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政策举措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一般特征,也是英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在英国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转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国际上对其具体领域并无统一的界定标准,也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根据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服务业分为11门类、26大类、134小类。如果按照服务对象,大致可分为为个人服务的消费者服务业、为企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服务业三类。其中,为企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业即是生产性服务业,具体体现在上游(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全过程生产活动中。从其基本内涵看,一切为企业生产服务的,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从这一概念看,过去25-30年间,生产性服务业是英国增长最快的行业。1979-1988年,服务部门共新增240万个职位,其中银行、金融和保险部门就增加了100万个,占了近50%。到2005年,金融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已达8.5%,2006年净出口244亿英镑。目前,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增加值占英国GDP比重已超过25%,就业人口占了全部就业人口的32%。
通过与英国政府经济顾问史蒂夫先生的交流研讨,我们了解到:英国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目前许多人理解为发达国家将企业的部分服务性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如美国软件业的部分业务向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但从服务外包的内涵看,主要是指企业将部分服务性环节由内部化转为外部化。国际间的服务外包,只是服务外包的一种高级形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建立在成本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各种生产要素做出是在自己内部生产还是在外部市场采购的决定。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外部组织能够做得更有效率,同时成本更低,那么此项活动就应该由外部的组织来完成。英国生产性服务业自80年代加快发展,总体上与制造业结构的有效调整紧密相关,可谓前者支撑后者,后者为前者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正是由于这一时期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制造业企业的大量产生,使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种专业服务公司也应势而生。于是,一些制造业企业从专业化角度出发,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逐步开始将内部活动特别是服务活动外部化。这种在保留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将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服务职能转移出去,从原来由企业内部提供资源或服务转向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组织来提供的行为,就是服务外包。
英国通过服务外包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和产业的重组。同时,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造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伴随世界性的企业并购浪潮,英国工商企业的合并重组达到空前水平。随着企业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调整,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些企业开始逐步砍掉亏本的服务部门。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使能源和资源紧张的问题更为突出,工业企业为保留核心竞争力,纷纷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如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产品设计及金融等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进行。以成立于19世纪的英国著名企业联合利华为例,该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了核心产业战略,收购了大量公司和品牌,决定将业务重心重新放回到核心品牌上,产品品牌由50多个减少到13个,同时理性地舍弃包装业、运输业和渔业等产业,到1989年,核心产业得以明显增长,成为世界第26位的大企业。总体上看,服务外包对英国产业发展带来的作用主要有:一是使企业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由于企业将一些自身不擅长的业务交给专业公司完成,而专业公司因经验丰富和存在外部竞争,收费较低,企业因此节省了大笔成本,生产效率明显提高。1980-1987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2.5%,其中纺织工业上升到5.8%,钢铁工业成本远低于美、德、法、日等国。二是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由于传统上由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活动(如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物流销售、员工招聘、信息管理等等)逐步外包出去,企业更加聚焦于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三是促进了制造业企业转型。许多企业把服务外包后节省下的资金用于二次投资,主要业务逐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衍生和转移,服务在生产销售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日益呈现"服务化"的新趋向。四是促进了新的服务组织不断生成。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以及企业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承接外包的专业机构不断建立,信息服务、咨询、培训等新兴服务业作为专门的产业形态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在英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1979年开始的大规模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作为政府的服务外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国有工业大多建立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工党上台后开始实行国有化,到1979年,英国政府控制了煤炭、造船、电力、煤气、铁路、邮政和电讯等部门的全部,钢铁和航空部门的75%,汽车制造和石油工业部门的50%和25%。但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国有工业的运行状况普遍不好。根据1976年英国经济发展署公布的有关1960-1975年国有工业状况的报告,国有工业总产量年均增长1.1%,低于整个制造业的年均增幅2.7%,盈利低于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私有化进程。1979年至1989年,政府先后将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了私营部门,到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辞职时,除英国铁路公司、煤炭公司和皇家邮政3个部门外,国有工业全部实现了私有化,600多万工人转移到私营部门,出售国有资产达550亿英镑,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仅次于日本排第2位。由于私有化的推进,原由国有企业包揽的后勤、社会保障等服务被外包出去,原由政府各部门内部承担的清洁工作、垃圾收集、伙食供应以及从安全保卫、打字、照相复印、车辆维修到计算机服务、设计、审计工作等,也都雇佣私人承包商去提供,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英国政府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要采取了4项举措:
