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每周质量报告

读懂孩子完成稿

2015年09月16日 08:47 信息来源:http://www.aqsiq.gov.cn/ztlm/mzzlbg/201509/t20150914_449391.htm

【演播室】

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生活,欢迎您收看每周质量报告。最近我们走近了孩子们当中,要关注一些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生命质量。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而有价值的高质量的生命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更需要的是健康的心理。反过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灾难会向心理问题那样会给人带来持续而深远的负面影响。南京女孩远远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是今天想起,仍然让人心酸,让人心碎。

【正文】

2011年7月2日上午,就在中考成绩公布的前一天,在南京市第一中学的这个教室里,响起了一首流行歌曲:《别哭,我最爱的人》,这是妈妈黄侃在女儿的电脑里找到的唯一一首歌。这一天,黄老师承受着巨大的伤痛,给自己的学生和家长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

【同期】远远妈妈 黄侃

我当时处理完丧事以后回来,我就给孩子们讲,一定在你们拿中考分数之前,黄老师一定告诉你,我们家发生了什么事情。

记者:为什么非要选择在中考成绩出来之前?

中考成绩一出来以后,考得学生好的这个家长非常高兴,小孩也非常高兴。如果考得不太好学生,特别是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他考了试以后,他就感觉非常沮丧。我感觉就是有点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么在这个生命教育的这个课上,我告诉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更告诉的是家长我们怎么面对我们孩子的事。

【正文】

2009年2月8日,噩耗击中了南京市某中学黄侃老师一家:在荷兰上大学的女儿远远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让亲人们无法接受也不能相信。远远从小到大一直成绩优异,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还是省级三好生。到荷兰上大学后,说自己在那里生活很愉快。远远出事后,黄老师在她的遗书中发现,远远早就觉得自己得了强迫症。

【同期】远远妈妈 黄侃

这6年当中,我一直在反思,我觉得可能我还是没有走到她的心里,那么我关注她的更多的是她的学习。我问我同事更多的是我女儿学习怎么样,排位怎么样。那么我觉得她学习挺好的,而且她的主要精力也放在学习上面。可能我就忽略了一个正常孩子她会遇到的一些心理的问题。那么我的这个孩子呢,确实就是在她20年的短短生涯中,她没有给我带来任何麻烦

【正文】

因为黄侃的这堂生命教育课,这几年有不少家长认识了她,并且在遇到孩子心理困惑时都来求助于她。黄侃还拿出十万块钱设立了一个“健心奖”,奖励南京教育系统做心理咨询的老师,鼓励他们帮助孩子摆脱心理问题。最近黄侃收到了这样一封信。

【同期】 远远妈妈 黄侃

那么我最近也收到一封大西北的一个家长的来信,那么她也给我谈了他的好多,就是这个孩子跟我们孩子特别像,我觉得可能还比我们家孩子更优秀一点,因为他已经上完大学,而且都已经工作了。就是他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疾病,用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解决了自己的生命。

记者:对于这样的好孩子,省心的孩子,是不是反而我们容易忽略他们?

对于所谓的熊孩子来说,他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呈现出来的,反而我们觉得我们好处理,因为我们有预案,有防备。而对于那些省心的孩子,他们都是隐含在内心世界里面的,而且藏得可能比较深,他展现给我们都是最阳光的一面,其实这些孩子可能要更加要关注,要么不出事,出事就是个大事,真的无法挽回的错误。

【正文】

我们采访了不少孩子,他们说家长普遍地希望自己做一个省心的孩子、做好孩子。

【同期】 学生

可以找我们家的小鸟倾诉一下。

记者:还可以找小鸟倾诉呢,不错啊。

反正它也不会跟我妈说,又不会怎么着的。

记者:那你们觉得好孩子或者乖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在你们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标准?

学习非常好。

就非常刻苦认真,然后呢,他们说怎么,我们就怎么地。

对,每次考试都要考得非常好。

好象没有自己主见的样子。

【同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方平

特别是家庭要建立一个比较好的信息的这个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使孩子有一定的问题以后,能够及时地反馈到你这一块。那么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我想对好孩子也有一个建言,就好孩子也要学会应该说调试自己,学会自我调节自己。那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是,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求助其实是一种能力,它也是生存的一个基本技能。所以我希望即使是好孩子的话,当遇到问题,也应该求助家长,求助老师,求助社会。

【正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1年世界儿童状况》指出,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生率一直在增长,全球约20%的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或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每年约有7.1万名青少年自杀身亡。

