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神药”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我们就来关注盐,食盐是家家都离不开的调味剂,而越是这样的东西,它的质量问题就越关键,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对人身体带来的危害有可能是致命的。前不久,在贵州余庆县就发生了一件和盐有关的事情。
2006年10月8日晚6点多钟,贵州省余庆县龙溪镇卫生院突然来了三名生病的孩子,其中一个名叫冉正发的孩子昏迷不醒,病情十分危急。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镇卫生院院长 杨传勇:冉正发入院时主要表现为一种昏迷状态,病人已经失去神志,失去了知觉,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昏迷状态、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四肢冰凉、肢端发直。
医生对这3个孩子进行了紧急救治,但是病情严重的冉正发的状况并没有缓解。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到卫生院就诊的患者在不断增多,很快卫生院的患者就达到了50多人。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了专家组赶往龙溪卫生院对生病的患者进行抢救。这些患者虽然病情有轻有重,但是症状都很相似。
贵州省余庆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王华平:(而这些病人)都有一个统一的症状,就是头昏、乏力、心悸,再一个就是恶心、呕吐,像这样的群体发病,而且都有基本相同的临床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缺氧、紫绀的症状,提醒了我,这更定是一个急性中毒,还有紫绀的表现,提醒我可能是是亚硝酸盐中毒。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镇卫生院院长 杨传勇:(分析)临床表现,初步认定是食物中毒,具体原因不清楚。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患者亚硝酸盐中毒呢?医生经过了解发现,这些出现类似中毒症状的患者在发病两三个小时之前,都在几家米粉店吃过米粉。其中病情最严重的冉正发吃得最多,他当时吃了两碗米粉,还喝了两杯茶。
就在医生对这些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中,病情最为严重的冉正发没能被抢救过来,最终离开了人世。
对于冉正发和其他中毒的患者医生的临床诊断是亚硝酸盐中毒。如果真的是亚硝酸盐中毒,这些亚硝酸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会不会和这些患者吃的米粉有关呢?
当地的疾控中心立即对这些患者所吃的米粉以及呕吐物进行了检测。同时,公安机关对死者进行了尸检,并将死者的胃和胃内容物送到疾控中心进行检验。
贵州省余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李黔疆:这四家粉馆我们采了23个样品,包括茶叶、味精、盐、粉、茶、茶水进行了采样,采样结果有一家的粉里面含有亚硝酸盐,另外三家茶水里面含有亚硝酸盐。我们对患者的呕吐物、尿样以及以往的病例提取了样品,样品检测结果为检测出有亚硝酸盐。
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白色或微黄色,呈结晶或颗粒状粉末,形状酷似食盐,易潮解,易溶于水。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摄入0.2~0.5克就可引起中毒,3克可致人死亡。
而余庆县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导致这次亚硝酸盐中毒的米粉摊出售的米粉、茶水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比较高,其中茶水里亚硝酸盐的含量最高。
贵州省余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李黔疆:从我们的检测结果来看,我们在茶水里面的量大概是每毫升5毫克,从这样的浓度来看,是可以引起中毒,甚至可以导致死亡的。
正是因为亚硝酸盐的危害巨大,而且与食用盐的外观非常相似;同时工业盐中也含有亚硝酸盐的成分。所以近年来,误将亚硝酸盐或含有亚硝酸盐的工业盐作为食用盐使用,导致中毒甚至发生死亡的事件屡有发生。根据我国《盐业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的规定,严禁将工业盐作为食盐进行销售。而这几家米粉摊点的米粉和茶水中却出现了大量亚硝酸盐,执法部门对此作出了处罚。
贵州省余庆县卫生监督所所长 吴亚江:通过我们的检查,发现了几家都是没有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属于无证经营,就连最简单的一些卫生设施,比如说防尘、防蝇、防鼠的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说防毒。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这几家分别进行了取缔的做法。
