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之惑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说到食品,色香味俱全可谓是人们最常用到的词汇,这“色”字当头,可见食品外观色泽的好坏在人们选购中所占的比重。于是,有的人就在这诱人的外表上做起了文章。广州的倪小姐就遇到这样一件事,我们来看一下。
广东 广州
家住广州的倪小姐平时喜欢喝粥。一次,她在超市买了一些黑米准备煮粥用,但是在淘米的时候,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消费者 倪小姐:洗米的时候 很快那个(淘米)水就变成红黑色,我当时就觉得挺奇怪的,很不正常。然后,我就专门拿了一些米,泡在一个玻璃杯里,然后就发现,很快那个颜色就升上来了,像墨水一样,一丝一丝的。
记者:那您对这个米是有什么怀疑吗?
消费者 倪小姐:那我就怀疑它是用色素染过的。
倪小姐认为这种黑米中可能添加了色素,而国家标准规定,像黑米这种粮食类食品是不准添加色素的。于是,倪小姐向广州市的工商部门进行了举报。随后,工商执法人员赶往超市,对这批黑米进行了封存并抽取样品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
经过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测,结果显示,这批黑米果然是被染过色素,而且还经过了抛光处理,所以这种染过色的米看起来又黑又亮,很是吸引人。但是,在淘米的时候,染上的色素容易被洗掉,淘米水自然也就变黑了。
当得知自己买的米真的被添加了色素,倪小姐感到有些心有余悸。
消费者 倪小姐:觉得把那种就像墨汁一样的东西吃到肚子里。
被添加到米里面的色素让倪小姐感到了不安,而在此之前,记者和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对市场做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一些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赚取更大的利润,便使出各种招数,滥用色素,在食品的外观上下足了功夫。
少数饮料加工厂,往自来水里添加各种水果味的香精,最后再配上色素,这样不用一滴果汁也能调制出看上去和水果颜色一样的所谓“果汁”饮料。
少数鸡精加工厂把色素加进玉米淀粉和食盐里,这样不用鸡肉、鸡蛋、鸡骨头这些原料也能调制出所谓的鸡精。
少数罐头厂加工黄桃罐头不用黄桃而是用价格便宜的白桃,在煮白桃时,往锅里加一些柠檬黄和日落黄等色素。经过染色,白桃便摇身一变成了黄桃。
上述这些厂家为了在食品的色泽上吸引消费者,就随意添加色素,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而在另一些厂家,色素则成了用来掩盖变质食品的法宝。
在少数腊肉加工点,变质的原料肉染上胭脂红这种合成色素后,看起来就和普通的腊肉没有什么区别了。
一些水果批发商,为了掩盖橙子表面的霉斑,就通过染色的方法,使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转眼间就改头换面,变得色泽鲜亮了。
据国家质检总局近年来的国家监督抽查显示,滥用食用色素的现象主要集中在粮食、蜜饯、水果罐头、肉制品等行业。2004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63家企业的肉制品进行了抽查,共抽查出23种产品不合格,其中有20种产品违禁使用了人工合成色素,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87%;同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对水果罐头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全国59家企业,在20种不合格的产品中,有6种产品违禁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
2005年5月,在对全国20 家企业的黑米、小米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了四种不合格产品,全都违禁使用了合成色素。
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食品安全的研究和教学,他认为,相对于食用色素的滥用,性质更恶劣的是在食品中添加工业染料。
[同期]
这些完全属于违法行为,就是用化工染料,禁止用于食品的染料,作为着色剂来用于食品当中,实际上它不属于食品监管控制的范畴,而是属于打击犯罪的范畴。
陈君石,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研究,
[同期]
我想总体来讲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的问题是很突出的,特别表现在色素上,
记者:您说的那种非法使用是指什么?
