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专家库建立与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11日 00:00 信息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国质检质[2004]245

00四年六月四日

第一条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聘请专家,建立专家库,对缺陷汽车产品进行调查和技术认定,并根据需要组成专家委员会。为充分利用国内汽车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专家资源,发挥专家在缺陷调查和认定中的作用,确保专家委员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质检总局聘请入库专家的基本条件:(一)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无不良记录; (二)受聘于教学、科研、认证、检验、咨询服务机构、修理行业,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 (三)了解缺陷产品召回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程序; (四)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65周岁以下; (五)愿意从事并能够胜任汽车产品缺陷技术认定工作。

第三条入库专家的职责: (一)在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的组织下开展对缺陷产品的调查工作;(二)在管理中心的组织下对有关缺陷产品进行初步判断; (三)参加专家委员会,负责缺陷产品的技术认定; (四)制定缺陷产品技术检测大纲; (五)在管理中心的组织下对有关制造商报送的召回计划和召回效果进行评估;(六)在管理中心的组织下开展有关咨询和技术培训工作。

第四条专家库由相关领域的各类专家组成,在任期内根据缺陷技术认定的需要划分为以下六个专业组开展工作:(一)车身及附件组; (二)动力总成; (三)制动、转向、悬架组; (四)电子电器与安全系统; (五)传动及行驶系统; (六)材料组等。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实际,必要时可以对专业组的设置进行适当调整。

第五条专家库内的专家人数要能保证缺陷产品召回工作正常运转的需要,每个专业组的人数根据召回的需要由管理中心确定,报质检总局批准。

第六条质检总局聘请有关专家和管理人员建立专家评审组,负责专家库各专业组的设置和调整、入库专家的评审等工作。专家评审组的建议需报质检总局批准。

第七条管理中心负责专家库的组建和日常管理,具体工作包括:(一)组织入库专家的推荐工作,协助组织专家评审工作; (二)负责建库、专业组设置和调整等工作; (三)受理入库专家退出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四)协助质检总局与专家签订协议,颁发专家聘书;(五)组织开展其他业务活动。

第八条专家申请入库由其所在单位推荐,推荐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的内容填写专家推荐表格等文件。具备专家推荐资格的单位或团体如下:(一)汽车工程学会各专业分会; (二)汽车行业协会; (三)国家认可的汽车产品及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四)汽车产品及有关产品认证机构; (五)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研究机构;(六)设立汽车专业的院校; (七)知名的汽车维修企业; (八)地方质检机构和相关机构的代表。

第九条入库专家评审程序: (一)管理中心对专家推荐表格等文件进行审查;(二)专家评审组对申请入库专家进行评审; (三)质检总局批准评审结果; (四)专家签署行为规范、保密承诺书; (五)管理中心根据批准结果通知专家及推荐单位;向专家颁发聘书。

第十条入库专家每届任期为4年。任期结束时,由管理中心组织复审,符合任职条件的专家可继续留任。

第十一条 专家在任期内调离原工作单位或办理退休手续后,仍继续承担专家工作的,单位及专家本人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管理中心。

第十二条 当有专家退出专家库,使有关专业组专家数量不足,或新增专业组时,应及时进行专家增补工作。

第十三条 有下述情形之一的,经质检总局批准后,管理中心应为有关专家办理退库手续,并通知所在单位和本人:(一)因健康原因不能胜任缺陷技术认定工作的; (二)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三)受刑事处罚的; (四)违反专家行为规范、保密承诺书规定内容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

第十四条 在对可能存在缺陷的产品进行认定时,管理中心应依据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从专家库中挑选专家进行判断。专家使用管理中心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判断,但必须对资料进行保密。

第十五条 管理中心根据缺陷认定个案的需要,组织专家委员会负责缺陷的技术认定。专家委员会从专家库中涉及缺陷认定的相关专业组中随机抽取511人的单数组成专家委员会,并报质检总局确认。

第十六条 缺陷认定涉及多个相关专业的,其中主要专业组的专家不得少于专家委员会成员的三分之二,且应包括2名以上来自检测或维修领域的专家。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家,不能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一)与相关制造商及其主要竞争企业有工作关系的; (二)与缺陷认定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认定的。

第十八条 专家委员会应独立进行缺陷调查、技术认定工作,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干涉。

第十九条 入库专家应遵守的纪律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二)保守秘密,未经管理中心批准同意,不得擅自将涉及的技术认定工作向任何单位和个人公布; (三)按照工作计划,公正地、积极地从事缺陷的调查和认定工作; (四)在从事缺陷的调查和认定工作期间,不得私自接触相关的制造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