在取缔了三家米粉加工摊点的同时,导致冉正发死亡的米粉加工摊的摊主已经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余庆县政府随即组织了卫生、工商等七个部门组成综合执法检查组,对全县十个乡镇的米粉等食品加工摊点,以及食品市场进行了全面清查;在检查过程中取缔和处罚非法饮食经营摊点31家。
入院就诊的50多名患者中有17人被确定为亚硝酸盐中毒,目前,除一人死亡外,其余16名患者,在当地卫生部门的及时救治下已经出院。同时,余庆县卫生和公安部门正在全力追查亚硝酸盐的来源。
主持人:对于亚硝酸盐的来源,目前当地有关部门还在继续追查,我们也将密切关注。据了解,全国每年都发生过因为亚硝酸盐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卫生部的相关数据显示,亚硝酸盐已经成为导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今年上半年就发生了60多起,一共有400多人中毒,造成20人死亡。就在贵州省余庆县发生食物中毒前一个多月,也就是今年的8月份,重庆垫江县也发生了一起类似事件。在对这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调查中,顺藤摸瓜牵出了一起假盐大案。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局长 李锦明: 8月20日垫江北门小吃店有三个人食物中毒,三个人住进了医院,上吐下泄比较严重,当时卫生部门通知我们盐务部门,当时在那个馆子发现有100斤工业盐。
从小吃店里查获的工业盐从外观上看和食用盐很难分辨,即便是盐务部门的执法人员也只有通过专门的碘试剂才能鉴别。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 黎争胜:这是我们的加碘的食用盐,我们用碘试剂一点就变成了紫色的,这是我们在现场查获的盐,我们用碘试剂一点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它根本就不含有碘,肯定不是食用盐。
根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除极个别的高碘地区外,在市场上销售的食用盐都需要加碘。像这样的小吃店必须使用加碘食用盐。根据我国《食盐专营办法》规定,食盐零售单位和食品加工用盐单位,应当从当地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企业购进食盐。那么这些盐是从哪儿来的呢?据小吃店老板交待,这100斤盐是他们从对面的一家副食店购买的。
记者:他们用的工业盐是从你这里进的吗?
老板:是。
记者:给你送盐的人是谁?
老板: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记者:姓什么?
老板:姓汪。
按照副食店老板的说法,他们这里只进过这一袋工业盐,盐是由一个姓汪的人给她送来的。那么这个姓汪的人究竟是什么人呢?他的手里有多少工业盐,又有多少流入了食用盐市场呢?经过仔细的排查,盐务执法人员和公安人员终于找到了这个给副食店提供工业盐的人汪华川。随后,执法人员在汪华川的住处当场查获了3.7吨工业盐,根据现场勘察发现的痕迹,盐务执法人员判断,这里曾经藏匿的工业盐的数量远不止3.7吨。
记者:你们刚来的时候发现的盐有多少?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盐政科科长 汪向宏:3.7吨,74包。
记者:你们怎么判断数字不止这些?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盐政科科长 汪向宏:进来看到的墩子,盐取走之后,留下的有散盐,四周都有盐。并且一看墙,当时只有8个高,就到这里,我一看这个墙全被它泡着呢,经过分析肯定不止3.7吨。
执法人员从汪华川口中得知,这些工业盐是一个叫曹敏的人放在他这里的;但是汪华川声称他这里只有这3.7吨工业盐。那么曹敏的工业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多少工业盐通过汪华川和曹敏流入了食用盐市场呢?
找到曹敏成了查找工业盐的唯一突破口。经过了仔细的侦察和走访,在公安人员和盐务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曹敏,然而和汪华川一样,他也只承认他们经手的工业盐只有现场查获的那3.7吨。根据曹敏的交代,这些工业盐是他从四川天渠盐化有限公司购买的。执法人员立即向这家盐业公司进行了核实。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局长 李锦明:通过这个厂家我们去了解,从厂里面拉出来的情况总共有247吨,拉到垫江,以垫江高盛化工有限公司的名义做烧碱用拉来了247吨。
也就是说从这个盐业公司发往垫江的工业盐总共有247吨,其中的3.7吨并没有送往高盛化工有限公司,而是流入了曹敏和汪华川的手中。而他们手中的工业盐有一部分流入了食盐销售市场。那么究竟有多少工业盐流入了食盐市场呢?随后,记者和盐业执法人员又来到了垫江高盛化工有限公司进行调查。
记者:你们用过四川天渠有限公司的盐吗?
重庆市垫江县高盛化工有限公司 李勇:没有。
记者:你们收到过247吨的盐吗?