就是说允许使用名单里面没有,他偏偏要用,苏丹红是典型例子。
说到在食品中违法添加工业染料,就不能不提到苏丹红,不少消费者至今对“苏丹红”这个名字记忆犹新。2005年2月份,在我国一些食品企业的产品中先后检测出了工业用染色剂——苏丹红一号。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工业染料,由于成本低廉,颜色鲜艳夺目,不易褪色,被大量用于皮革、彩色蜡、汽油、鞋油等产品的染色。
最后,经国家质检总局查明,所有“涉红”食品里的苏丹红都来源于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红一号这种添加剂,该公司在辣椒红一号里面偷偷掺入了以苏丹红一号为主要成分的工业染料油溶黄。
苏丹红事件进一步引起了消费者对色素的关注。事实上,记者在长期的调查中,也曾经发现少数不法商贩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工业染料的情况,这些工业染料的名称虽然不像苏丹红一样耳熟能详,但是违法的手段同样让人触目惊心。
在少数生产腐竹的加工点,煮豆浆时,工人们要往豆浆里加一些用黄色粉末调制的液体。这种黄色粉末,是一种名叫“碱性嫩黄口”的工业染料,这种染料一般只能用于染布
在少数卤制熟食的加工厂,工人要往锅里添加一种红色的粉末。这种染鸡腿的红色粉末就是工业染料――酸性橙。 这种工业染料,主要用于皮革、纺织品的染色。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滥用食品色素,甚至在食品中违法使用工业染料的案例屡屡被揭露,这些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而且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
主持人:其实,无论是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还是广州倪小姐的遭遇,应该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过度依据外观色泽来选购食品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消费者:带色素的食品 毕竟(色素)是额外添加到食品当中的,所以我觉得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这个阶段,我现在是处于哺乳期,更不会选择带色素的食品了。
消费者:有色素的时候,是好看,但是还是尽量不带色素的好,我感觉,原色的最好。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从事食品安全的研究和教学。
或者是超量了,或者是超范围了,或者是非食品用的色素添加到食品里当作食用色素来用了,导致了他在心理上的这种恐慌。
记者在市场上了解到,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对食品中的色素比较敏感和排斥,但是另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又比较注意食品的外观和色泽。
消费者:包装好看、颜色好看的,可能更吸引我们一些。家里有小孩子,他更爱吃一些五颜六色的,像红色、黄色的,他特别爱吃,所以我们在选冰淇淋的时候,选择颜色好看的、鲜艳一点的。
为了了解普通百姓对食品色泽的重视程度,记者安排了这样一次调查。
在超市的帮助下,记者把广州倪小姐买过的染色黑米分装到小塑料袋里,和超市里没有染色的黑米摆在了一起。
记者:您好,打扰一下,我刚才看您买了这一袋黑米。您为什么选择这一袋?而不是旁边带标签的那一袋黑米呢?
消费者:因为这个亮一点、黑一点,好啊。
记者:那你是不是凭着米的颜色买的。
颜色好看,你就买了。
消费者:对,是这样,因为面上看着,有把握一些。
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对色素的认识,记者又在《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的网页上设计了一次问卷调查,有七万多人次参与了这次调查。
在回答“您在购买食品时会注重食物的色泽看相吗”的问题时,高达82.55%的被调查者说“会”。只有17.45% 的调查者说“不会”。
在网上的问卷调查中,记者发现,很多消费者在重视食品的色泽看相的同时,对色素的使用却缺乏必要的了解。
在回答“您对色素的使用范围了解吗”的问题时
54.57%的被调查者,也就是超过一半人表示“不了解”
31.56%的被调查者则表示“说不清”
只有13. 87%的人表示“了解”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 研究员 陈君石:他不能知道这个红颜色,它用的这个颜色是国家批准的还是没有批准的,消费者没法区别。
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很重视食品的外观色泽,但是另一方面对滥用色素的现象又缺乏鉴别的知识和手段,这给不法商贩们滥用色素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对食品中色素的监管和检测的难度很大,也使得不法商贩敢于铤而走险。事实上,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不准超范围和超剂量使用食用色素。另外,我国《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也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工业染料。但是,据记者了解,国家标准规定,目前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色素约有六十种,但是,在标准规定范围以外的色素至少有上百种,像苏丹红这样的工业染料则更多。那么,对食品中是否含有标准以外的色素甚至工业染料就很难一一检测。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教授:我们所欠缺的是一种快速反应,和我们的技术水平还跟不上我们的发现。
主持人:不法商贩受利益的驱使,加上国家有关部门检测手段的不健全及消费者的消费误区,导致了一些不法商贩滥用色素甚至违法使用工业染料,那么,究竟什么是色素,国家有关部门对色素的使用又是怎么规范和管理的呢?