2010年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且近年来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孩子的心理问题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迫在眉睫。今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门就“能否读懂孩子”进行数据调查,针对同一项调查内容,分别听取家长、老师和孩子的看法是否一致,调研比对能否读懂孩子。关于教师是否了解孩子的情绪从四个方面作了调查: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是否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是否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孩子和教师的亲密程度如何。

【同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学院研究所所长边玉芳

第一个方面是说老师是不是知道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那这个数据里非常有意思,这里有71.4%的老师是认为我是比较了解孩子的这个情绪变化的原因的。那么但是孩子却只有37.2%的人认为,老师是知道他情绪变化的原因。另外一个更让人吃惊的一个数据,那比如说这里面有28.9%的学生是认为老师是不了解的。而我们的老师没有一个老师认为自己不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的。那么最后一点,我们说一下,比如说教师和学生的亲密程度,两者之间的一个数据,你会发现之间的对比也是很悬殊的。你比如说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有91.7%的老师认为,他跟孩子的关系是很亲密的。但是孩子们只有58.5%的人认为他跟老师是比较亲密的。所以呢,提醒我们的老师一点,其实有时候我们可能是我们自己想当然的,可能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一些想法,就觉得我是了解孩子的,我跟孩子的关系是亲密的。但是孩子可不是那样认为的。

【正文】

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宇最近一直在接受心理治疗,而他产生焦虑失眠的原因来自数学课。

【同期】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宇

我的数学老师特别严厉,有一次我做作业不会,他在旁边看着我,过了很长时间,我还是没有写,他就拿粉笔扔我。我很伤心。那节课我一直没有听好,我一直都在哭。还有一次,我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让做题,全班同学都做完了,老师问还有谁没做完,我举起了手,老师让全班同学都等着我,我压力太大了,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我语文、体育,英语都特别好,就是数学我不行。

【同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方平

那么这个学生呢,在老师的多次这样不恰当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好象到这里头,他的学习的走向下降,自尊也在下降,自信心也在下降,一焦虑错误就更多,更多就恶性循环,这样使他一上课,大量的他的能量,他的焦虑都在用于解决他的情绪焦虑问题。打一个比方,就说那么如果一个能量有限的一个电池的话,都去放到一个大灯泡上,那么另外一个灯泡就没有电源了。

【同期】北京市三帆中学副校长刘红叶

记者:现在很多孩子都觉得老师对他们要求很高,那您觉得现在的老师能不能够做到在这个高要求,或者是他们认为的严要求当中,能够考虑到照顾到孩子们的情绪或者是心理?

我觉得这里面的严,还应该有爱。原点是爱,对孩子成长的这种责任,是基于对孩子的爱。那么我们一切以对孩子的成长健康为出发点!去严,那这样的严才有理,这种理不是便于老师开展工作,而是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把握这样的一个原则,一个原点,爱才有道理,严也有道理。

【同期】本台记者章伟秋

现在我们来到了北京的一个心理咨询点,来采访一位女大学生。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药,能够治愈内心的创伤,但是21岁的女大学生小束(音)却说呢,十几年来,时间并没有治好她的内心创伤,反而呢,还让她形成了悲观的性格。她之所以同意我们面对面地去采访她,她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知道在孩子很好的时候,就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

【同期】大学二年级女生小树

我认识一个姐姐嘛,然后我们去逛商店,我自己买了一个那个我忘记是自己买的,还是怎么的,就是在商店里买了一个唇油,然后就是。

记者:几岁的时候?

10岁,9岁,对,9岁。然后买了以后,就是装在口袋里觉得特别高兴。结果被我妈发现了,我都甚至没有用过,然后被我妈发现了,就说我,她说你们同学都现在都纯纯地都在学习,你干这些事情,就觉得好象特别羞耻,然后还告诉我们老师。

记者:她怎么觉得这事不纯洁了?

她可能觉得一个女的,太爱美了,不纯洁吧

记者:那你现在找咨询师一直在沟通,在交流,这个大概持续了多久?

有两年吧。

记者:两年了。那现在心里最难受的地方是什么?

很多时候比较悲观,就想那个阴暗,不是阴暗,就是负面的东西,我不会特别全面地看问题,更不会乐观地看问题。

【正文】

妈妈动不动就对她发脾气打骂,大学二年级女生小树从九岁开始就埋下了心理问题的种子。因为严重的焦虑、恐惧已经影响了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同期】心理咨询师马建国

其实家长的内心是完全地爱孩子的,但是他爱孩子的方式呢,他是通过给孩子提要求,就好象一开始家长对孩子有一个期待和要求,他给孩子了,然后家长又会有一些期待和要求,然后又送给孩子了。其实这些期待和要求都是非常好的,非常美好的,完全是真心出于爱孩子的,然后他可能又会有一些要求,那您,如果您是孩子,您愿意承受家长这种期待和要求,您愿意去实现它吗?