一是解除公司注册方面的壁垒,鼓励兴办企业。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财政及金融政策,放松或取消国家控制与干预,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主要包括:先后废除180多项对经济活动的限制规定。如取消最低固定佣金制度;废除折旧上税规定;废除私人企业中工人最高工资限额及对产品价格和企业持股者红利收入的限制等规定。推行系列减税措施,刺激个人、家庭和企业进行投资和参加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从1979年至1996年,政府先后将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从33%逐步降到24%,并不断提高所得税最高税率的起征点,将增值税率由原来的8%~12%提高到15%,将公司税由52%降到35%。积极改革劳资关系,重点削弱工会的权力和作用,先后通过5项重要工会立法,取消工会作为一个整体所享有的普遍的法律豁免权,缩小排外性雇佣制企业(即只雇佣某一特定工会成员的企业。70年代末排外雇佣制企业人数达520万人,占就业人数的25%)的合法性范围,解除劳动力市场壁垒,促进劳动力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此外,为便利企业注册登记,目前74%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网上注册,费用为20英镑;通过遍布全国的"商业链接"机构及信托基金等向创业者提供全套咨询服务及部分资金支持;建立"毕业生企业协会",出台"毕业生创业方案",鼓励毕业生进入商业领域。
二是开放资本市场,使企业融资更加容易。二战后,由于英国政府过度管制,金融业尤其是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逐步萎缩。撒切尔夫人上台,取消了对资本和外汇长达20年的管制,大量外资迅速涌入。同时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1986年10月启动金融改革,对传统金融制度产生剧烈冲击,人们称之为"金融大爆炸"。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取消经纪商和交易商两种职能不能互兼的规定,经纪人与出场代理人互相兼任,放开交易所会员资格的限制;取消证券交易的最低固定佣金限制,实行证券交易代理手续费自由化;取消非交易所成员持有交易所成员股票的限制,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参加证券交易所的活动;废除各项金融投资管制,银行开始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等。在监管方面,英格兰银行将监管银行业的职能移交给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这一改革,标志着金融服务业自由化的开始。由于资本市场全面开放,英国国内金融企业逐步走向混业竞争。同时,美国和欧洲大陆的金融机构纷纷到英国全面参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大大提升了英国的国际金融地位,促进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使企业融资变得更加方便,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金融环境。
三是政府做好咨询服务,对企业发展进行指导。英国政府对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重点不是拨款,而是非常注重对企业管理层的教育和指导,着重帮助企业管理层认识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由于市场状况复杂、信息掌握困难,不少企业家在扩大生产、经销、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以及对领薪管理人员的招聘、培训和提升方面往往踌躇不前。为此,英国政府在每个地区建立了顾问署,作为专门的企业管理和咨询机构。在全国雇佣了1000多名有公司背景的退休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高层顾问,负责帮助企业制订发展计划,引导企业改变经营策略,如帮助其上市、通过上市融资,同时积极开展企业高层培训,由企业自己报名,着眼于地区中最迫切发展的重点企业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此外,英国政府每年投入1.5亿英镑,积极搭建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和资源服务的平台---企业网。具体做法是:通过9大地区的发展机构,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一批具有资质和竞争力的企业咨询机构作为合作机构。地区发展机构与这些中标机构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工作责任和服务内容。合作机构按照协议要求,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服务,通过派出企业顾问,上门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同时,建设和完善"商业链接"网络,方便企业获取法规、融资、培训等政府服务信息;税务署等部门开设了"电话服务热线",开展"商业咨询公开日"活动;建立"跨部门工程"方案并实施"单一传输计划",保持政府对企业支持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转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四是大力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劳动者具备从事服务业的能力。英国政府在80年代提出了"国家教育培训目标",内容涉及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各项主要指标,强调一切企业都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一切个人都有获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一切教育培训都应当朝向培养自信力、适应力、就业力的方向,特别是要朝向培育核心技能的方向发展。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16岁以下孩子享受免费义务教育,16-18岁则不再享受义务教育,但由高中、继续教育学院或工作场所负责为该年龄段的青年提供教育和培训。政府把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同增强英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联系在一起,相继颁布了有关法案、政府白皮书以及具体政策,并设立重大项目和重要机构来支持落实政府的战略。目前已举办462所继续教育学院,高等院校在校生中有12%的学生是继续学院毕业生中考入的。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主要承担者,在提高劳动者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继续教育和劳动就业有机结合,做到产销一体化,1995年7月,英国撤消就业部,有关培训方面的职能与原教育部合并,建立教育与就业部,成为世界上继澳大利亚之后第二个将教育与培训归口在一个政府部门下管理的国家。同时,建立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地位,使之与学历文凭并重,促进更多的优秀人材接受职业教育,朝职业方向发展。正因为政府对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高度重视,为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一般特征,也是英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在英国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转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国际上对其具体领域并无统一的界定标准,也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根据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服务业分为11门类、26大类、134小类。