据了解,允许被添加到食品中的色素统称为食用着色剂或者食用色素,主要分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是从动植物身上提取的,成分天然,但是成本高,质量也不稳定,容易褪色。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的原料来源于化工产品,因为价格相对便宜,着色效果好,目前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
专家告诉记者,色素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它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刘志皋 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 委员 曾经参与主编过食品添加剂手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吃东西,首先一看,这东西好看,我买。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 研究员 陈君石: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当中,色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假如我们所有的食品,都变得不添加色素的话,可以想象一下,对人们的吸引力就很差。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博士:琳琅满目的商品很多都是通过色彩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所以这是使用色素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它可以极大的提高产品的感官品质。
食用色素虽然可以在食品中使用,但是专家提醒,对于食用色素,如果不加限制地使用,就会损害到人们的健康。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 研究员 陈君石:因为任何东西无限制的使用都是不安全的。
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 委员 刘志皋:就是我们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范围,那么,安全性就受到破坏,它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
目前,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有十二种,主要用于软饮料、蜜饯、糕点、糖果、果冻等产品,禁止在主食类、婴幼儿、肉制品、牛奶等食品中使用。像给黑米染色,在鸡精和水果罐头里添加合成色素,都属于超范围使用食用色素。专家介绍,食用色素本身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特别是一些化学合成色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如果被滥用,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博士:如果是一个不正规的企业生产的食品,大量用了这种人工合成的色素,而且这些色素是超标的。那么。消费者长期消费就会造成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
虽然一些消费者对食品中的色素避而远之,甚至一些染过色素的食品引起了人们的不安,不过,专家强调,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在安全性上都曾做过毒理性测试,而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所以,只要是在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之内使用就是安全的。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博士:在我们日常的工业制成的食品中,大部分都是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只要我们的生产企业,按照正常的使用标准来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安全性上是绝对放心的。
另外,专家们在呼吁政府要加强对色素使用的监管,企业要诚信自律的同时,还特别提倡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大力发展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和应用。现在我国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天然色素已经达到了四十多种,专家介绍,这些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是从动植物身上提取的,成分天然,相对于人工合成色素,安全性更高。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教授:我们现在整个食品产业当中提倡的就是尽量更多地去使用具有功能性的、安全的,色泽更加自然的食品色素,使我们的食品更加安全,消费者吃的更加放心。
主持人:应该说色素的出现,算得上是现代工业食品的一个进步。色素本身不过是一种材料,而生产者则掌握着他们的使用权。也正是少数不法分子把色素当成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导致一些消费者提到色素就色变。但是,随着食品检测标准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处罚力度不断加强,滥用色素的违规违法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当然,除了加强外部监管之外,要从根本上杜绝滥用色素的现象,需要食品加工企业诚信自律,需要整个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改善。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些,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请给我们来信来电。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说到食品,色香味俱全可谓是人们最常用到的词汇,这“色”字当头,可见食品外观色泽的好坏在人们选购中所占的比重。于是,有的人就在这诱人的外表上做起了文章。广州的倪小姐就遇到这样一件事,我们来看一下。
广东 广州
家住广州的倪小姐平时喜欢喝粥。一次,她在超市买了一些黑米准备煮粥用,但是在淘米的时候,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消费者 倪小姐:洗米的时候 很快那个(淘米)水就变成红黑色,我当时就觉得挺奇怪的,很不正常。然后,我就专门拿了一些米,泡在一个玻璃杯里,然后就发现,很快那个颜色就升上来了,像墨水一样,一丝一丝的。
记者:那您对这个米是有什么怀疑吗?
消费者 倪小姐:那我就怀疑它是用色素染过的。
倪小姐认为这种黑米中可能添加了色素,而国家标准规定,像黑米这种粮食类食品是不准添加色素的。于是,倪小姐向广州市的工商部门进行了举报。随后,工商执法人员赶往超市,对这批黑米进行了封存并抽取样品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
经过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测,结果显示,这批黑米果然是被染过色素,而且还经过了抛光处理,所以这种染过色的米看起来又黑又亮,很是吸引人。但是,在淘米的时候,染上的色素容易被洗掉,淘米水自然也就变黑了。
当得知自己买的米真的被添加了色素,倪小姐感到有些心有余悸。
消费者 倪小姐:觉得把那种就像墨汁一样的东西吃到肚子里。
被添加到米里面的色素让倪小姐感到了不安,而在此之前,记者和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对市场做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一些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赚取更大的利润,便使出各种招数,滥用色素,在食品的外观上下足了功夫。
少数饮料加工厂,往自来水里添加各种水果味的香精,最后再配上色素,这样不用一滴果汁也能调制出看上去和水果颜色一样的所谓“果汁”饮料。
少数鸡精加工厂把色素加进玉米淀粉和食盐里,这样不用鸡肉、鸡蛋、鸡骨头这些原料也能调制出所谓的鸡精。
少数罐头厂加工黄桃罐头不用黄桃而是用价格便宜的白桃,在煮白桃时,往锅里加一些柠檬黄和日落黄等色素。经过染色,白桃便摇身一变成了黄桃。
上述这些厂家为了在食品的色泽上吸引消费者,就随意添加色素,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而在另一些厂家,色素则成了用来掩盖变质食品的法宝。
在少数腊肉加工点,变质的原料肉染上胭脂红这种合成色素后,看起来就和普通的腊肉没有什么区别了。
一些水果批发商,为了掩盖橙子表面的霉斑,就通过染色的方法,使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转眼间就改头换面,变得色泽鲜亮了。
据国家质检总局近年来的国家监督抽查显示,滥用食用色素的现象主要集中在粮食、蜜饯、水果罐头、肉制品等行业。2004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63家企业的肉制品进行了抽查,共抽查出23种产品不合格,其中有20种产品违禁使用了人工合成色素,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87%;同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对水果罐头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全国59家企业,在20种不合格的产品中,有6种产品违禁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
2005年5月,在对全国20 家企业的黑米、小米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了四种不合格产品,全都违禁使用了合成色素。
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食品安全的研究和教学,他认为,相对于食用色素的滥用,性质更恶劣的是在食品中添加工业染料。
[同期]
这些完全属于违法行为,就是用化工染料,禁止用于食品的染料,作为着色剂来用于食品当中,实际上它不属于食品监管控制的范畴,而是属于打击犯罪的范畴。
陈君石,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研究,
[同期]
我想总体来讲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的问题是很突出的,特别表现在色素上,
记者:您说的那种非法使用是指什么?