重庆市垫江县高盛化工有限公司 李勇:就连一袋都没有收到过。
主持人:这247吨工业盐发往目的地是重庆的高盛化工有限公司,可这个公司居然一斤盐都没见着,那这247吨工业盐又被拉到哪儿去了呢?247吨数目不小,但没有方向的去找就像大海捞针,而涉案的两个嫌疑人又都拒绝交待这些工业盐的去向。
除了曹敏和汪华川还有谁会了解这批工业盐的去向呢?整个案件的调查陷入了僵局。在仔细地分析了各种材料以后,执法人员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这247吨工业盐是分十次从四川运到重庆的,而运输这批盐的都是同一辆车,车牌号为渝B32817,司机名叫李天友。找到这个人就有可能知道这247吨工业盐究竟流向了哪里。
经过公安机关缜密的侦察,。公安人员和盐务执法人员终于掌握了李天友的行踪。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局长 李锦明:我们从垫江经过长寿、涪陵到武隆,从武隆又返回涪陵,又到丰都,然后当天晚上到这个位置。第二天,从石柱到丰都、涪陵,然后到武隆,抓获嫌疑人李天友。
根据李天友的交代,这247吨工业盐都是由他运到重庆的,这些工业盐的去向终于查到了。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局长 李锦明: 247吨工业盐,通过我们和公安机关的共同调查,247吨工业盐(一部分)流入到食品生产厂,还有一部分流入到皮革生产厂,还有一部分流入到食盐市场。
经当地盐务和公安机关查实,重庆市垫江县的曹敏骗取了高盛化工有限公司的空白合同,与四川天渠盐化有限公司签定工业盐的购销合同,将247吨工业盐运到重庆,存放于汪华川处并非法销售。247吨工业盐中,60吨卖给了一家皮革厂,有130吨左右分别流入了两家食品厂和肠衣厂,还有一部分直接冒充食盐进入市场。而曹敏冒用高盛公司名义同天渠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的工业盐的购销数量远远不止247吨。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涪陵盐务处副处长 燕峰:他合同上订的是5000吨,如果没有加以有效的制止,让他继续做下去,肯定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他还告诉记者,目前食盐的市场价是2000元左右一吨,而工业盐的价钱要远远低于食用盐的价格。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涪陵盐务处副处长 燕峰:根据我们的调查,合同价是230元一吨,运到垫江后,加上运费、成本就是320元左右,卖出去的价格是600、700、800乃至900不等,最后最高的价格甚至卖到了1400元/吨。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他们为了牟取暴利,所以导致他们将工业盐充作食盐,直接进入了我们的食用盐市场。
目前,贩卖假盐的曹敏、汪华川等人已经被司法机关逮捕,并将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据重庆市盐务局介绍,这起案件是近几年来重庆市破获的单笔数量最大的假食盐销售案件之一。
重庆市各级盐务部门已经采取了紧急行动,对流入食用盐市场、尤其是进入食用盐零售市场的工业盐进行追缴,到目前为止,从食盐零售市场上追回的工业盐已经超过20吨,追缴的行动还在紧张的进行当中。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局长 陈逸根:我们对涉及到违法违规的案件,一定要做到从源头上查到市场,各个环节全部要查清楚,构成犯罪的,我们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据陈逸根局长介绍,我国的食盐实行的是专营专运的管理办法,经营食盐批发业务必须依法申请领取食盐批发许可证;没有取得许可证的不得经营食盐批发业务。食盐零售单位和食品加工单位,必须从有食盐批发许可证的单位购买食盐,否则将按我国《食盐专营办法》没收违法经营的盐和收入,并将被处以违法经营盐产品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经营数量达到20吨以上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盐业部门都在加大打击力度,仅去年一年,全国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展开食盐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查办各类涉盐案件1万多件,没收违法盐产品1万6千多吨,案件总值超过3千多万元。从现在开始到春节前,盐业部门又将在各地对食用盐市场进行整治,强化食用盐零销许可证管理,以保障老百姓吃上放心盐。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如果您对我们节目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发短信给我们,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可以发短信到9999866。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我们就来关注盐,食盐是家家都离不开的调味剂,而越是这样的东西,它的质量问题就越关键,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对人身体带来的危害有可能是致命的。前不久,在贵州余庆县就发生了一件和盐有关的事情。