如果按照服务对象,大致可分为为个人服务的消费者服务业、为企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服务业三类。其中,为企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业即是生产性服务业,具体体现在上游(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全过程生产活动中。从其基本内涵看,一切为企业生产服务的,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从这一概念看,过去25-30年间,生产性服务业是英国增长最快的行业。1979-1988年,服务部门共新增240万个职位,其中银行、金融和保险部门就增加了100万个,占了近50%。到2005年,金融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已达8.5%,2006年净出口244亿英镑。目前,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增加值占英国GDP比重已超过25%,就业人口占了全部就业人口的32%。
通过与英国政府经济顾问史蒂夫先生的交流研讨,我们了解到:英国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目前许多人理解为发达国家将企业的部分服务性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如美国软件业的部分业务向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但从服务外包的内涵看,主要是指企业将部分服务性环节由内部化转为外部化。国际间的服务外包,只是服务外包的一种高级形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建立在成本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各种生产要素做出是在自己内部生产还是在外部市场采购的决定。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外部组织能够做得更有效率,同时成本更低,那么此项活动就应该由外部的组织来完成。英国生产性服务业自80年代加快发展,总体上与制造业结构的有效调整紧密相关,可谓前者支撑后者,后者为前者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正是由于这一时期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制造业企业的大量产生,使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种专业服务公司也应势而生。于是,一些制造业企业从专业化角度出发,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逐步开始将内部活动特别是服务活动外部化。这种在保留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将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服务职能转移出去,从原来由企业内部提供资源或服务转向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组织来提供的行为,就是服务外包。
英国通过服务外包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和产业的重组。同时,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造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伴随世界性的企业并购浪潮,英国工商企业的合并重组达到空前水平。随着企业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调整,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些企业开始逐步砍掉亏本的服务部门。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使能源和资源紧张的问题更为突出,工业企业为保留核心竞争力,纷纷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如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产品设计及金融等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进行。以成立于19世纪的英国著名企业联合利华为例,该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了核心产业战略,收购了大量公司和品牌,决定将业务重心重新放回到核心品牌上,产品品牌由50多个减少到13个,同时理性地舍弃包装业、运输业和渔业等产业,到1989年,核心产业得以明显增长,成为世界第26位的大企业。总体上看,服务外包对英国产业发展带来的作用主要有:一是使企业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由于企业将一些自身不擅长的业务交给专业公司完成,而专业公司因经验丰富和存在外部竞争,收费较低,企业因此节省了大笔成本,生产效率明显提高。1980-1987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2.5%,其中纺织工业上升到5.8%,钢铁工业成本远低于美、德、法、日等国。二是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由于传统上由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活动(如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物流销售、员工招聘、信息管理等等)逐步外包出去,企业更加聚焦于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三是促进了制造业企业转型。许多企业把服务外包后节省下的资金用于二次投资,主要业务逐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衍生和转移,服务在生产销售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日益呈现"服务化"的新趋向。四是促进了新的服务组织不断生成。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以及企业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承接外包的专业机构不断建立,信息服务、咨询、培训等新兴服务业作为专门的产业形态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在英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1979年开始的大规模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作为政府的服务外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国有工业大多建立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工党上台后开始实行国有化,到1979年,英国政府控制了煤炭、造船、电力、煤气、铁路、邮政和电讯等部门的全部,钢铁和航空部门的75%,汽车制造和石油工业部门的50%和25%。但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国有工业的运行状况普遍不好。根据1976年英国经济发展署公布的有关1960-1975年国有工业状况的报告,国有工业总产量年均增长1.1%,低于整个制造业的年均增幅2.7%,盈利低于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私有化进程。1979年至1989年,政府先后将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了私营部门,到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辞职时,除英国铁路公司、煤炭公司和皇家邮政3个部门外,国有工业全部实现了私有化,600多万工人转移到私营部门,出售国有资产达550亿英镑,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仅次于日本排第2位。由于私有化的推进,原由国有企业包揽的后勤、社会保障等服务被外包出去,原由政府各部门内部承担的清洁工作、垃圾收集、伙食供应以及从安全保卫、打字、照相复印、车辆维修到计算机服务、设计、审计工作等,也都雇佣私人承包商去提供,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英国政府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要采取了4项举措:
一是解除公司注册方面的壁垒,鼓励兴办企业。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财政及金融政策,放松或取消国家控制与干预,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主要包括:先后废除180多项对经济活动的限制规定。如取消最低固定佣金制度;废除折旧上税规定;废除私人企业中工人最高工资限额及对产品价格和企业持股者红利收入的限制等规定。推行系列减税措施,刺激个人、家庭和企业进行投资和参加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从1979年至1996年,政府先后将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从33%逐步降到24%,并不断提高所得税最高税率的起征点,将增值税率由原来的8%~12%提高到15%,将公司税由52%降到35%。积极改革劳资关系,重点削弱工会的权力和作用,先后通过5项重要工会立法,取消工会作为一个整体所享有的普遍的法律豁免权,缩小排外性雇佣制企业(即只雇佣某一特定工会成员的企业。70年代末排外雇佣制企业人数达520万人,占就业人数的25%)的合法性范围,解除劳动力市场壁垒,促进劳动力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此外,为便利企业注册登记,目前74%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网上注册,费用为20英镑;通过遍布全国的"商业链接"机构及信托基金等向创业者提供全套咨询服务及部分资金支持;建立"毕业生企业协会",出台"毕业生创业方案",鼓励毕业生进入商业领域。
二是开放资本市场,使企业融资更加容易。二战后,由于英国政府过度管制,金融业尤其是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逐步萎缩。撒切尔夫人上台,取消了对资本和外汇长达20年的管制,大量外资迅速涌入。同时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1986年10月启动金融改革,对传统金融制度产生剧烈冲击,人们称之为"金融大爆炸"。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取消经纪商和交易商两种职能不能互兼的规定,经纪人与出场代理人互相兼任,放开交易所会员资格的限制;取消证券交易的最低固定佣金限制,实行证券交易代理手续费自由化;取消非交易所成员持有交易所成员股票的限制,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参加证券交易所的活动;废除各项金融投资管制,银行开始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等。在监管方面,英格兰银行将监管银行业的职能移交给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这一改革,标志着金融服务业自由化的开始。由于资本市场全面开放,英国国内金融企业逐步走向混业竞争。同时,美国和欧洲大陆的金融机构纷纷到英国全面参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大大提升了英国的国际金融地位,促进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使企业融资变得更加方便,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金融环境。
三是政府做好咨询服务,对企业发展进行指导。英国政府对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重点不是拨款,而是非常注重对企业管理层的教育和指导,着重帮助企业管理层认识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由于市场状况复杂、信息掌握困难,不少企业家在扩大生产、经销、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以及对领薪管理人员的招聘、培训和提升方面往往踌躇不前。为此,英国政府在每个地区建立了顾问署,作为专门的企业管理和咨询机构。在全国雇佣了1000多名有公司背景的退休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高层顾问,负责帮助企业制订发展计划,引导企业改变经营策略,如帮助其上市、通过上市融资,同时积极开展企业高层培训,由企业自己报名,着眼于地区中最迫切发展的重点企业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此外,英国政府每年投入1.5亿英镑,积极搭建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和资源服务的平台---企业网。具体做法是:通过9大地区的发展机构,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一批具有资质和竞争力的企业咨询机构作为合作机构。地区发展机构与这些中标机构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工作责任和服务内容。合作机构按照协议要求,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服务,通过派出企业顾问,上门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同时,建设和完善"商业链接"网络,方便企业获取法规、融资、培训等政府服务信息;税务署等部门开设了"电话服务热线",开展"商业咨询公开日"活动;建立"跨部门工程"方案并实施"单一传输计划",保持政府对企业支持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转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四是大力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劳动者具备从事服务业的能力。英国政府在80年代提出了"国家教育培训目标",内容涉及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各项主要指标,强调一切企业都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一切个人都有获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一切教育培训都应当朝向培养自信力、适应力、就业力的方向,特别是要朝向培育核心技能的方向发展。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16岁以下孩子享受免费义务教育,16-18岁则不再享受义务教育,但由高中、继续教育学院或工作场所负责为该年龄段的青年提供教育和培训。政府把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同增强英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联系在一起,相继颁布了有关法案、政府白皮书以及具体政策,并设立重大项目和重要机构来支持落实政府的战略。目前已举办462所继续教育学院,高等院校在校生中有12%的学生是继续学院毕业生中考入的。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主要承担者,在提高劳动者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继续教育和劳动就业有机结合,做到产销一体化,1995年7月,英国撤消就业部,有关培训方面的职能与原教育部合并,建立教育与就业部,成为世界上继澳大利亚之后第二个将教育与培训归口在一个政府部门下管理的国家。同时,建立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地位,使之与学历文凭并重,促进更多的优秀人材接受职业教育,朝职业方向发展。正因为政府对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高度重视,为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 美国大米进中国还差两步 外媒:面临多国大米竞争(2017-07-28)
- 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提升制造质量水平——吴清海参加2017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并发…(2017-07-06)
- 欧盟全面限制全氟辛酸 中国出口企业“排毒”压力骤增(2017-07-06)
- 英国服务业成本上涨导致盈利能力下降(2017-06-01)
- 巴西今年3月服务业同比下降5% 创5年来新低(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