就是说允许使用名单里面没有,他偏偏要用,苏丹红是典型例子。
说到在食品中违法添加工业染料,就不能不提到苏丹红,不少消费者至今对“苏丹红”这个名字记忆犹新。2005年2月份,在我国一些食品企业的产品中先后检测出了工业用染色剂——苏丹红一号。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工业染料,由于成本低廉,颜色鲜艳夺目,不易褪色,被大量用于皮革、彩色蜡、汽油、鞋油等产品的染色。
最后,经国家质检总局查明,所有“涉红”食品里的苏丹红都来源于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红一号这种添加剂,该公司在辣椒红一号里面偷偷掺入了以苏丹红一号为主要成分的工业染料油溶黄。
苏丹红事件进一步引起了消费者对色素的关注。事实上,记者在长期的调查中,也曾经发现少数不法商贩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工业染料的情况,这些工业染料的名称虽然不像苏丹红一样耳熟能详,但是违法的手段同样让人触目惊心。
在少数生产腐竹的加工点,煮豆浆时,工人们要往豆浆里加一些用黄色粉末调制的液体。这种黄色粉末,是一种名叫“碱性嫩黄口”的工业染料,这种染料一般只能用于染布
在少数卤制熟食的加工厂,工人要往锅里添加一种红色的粉末。这种染鸡腿的红色粉末就是工业染料――酸性橙。 这种工业染料,主要用于皮革、纺织品的染色。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滥用食品色素,甚至在食品中违法使用工业染料的案例屡屡被揭露,这些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而且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
主持人:其实,无论是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还是广州倪小姐的遭遇,应该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过度依据外观色泽来选购食品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消费者:带色素的食品 毕竟(色素)是额外添加到食品当中的,所以我觉得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这个阶段,我现在是处于哺乳期,更不会选择带色素的食品了。
消费者:有色素的时候,是好看,但是还是尽量不带色素的好,我感觉,原色的最好。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从事食品安全的研究和教学。
或者是超量了,或者是超范围了,或者是非食品用的色素添加到食品里当作食用色素来用了,导致了他在心理上的这种恐慌。
记者在市场上了解到,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对食品中的色素比较敏感和排斥,但是另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又比较注意食品的外观和色泽。
消费者:包装好看、颜色好看的,可能更吸引我们一些。家里有小孩子,他更爱吃一些五颜六色的,像红色、黄色的,他特别爱吃,所以我们在选冰淇淋的时候,选择颜色好看的、鲜艳一点的。
为了了解普通百姓对食品色泽的重视程度,记者安排了这样一次调查。
在超市的帮助下,记者把广州倪小姐买过的染色黑米分装到小塑料袋里,和超市里没有染色的黑米摆在了一起。
记者:您好,打扰一下,我刚才看您买了这一袋黑米。您为什么选择这一袋?而不是旁边带标签的那一袋黑米呢?