2006年10月8日晚6点多钟,贵州省余庆县龙溪镇卫生院突然来了三名生病的孩子,其中一个名叫冉正发的孩子昏迷不醒,病情十分危急。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镇卫生院院长 杨传勇:冉正发入院时主要表现为一种昏迷状态,病人已经失去神志,失去了知觉,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昏迷状态、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四肢冰凉、肢端发直。
医生对这3个孩子进行了紧急救治,但是病情严重的冉正发的状况并没有缓解。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到卫生院就诊的患者在不断增多,很快卫生院的患者就达到了50多人。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了专家组赶往龙溪卫生院对生病的患者进行抢救。这些患者虽然病情有轻有重,但是症状都很相似。
贵州省余庆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王华平:(而这些病人)都有一个统一的症状,就是头昏、乏力、心悸,再一个就是恶心、呕吐,像这样的群体发病,而且都有基本相同的临床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缺氧、紫绀的症状,提醒了我,这更定是一个急性中毒,还有紫绀的表现,提醒我可能是是亚硝酸盐中毒。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镇卫生院院长 杨传勇:(分析)临床表现,初步认定是食物中毒,具体原因不清楚。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患者亚硝酸盐中毒呢?医生经过了解发现,这些出现类似中毒症状的患者在发病两三个小时之前,都在几家米粉店吃过米粉。其中病情最严重的冉正发吃得最多,他当时吃了两碗米粉,还喝了两杯茶。
就在医生对这些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中,病情最为严重的冉正发没能被抢救过来,最终离开了人世。
对于冉正发和其他中毒的患者医生的临床诊断是亚硝酸盐中毒。如果真的是亚硝酸盐中毒,这些亚硝酸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会不会和这些患者吃的米粉有关呢?
当地的疾控中心立即对这些患者所吃的米粉以及呕吐物进行了检测。同时,公安机关对死者进行了尸检,并将死者的胃和胃内容物送到疾控中心进行检验。
贵州省余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李黔疆:这四家粉馆我们采了23个样品,包括茶叶、味精、盐、粉、茶、茶水进行了采样,采样结果有一家的粉里面含有亚硝酸盐,另外三家茶水里面含有亚硝酸盐。我们对患者的呕吐物、尿样以及以往的病例提取了样品,样品检测结果为检测出有亚硝酸盐。
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白色或微黄色,呈结晶或颗粒状粉末,形状酷似食盐,易潮解,易溶于水。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摄入0.2~0.5克就可引起中毒,3克可致人死亡。
而余庆县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导致这次亚硝酸盐中毒的米粉摊出售的米粉、茶水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都比较高,其中茶水里亚硝酸盐的含量最高。
贵州省余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李黔疆:从我们的检测结果来看,我们在茶水里面的量大概是每毫升5毫克,从这样的浓度来看,是可以引起中毒,甚至可以导致死亡的。
正是因为亚硝酸盐的危害巨大,而且与食用盐的外观非常相似;同时工业盐中也含有亚硝酸盐的成分。所以近年来,误将亚硝酸盐或含有亚硝酸盐的工业盐作为食用盐使用,导致中毒甚至发生死亡的事件屡有发生。根据我国《盐业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的规定,严禁将工业盐作为食盐进行销售。而这几家米粉摊点的米粉和茶水中却出现了大量亚硝酸盐,执法部门对此作出了处罚。
贵州省余庆县卫生监督所所长 吴亚江:通过我们的检查,发现了几家都是没有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属于无证经营,就连最简单的一些卫生设施,比如说防尘、防蝇、防鼠的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说防毒。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这几家分别进行了取缔的做法。
