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略措施

2002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总结会纪要

2004年06月23日 00:00 信息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为了总结2002年的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经验,改进今后的工作,名推委秘书处于10月10日至11日召开了2002年专业委员会组长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总结各专业2002年的评价工作;二是各专业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今后评价工作的建议;三是关于对“中国名牌产品申请表”评价指标的修改意见。这次会议的目的正如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于献忠秘书长在会议开场时所说,在于“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增强信心,改进工作”。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荣剑英常务副秘书长主持了这次会议。

今年成立的16个专业委员会,除床上用品专业委员会及手表专业委员会等少数专业委员会组长因为在外面办展览、或者出国在外没能参加这次会议以外,大部分专业委员会的组长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就本专业今年的评价工作、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今后评价工作的建议以及对“中国名牌产品申请表”评价指标的修改意见等进行了踊跃发言。参会代表的发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今年推出的中国名牌产品的总体评价。今年共推出120家企业生产的123个品牌,这些推出的企业和品牌,除极个别企业的个别品牌,行业有不同看法外,有99%都是和市场竞争中自然涌现出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相吻合的,这说明评价工作总体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比较公平的。大部分专业委员会组长认为今年推出的中国名牌产品“行业满意,企业服气,消费者认可”。这主要得益于大部分专业委员会的组成比较合理,各方面的专家对本产品行业的市场情况、质量情况等都比较熟悉,有的专业委员会还亲自到市场上进行验证,大部分的专家对于评价中国名牌,是出于公心,而不是为行业或企业争名牌;这也得益于评价程序的严肃、评价态度的端正和保密工作的有效。

二是关于企业申报数据的水分问题。这个问题各专业组意见比较集中,主要是申报企业的申报材料水分比较大,各省审核把关不严。申报企业的申报材料水分比较大,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有的数据平时企业不愿实事求是地往大处报,造成行业、地方、国家以及税收等部门掌握的数据不准;二是某些国有企业平时的统计数据偏大,而个体私营企业等所有制企业的数据偏小;三是有的企业的产品品种比较多,单独核算某一产品确实比较困难;四是有的企业的申报数据是故意造假。对于这些问题,秘书处研究决定:第一明年要求各省局在受理企业申请时,严格把关,凡是有水分的申报材料,重新填写,直到实事求是为止;第二,要求各专业组的专家要根据行业等方面平时掌握的符合实际的数据,修正申报企业的数据;第三,明年再公布中国名牌产品初选名单的时候,同时公布候选企业的主要指标,接受社会、同行业等方面的监督。凡是数据不实的,一方面取消申报企业的申报资格、中国名牌产品的候选企业资格;另一方面同时追究地方局以及各专业委员会的连带责任。

三是关于中国名牌申请表的指标问题。这一问题,各专业委员会的意见比较多,概括起来,一是要对“中国名牌产品申请表”进行调整,保留可以拉开差距的指标,去掉定性描述的指标以及企业不好进行核算的指标;二是部分申报企业的产品没有“用户满意度”数据,已经提供的“用户满意度”数据差距太小,以此数据为依据进行评价,难以拉开差距;三是质量评价中实物质量评价,像食品等,应增加感官指标;四是质量评价中对于申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由于都是定性描述,很难量化,不利于评价打分;五是“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对私营企业有利,而对国有企业不利,因为他们上交的税收比较多;六是申报企业大多数对“企业新产品产值率”理解错误,尤其是不知道什么算新产品,因此,今年这个指标非常悬殊,胆子大的就占便宜,实事求是的就吃亏;七是建议增加一些新的指标,比如在市场占有率里面,增加一项“单价”,因为名牌产品不能够低价倾销;在发展评价里面要增加一项企业申报产品获得的专利数量,在发展评价里面还要增加最近三年企业的增长率等;八是企业的申报材料要增加有关方面出具的证明,比如,企业要提供有关质检部门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复印件,出口量及出口额要由海关的证明,税收和利润要有税务和统计部门的证明,申请企业要出具产品专利的复印件。此外,企业还要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证明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对于这些意见,秘书处作了认真记录和研究,秘书处将汇总、吸收这些合理意见,对原“中国名牌产品申请表”进行修改、调整并征求各位委员意见。

四是关于已经推出的中国名牌产品的集中宣传问题。一是要大力宣传中国名牌产品标志,让广大的消费者认可中国名牌;二是要进行中国名牌产品的集中宣传。企业进行宣传、行业协会进行宣传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进行集中宣传,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前者是企业和行业自己宣传,消费者会认为那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名义进行宣传,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消费者就会更认一些。

于献忠秘书长在归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两天的会议进行了总结,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今年的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是成功的。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丰硕的评价成果;二是广泛的社会影响,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把手非常重视本省创中国名牌的情况;三是有效的引导作用;四是积极的市场回报,一些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以后,市场销售额不断上升。

二、取得这些成绩的经验。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饱满的工作热情;二是严谨的工作作风;三是严格的纪律约束;四是扎实的评价准备工作。

三、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

1.关于评价和培育工作。评价工作就像举办奥运会,世界冠军是培育出来的,中国名牌产品同样也是培育出来的。通过举办奥运会涌现出了世界冠军,通过评价工作则涌现出了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和培育是1:99的关系,但这个1却可以带动99。行业协会要在培育中国名牌方面下大功夫并在规划方面出实效。

2.关于宣传。要做到企业、行业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三位一体,要整体规划,集中宣传,要和主流媒体建立比较稳固的联系。

3.关于对已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企业的监督。可按照“政府为主、行业协助、社会参与”的格局,加强对已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企业的监督。企业决不能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后,就万事无忧了。要促进企业加强自律。要采取措施,对出现问题的企业书面通告,限令整改,问题严重的,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12号令的要求,取消该企业的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4.关于评价细则的制定。要尽量量化、具体,突出可操作性。

5.关于指标体系。要把握原则,突出行业特色。

6.关于数据的真实性。将来公示时,可考虑对初选企业的一些主要指标进行公示,以对企业进行监督,督促其如实填报申请材料。企业也要出示有关证明。要做到道道把关。企业、省里、专业委员会、秘书处都要把关。对于企业申报数据的修改,要出之有据。

7.关于外国的品牌能否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还是要严格按《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办,以暂时不搞为妥。

8.关于是否要对已经评出的中国名牌分层次的问题,还是暂时不分为宜。已经有了中国名牌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再将中国名牌分层次,容易搞乱。

四、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1.要树立规范推进名牌战略实施的意识和信心,提高办事效率。

2.一定要坚持科学、公平、公正、公开,数据说话。

3.关于专业委员会的组成和定位。专业委员会的组成一定要有广泛的代表性,行业、质检、研究机构、消费者代表,都要参与进来。在专业委员会的定位上,一定要强调它是名推委的办事机构,而不是行业协会的利益代表;是出于公心,而不是在为本行业争名牌。

4.在保密和纪律约束方面,还是要强调原则、纪律、程序和约束,同时,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

5.要做好摸底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6.从现在的情况看,专业委员会组建后,和秘书处之间的充分沟通是必要的。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