记者:我愿意,但是可能我觉得比较沉。

比较沉。

记者:现在就很沉,还是给您吧。

:就受不了,时间长了之后。其实这点是特别遗憾的地方。家长是真心爱孩子,但是孩子为什么接受不到,就是因为被这个期待给挡住了,被期待和要求挡住了。孩子会感觉到你完全不理解我,你是恨我的

很多家长都会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都来自于小时候的心理阴影,它是一种累积的效果,所以我要奉劝我们的家长,你们一定要注意,孩子小时候的心理问题,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千万不能给孩子留下心里阴影。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能否读懂孩子”的数据调查中,还针对家长是否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做了调查,结果81.4%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了解孩子的,但相对应的却只有67%的孩子认为家长是了解他的。

另外,这次数据调查还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生活习惯、情绪状况、兴趣爱好、同伴交往”这八个方面作了排序调查,而这八个方面与孩子未来的成功,获得幸福的能力密切相关。从中调查家长最关注的是什么,再调查孩子认为家长最关注的是什么。

【同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学院研究所所长边玉芳

结果非常地有意思,无论是孩子的结果,还是家长的结果,两者还是非常非常的一致的。爸爸妈妈和孩子排序都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那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个身体健康现在排在第一位,这是令人很欣喜的。

【正文】

而同排在后三位的是“兴趣爱好、同伴交往、情绪状况”恰恰与心理健康直接相关,家长却对这三者的关注度很低,最低的只有10%左右。

【同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学院研究所所长边玉芳

这三个方面,比如说像情绪,那情绪的状况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它透露出来的一个人的这个信息是非常多的,它反映的是我们一个整体的一种生活状况。比如快不快乐,它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那么我们把这三者认为更多地体现了孩子心理健康的这种状况,要特别提醒我们的家长朋友,其实这三者一定是要去很重点去关注的。

【正文】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当中,有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阶段,这就是青春期,是一个人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通常指12到18岁这个阶段。这个时期也被称为青少年情绪的“疾风暴雨”期,情绪反应激烈,不稳定、易波动,与家长的冲突加剧。研究表明,青春期孩子的情绪问题与大脑不同脑区发育不平衡有关。另外,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忽高忽低,也会导致情绪不稳,行为逆反甚至带有攻击性。青春期的孩子不好读懂又必须读懂,否则后患无穷。

【同期】家长

他脾气比较大,然后有的时候就不能给他顶。

一般吧。我也觉得不是很好懂。因为他基本上有自己的思想,高中了。

讲过了他自己也讲,我就想发火,发火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是针对你。他也这样给你讲。

(记者:接触到的这些孩子的家长,是大多数都能够理解孩子呢,还是说只有少部分能够理解孩子?)

【同期】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生姜涛

很多孩子他等于是一个从小孩到成年人过渡的时期,我们有时候把他成为一个混沌时期,就是他既成熟又不成熟,既强大又不强大,那么既这个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既什么都敢,又什么都不敢的这个阶段,那这当中呢,可能有部分是需要心理调试。有一小部分可能真是需要(出现)病理状态的,要出现那种跳楼,自伤,自杀,冲动攻击伤人,然后那种甚至出现很多的幻觉,妄想的这些,一定要用药物干预了。

【正文】

每个人的生命质量都是由最初几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基础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自己成长特点和成长经历,违背了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长期忽略他们的内心感受,有些严重的问题可能有一天就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同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学院研究所所长边玉芳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需要关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心理健康问题,真是越来越呈现出重要化和低龄化的趋势。那么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一定不要过多地只是去单一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太有这种功利主义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来培养我们的孩子,他们这个就说是把他们未来幸福能力的培养当成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一个方面。

【演播室】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多数学校是不愿意我们去拍摄的,即便同意拍摄的话,也不愿意我们拍到他们的校门、校名等等。看来对于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这个话题,人们还缺乏足够的正视的勇气。现在的孩子将来都会为人父,为人母。任何的心理问题都有可能传递到他们的下一代。读懂孩子,关注他们当下的生命质量,才能使我们民族的未来,拥有健康和希望。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