在取缔了三家米粉加工摊点的同时,导致冉正发死亡的米粉加工摊的摊主已经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余庆县政府随即组织了卫生、工商等七个部门组成综合执法检查组,对全县十个乡镇的米粉等食品加工摊点,以及食品市场进行了全面清查;在检查过程中取缔和处罚非法饮食经营摊点31家。
入院就诊的50多名患者中有17人被确定为亚硝酸盐中毒,目前,除一人死亡外,其余16名患者,在当地卫生部门的及时救治下已经出院。同时,余庆县卫生和公安部门正在全力追查亚硝酸盐的来源。
主持人:对于亚硝酸盐的来源,目前当地有关部门还在继续追查,我们也将密切关注。据了解,全国每年都发生过因为亚硝酸盐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卫生部的相关数据显示,亚硝酸盐已经成为导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今年上半年就发生了60多起,一共有400多人中毒,造成20人死亡。就在贵州省余庆县发生食物中毒前一个多月,也就是今年的8月份,重庆垫江县也发生了一起类似事件。在对这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调查中,顺藤摸瓜牵出了一起假盐大案。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局长 李锦明: 8月20日垫江北门小吃店有三个人食物中毒,三个人住进了医院,上吐下泄比较严重,当时卫生部门通知我们盐务部门,当时在那个馆子发现有100斤工业盐。
从小吃店里查获的工业盐从外观上看和食用盐很难分辨,即便是盐务部门的执法人员也只有通过专门的碘试剂才能鉴别。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 黎争胜:这是我们的加碘的食用盐,我们用碘试剂一点就变成了紫色的,这是我们在现场查获的盐,我们用碘试剂一点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它根本就不含有碘,肯定不是食用盐。
根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除极个别的高碘地区外,在市场上销售的食用盐都需要加碘。像这样的小吃店必须使用加碘食用盐。根据我国《食盐专营办法》规定,食盐零售单位和食品加工用盐单位,应当从当地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企业购进食盐。那么这些盐是从哪儿来的呢?据小吃店老板交待,这100斤盐是他们从对面的一家副食店购买的。
记者:他们用的工业盐是从你这里进的吗?
老板:是。
记者:给你送盐的人是谁?
老板: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记者:姓什么?
老板:姓汪。
按照副食店老板的说法,他们这里只进过这一袋工业盐,盐是由一个姓汪的人给她送来的。那么这个姓汪的人究竟是什么人呢?他的手里有多少工业盐,又有多少流入了食用盐市场呢?经过仔细的排查,盐务执法人员和公安人员终于找到了这个给副食店提供工业盐的人汪华川。随后,执法人员在汪华川的住处当场查获了3.7吨工业盐,根据现场勘察发现的痕迹,盐务执法人员判断,这里曾经藏匿的工业盐的数量远不止3.7吨。
记者:你们刚来的时候发现的盐有多少?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盐政科科长 汪向宏:3.7吨,74包。
记者:你们怎么判断数字不止这些?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盐政科科长 汪向宏:进来看到的墩子,盐取走之后,留下的有散盐,四周都有盐。并且一看墙,当时只有8个高,就到这里,我一看这个墙全被它泡着呢,经过分析肯定不止3.7吨。
执法人员从汪华川口中得知,这些工业盐是一个叫曹敏的人放在他这里的;但是汪华川声称他这里只有这3.7吨工业盐。那么曹敏的工业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多少工业盐通过汪华川和曹敏流入了食用盐市场呢?
找到曹敏成了查找工业盐的唯一突破口。经过了仔细的侦察和走访,在公安人员和盐务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曹敏,然而和汪华川一样,他也只承认他们经手的工业盐只有现场查获的那3.7吨。根据曹敏的交代,这些工业盐是他从四川天渠盐化有限公司购买的。执法人员立即向这家盐业公司进行了核实。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局长 李锦明:通过这个厂家我们去了解,从厂里面拉出来的情况总共有247吨,拉到垫江,以垫江高盛化工有限公司的名义做烧碱用拉来了247吨。
也就是说从这个盐业公司发往垫江的工业盐总共有247吨,其中的3.7吨并没有送往高盛化工有限公司,而是流入了曹敏和汪华川的手中。而他们手中的工业盐有一部分流入了食盐销售市场。那么究竟有多少工业盐流入了食盐市场呢?随后,记者和盐业执法人员又来到了垫江高盛化工有限公司进行调查。
记者:你们用过四川天渠有限公司的盐吗?
重庆市垫江县高盛化工有限公司 李勇:没有。
记者:你们收到过247吨的盐吗?