消费者:因为这个亮一点、黑一点,好啊。
记者:那你是不是凭着米的颜色买的。
颜色好看,你就买了。
消费者:对,是这样,因为面上看着,有把握一些。
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对色素的认识,记者又在《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的网页上设计了一次问卷调查,有七万多人次参与了这次调查。
在回答“您在购买食品时会注重食物的色泽看相吗”的问题时,高达82.55%的被调查者说“会”。只有17.45% 的调查者说“不会”。
在网上的问卷调查中,记者发现,很多消费者在重视食品的色泽看相的同时,对色素的使用却缺乏必要的了解。
在回答“您对色素的使用范围了解吗”的问题时
54.57%的被调查者,也就是超过一半人表示“不了解”
31.56%的被调查者则表示“说不清”
只有13. 87%的人表示“了解”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 研究员 陈君石:他不能知道这个红颜色,它用的这个颜色是国家批准的还是没有批准的,消费者没法区别。
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很重视食品的外观色泽,但是另一方面对滥用色素的现象又缺乏鉴别的知识和手段,这给不法商贩们滥用色素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对食品中色素的监管和检测的难度很大,也使得不法商贩敢于铤而走险。事实上,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不准超范围和超剂量使用食用色素。另外,我国《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也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工业染料。但是,据记者了解,国家标准规定,目前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色素约有六十种,但是,在标准规定范围以外的色素至少有上百种,像苏丹红这样的工业染料则更多。那么,对食品中是否含有标准以外的色素甚至工业染料就很难一一检测。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教授:我们所欠缺的是一种快速反应,和我们的技术水平还跟不上我们的发现。
主持人:不法商贩受利益的驱使,加上国家有关部门检测手段的不健全及消费者的消费误区,导致了一些不法商贩滥用色素甚至违法使用工业染料,那么,究竟什么是色素,国家有关部门对色素的使用又是怎么规范和管理的呢?
据了解,允许被添加到食品中的色素统称为食用着色剂或者食用色素,主要分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是从动植物身上提取的,成分天然,但是成本高,质量也不稳定,容易褪色。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的原料来源于化工产品,因为价格相对便宜,着色效果好,目前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
专家告诉记者,色素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它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刘志皋 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 委员 曾经参与主编过食品添加剂手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吃东西,首先一看,这东西好看,我买。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 研究员 陈君石: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当中,色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假如我们所有的食品,都变得不添加色素的话,可以想象一下,对人们的吸引力就很差。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博士:琳琅满目的商品很多都是通过色彩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所以这是使用色素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它可以极大的提高产品的感官品质。
食用色素虽然可以在食品中使用,但是专家提醒,对于食用色素,如果不加限制地使用,就会损害到人们的健康。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 研究员 陈君石:因为任何东西无限制的使用都是不安全的。
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 委员 刘志皋:就是我们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范围,那么,安全性就受到破坏,它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
目前,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有十二种,主要用于软饮料、蜜饯、糕点、糖果、果冻等产品,禁止在主食类、婴幼儿、肉制品、牛奶等食品中使用。像给黑米染色,在鸡精和水果罐头里添加合成色素,都属于超范围使用食用色素。专家介绍,食用色素本身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特别是一些化学合成色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如果被滥用,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博士:如果是一个不正规的企业生产的食品,大量用了这种人工合成的色素,而且这些色素是超标的。那么。消费者长期消费就会造成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
虽然一些消费者对食品中的色素避而远之,甚至一些染过色素的食品引起了人们的不安,不过,专家强调,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在安全性上都曾做过毒理性测试,而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所以,只要是在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之内使用就是安全的。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博士:在我们日常的工业制成的食品中,大部分都是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只要我们的生产企业,按照正常的使用标准来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安全性上是绝对放心的。
另外,专家们在呼吁政府要加强对色素使用的监管,企业要诚信自律的同时,还特别提倡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大力发展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和应用。现在我国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天然色素已经达到了四十多种,专家介绍,这些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是从动植物身上提取的,成分天然,相对于人工合成色素,安全性更高。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 教授:我们现在整个食品产业当中提倡的就是尽量更多地去使用具有功能性的、安全的,色泽更加自然的食品色素,使我们的食品更加安全,消费者吃的更加放心。
主持人:应该说色素的出现,算得上是现代工业食品的一个进步。色素本身不过是一种材料,而生产者则掌握着他们的使用权。也正是少数不法分子把色素当成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导致一些消费者提到色素就色变。但是,随着食品检测标准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处罚力度不断加强,滥用色素的违规违法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当然,除了加强外部监管之外,要从根本上杜绝滥用色素的现象,需要食品加工企业诚信自律,需要整个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改善。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些,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请给我们来信来电。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 22款儿童护肤乳霜测评 3款获评五星!“纽强”“福而可”标签标识不符合标准要求(2023-04-26)
- 抽查不合格率达26.1%!劣质行李箱让人“说走不能走”(2023-04-11)
- 知识产权保护调查(2021-04-26)
- 文具质量调查(2021-04-19)
- 棕床垫质量调查(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