日期与当天日期相同的牛奶,而消费者对于牛奶的生产日期同样深信不疑。

记者:我看您在这挑了半天了,您一直特别关注这个生产日期?

消费者1:对。我要买一般就买当天生产的。喝了好 新鲜呀。

消费者2:(生产日期)是以前的根本不能要,现在主要吃的是新鲜、卫生、安全 。

为了确保新鲜,消费者总想买到当天生产出来的牛奶,也以为牛奶上标称的生产日期就是牛奶生产的真实日期。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经过自己左调右选的新鲜牛奶,实际上在几天前、甚至是十几天前就早已经生产出来了。

二、质量警示:蜜饯、腐竹产品半数不合格

蜜饯和腐竹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生产这两种食品工艺简单、投入成本低,销售行情好,因此生产厂家越来越多,产品质量也良莠不齐。国家质检总局今天公布的一项抽查结果显示,蜜饯有近一半不合格,腐竹有一半不合格,质量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国家质检总局这次抽检了蜜饯产量集中的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广西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抽检产品54种,结果有29种合格,抽样合格率为53.7%。

不合格的蜜饯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生产厂家为了追求产品的口感,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糖精,抽检产品中最高糖精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55倍之多;有的厂家过量使用一种防腐保鲜的添加剂--苯甲酸,含量最高的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量的6倍。另外色素使用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也是这次抽查发现的问题之一。糖精、苯甲酸、色素等化学物质过量使用会影响人体健康。

不合格的蜜饯产品及其生产企业:

上海有两种,它们是:上海吃不厌食品有限公司250克装的“五环”牌吃不厌山楂皇;上海鑫发食品贸易有限公司200克装的“鑫发”牌盐金杏肉。

广西查出的不合格产品最多,有3种:南宁市绿果园食品有限公司180克装的“绿果园”牌甘草榄;桂林市宏兴食品厂250克装的低糖九制金桔,还有300克装“山水”牌桂林金桔,这是桂林市漓江鱼食品厂生产的。

其它几种不合格蜜饯是杭州梅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00克装“超园”牌天皇应子;福州龙多多食品有限公司180克装的“龙多多”牌香辣榄和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建业食品厂200克装的“隆香”牌酸甜柠檬。

质检部门提醒消费者在选购蜜饯时要多注意它的色泽、气味和包装,色泽特别鲜艳的蜜饯大多添加了过量的色素;有异味、霉味的产品可能过期或二氧化硫超标;包装简陋,产品中夹有杂质的不要买,这类产品的细菌大多超标。质检人员建议买蜜饯要尽量挑选知名企业的产品,因为这次抽检的产品中大型企业蜜饯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0%,中型企业为75%,而小型企业有一半以上的抽样产品为不合格,他们的产品在质量上没有保障。我们再来说说腐竹的质量抽查情况,这次抽检的腐竹同样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广西五个地方,抽检产品18种,合格率为50%。结果显示,有一半的产品使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的甲醛次硫酸氢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吊白块”。“吊白块”能使腐竹色泽鲜亮,口感筋道,还能提高产量,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长期吃这种东西会损坏人体的肾脏、肝脏,严重的会导致癌症和畸形病变。所以消费者遇到光亮度特别好、口感又筋道的腐竹要留一个心眼。

下面9种腐竹产品是添加了“吊白块”的,我们要特别注意:

北京吉祥云峰经贸有限公司生产的300克装“云峰”牌特级桂林腐竹;北京迎客松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250克装“迎客松”牌腐竹;上海惠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50克装“惠浦”牌鲜腐竹;上海琰龙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250克装“南北货”牌腐竹;上海长宁豆制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200克装“上豆”牌腐竹;福建省莆田县顺昌果品公司生产的300克装“真林”牌豆腐竹;莆田市新华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75克装“华福”牌腐竹;古田县金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50克装“金阳”牌腐竹;厦门金色海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300克装“又一村”牌腐竹