重庆市垫江县高盛化工有限公司 李勇:就连一袋都没有收到过。
主持人:这247吨工业盐发往目的地是重庆的高盛化工有限公司,可这个公司居然一斤盐都没见着,那这247吨工业盐又被拉到哪儿去了呢?247吨数目不小,但没有方向的去找就像大海捞针,而涉案的两个嫌疑人又都拒绝交待这些工业盐的去向。
除了曹敏和汪华川还有谁会了解这批工业盐的去向呢?整个案件的调查陷入了僵局。在仔细地分析了各种材料以后,执法人员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这247吨工业盐是分十次从四川运到重庆的,而运输这批盐的都是同一辆车,车牌号为渝B32817,司机名叫李天友。找到这个人就有可能知道这247吨工业盐究竟流向了哪里。
经过公安机关缜密的侦察,。公安人员和盐务执法人员终于掌握了李天友的行踪。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局长 李锦明:我们从垫江经过长寿、涪陵到武隆,从武隆又返回涪陵,又到丰都,然后当天晚上到这个位置。第二天,从石柱到丰都、涪陵,然后到武隆,抓获嫌疑人李天友。
根据李天友的交代,这247吨工业盐都是由他运到重庆的,这些工业盐的去向终于查到了。
重庆市垫江县盐务分局局长 李锦明: 247吨工业盐,通过我们和公安机关的共同调查,247吨工业盐(一部分)流入到食品生产厂,还有一部分流入到皮革生产厂,还有一部分流入到食盐市场。
经当地盐务和公安机关查实,重庆市垫江县的曹敏骗取了高盛化工有限公司的空白合同,与四川天渠盐化有限公司签定工业盐的购销合同,将247吨工业盐运到重庆,存放于汪华川处并非法销售。247吨工业盐中,60吨卖给了一家皮革厂,有130吨左右分别流入了两家食品厂和肠衣厂,还有一部分直接冒充食盐进入市场。而曹敏冒用高盛公司名义同天渠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的工业盐的购销数量远远不止247吨。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涪陵盐务处副处长 燕峰:他合同上订的是5000吨,如果没有加以有效的制止,让他继续做下去,肯定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他还告诉记者,目前食盐的市场价是2000元左右一吨,而工业盐的价钱要远远低于食用盐的价格。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涪陵盐务处副处长 燕峰:根据我们的调查,合同价是230元一吨,运到垫江后,加上运费、成本就是320元左右,卖出去的价格是600、700、800乃至900不等,最后最高的价格甚至卖到了1400元/吨。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他们为了牟取暴利,所以导致他们将工业盐充作食盐,直接进入了我们的食用盐市场。
目前,贩卖假盐的曹敏、汪华川等人已经被司法机关逮捕,并将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据重庆市盐务局介绍,这起案件是近几年来重庆市破获的单笔数量最大的假食盐销售案件之一。
重庆市各级盐务部门已经采取了紧急行动,对流入食用盐市场、尤其是进入食用盐零售市场的工业盐进行追缴,到目前为止,从食盐零售市场上追回的工业盐已经超过20吨,追缴的行动还在紧张的进行当中。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局长 陈逸根:我们对涉及到违法违规的案件,一定要做到从源头上查到市场,各个环节全部要查清楚,构成犯罪的,我们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据陈逸根局长介绍,我国的食盐实行的是专营专运的管理办法,经营食盐批发业务必须依法申请领取食盐批发许可证;没有取得许可证的不得经营食盐批发业务。食盐零售单位和食品加工单位,必须从有食盐批发许可证的单位购买食盐,否则将按我国《食盐专营办法》没收违法经营的盐和收入,并将被处以违法经营盐产品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经营数量达到20吨以上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盐业部门都在加大打击力度,仅去年一年,全国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展开食盐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查办各类涉盐案件1万多件,没收违法盐产品1万6千多吨,案件总值超过3千多万元。从现在开始到春节前,盐业部门又将在各地对食用盐市场进行整治,强化食用盐零销许可证管理,以保障老百姓吃上放心盐。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如果您对我们节目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发短信给我们,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可以发短信到9999866。
- 22款儿童护肤乳霜测评 3款获评五星!“纽强”“福而可”标签标识不符合标准要求(2023-04-26)
- 抽查不合格率达26.1%!劣质行李箱让人“说走不能走”(2023-04-11)
- 知识产权保护调查(2021-04-26)
- 文具质量调查(2021-04-19)
- 棕床垫质量调查(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