三、专家解读:走出纳米万能的误区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纳米产品,如纳米杯、纳米茶具、纳米腰带在便使用了纳米材料后,宣称自己具有调节人体内部循环的功能。

这里面有一个纳米块,通过这个就可以调节人本内分泌,里面含有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钛等几十种元素,通过这个来调节人体内分泌;像肠胃不好,睡眠不好,通过这个都可以调节,放到杯子里十分钟,水质就可以改变,把大团子的水改变成小团分子的水,易于人体吸收,比如说要是烫伤或手发炎,搁十分钟用水擦也可以用酒也可以,能起到消炎的作用。

纳米杯真的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带着消费者的疑问,记者来到了我国最早研究纳米材料的科研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所的张立德教授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的学者。

张教授:纳米实际上是一个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的负九次方,一般是一个长度的度量单位。

张教授进一步解释说,纳米不是指某一具体物质,而是一个非常小的长度单位,比如像现在大家很熟悉的SARS病毒,我们看不到,是因为它只有100纳米,比灰尘和空气里的悬浮物还要小上百倍。一个大米粒通常是3毫米左右,用纳米计算就是三百万纳米左右,一个身高1米72的人,可以换算为17亿2千万纳米。(1米=10亿纳米)(做图版)为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张教授又带我们来到了一间实验室,他告诉我们(张教授手里拿的)这是一包氮化硅粉末,由于它的颗粒细小到只能用纳米这个尺度单位来衡量,因此这样的材料通常被称为纳米材料,像这样的纳米材料还有碳化硅、纳米碳管等。由于受潮它们像面粉一样粘在一起,我们才能用肉眼看到它们的存在,即使这样,它们的重量依然很轻,如果不做特殊处理,打开袋子这些粉末就会旬尘埃一样飘散在空中。而纳米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借助这些微小颗粒的纳米材料,使产品的某项功能得到延伸和加强。比如一些新型冰箱,有门封处和果盒的位置使用了纳米材料的涂层,使存放的物品不容易发霉,还能起到杀菌除臭的作用。张教授告诉我们说,导购小姐所提到的杯子里发生作用的正是纳米氧化钛、氧化硅等几十种纳米材料。

这是一个陶瓷块,说有氧化锌、氧化钛在里头,我们初步可以判断一个纳米材料和几种纳米材料复合,具有所有的功能这是不太可能的。那么如果某种材料加进去什么功能都有了,那肯定就有伪科学的成分在里头。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尚无全部由纳米材料制成的陶瓷块,因此张教授说这个“纳米块”发挥作用的只能是它的表面。一般来说,一克纳米材料平铺后可达几百平方米,而这个直径4厘米的“纳米块”周围边缘都算上,表面积充其量也不超过30平方厘米,由此推断所谓的“纳米块”含有的纳米材料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特别是(纳米颗粒)烧到这个陶瓷里头,一般来讲,作用也不是很大。从我个人来看就是过度夸大了纳米的作用。

张教授还告诉我们,纳米材料发挥作用与颗粒大小有密切关系,比如氧化锌如果发生抗菌功能,应在15纳米以下,要起到红外吸收功能,大致在100到200纳米左右,这就是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而这样的陶瓷块即使用了纳米材料,经过烧制工艺后,纳米颗粒就会受热长大,恢复成为普通材料,而失去了纳米材料特有的功效。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张立德教授:市场上绝没有那么多纳米产品,不管你用没用纳米材料,你性能怎么样,就给它贴(个)纳米标签,这样是有害的,不利于纳米技术发展,给人们引导到一个误区。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仅有一些纳米初级产品,主要涉及电子、纺织、涂料、精细化工等领域,然而民用纳米技术尚处在实验室开发阶段,国内目前也没有制定出相关标准,正因为如此,不少含纳米技术的产品在推销时,刻意夸大了纳米材料的作用,忽略了“纳米技术”功效的有限性,将消费者引入“纳米”万能的误区,这样做可能会使真正的纳米技术和产业失去生存空间。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