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竞争力指数全面解读
经过4年多的研究,2006年9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2005年质量竞争力指数。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用系统化的数据来评测我国宏观质量水平和质量发展能力。
为什么我国要推出质量竞争力指数?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能否真实客观地体现地区、全国的质量水平?质量竞争力指数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将在本文中一一得到解答。
此外,本文还特邀质量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课题研究小组主要负责人蒋家东博士对有关质量竞争力指数的问题进行评点和解析。
为什么要推出质量竞争力指数
发展新需要
质量竞争挑战价格竞争
质量与数量同等重要
经济学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任何致力于赢得竞争优势的经济体,都无一例外地面临这样的现实:价格竞争力的主流地位正在接受质量竞争力的挑战,必须大力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才能以卓越的质量业绩振兴经济。
专家指出,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增长,二是质量的提高。要准确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就必须同时对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进行测量。由于不同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简单利用具体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技术指标难以形成具有宏观经济意义的质量水平指标,更无法将其综合成一个全国性指数。
鉴于经济发展与质量进步的密切关系,国家质检总局曾于2001年向原国家计委提出把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质量是很重要的指标。如何衡量?怎么反映?现在确实缺乏依据。”他提出“要抓紧研究,‘十五’加不上这个内容,‘十一五’也要加上。”
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工业产品质量信息统计与分析为基础的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但从理论与实践上讲,现行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侧重于对产品质量状况的统计与分析,质量信息主要从部分重点工业企业采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和拓展,质量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质量工作的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行业和各地区的总体质量状况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质量形势进行分析与判断的依据。但从宏观上和总量上对质量现状进行客观评价的手段一直是空白,因此迫切需要构建新的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自2002年初开始,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质检总局开始组织课题组,开展 “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的研究。到2002年底,课题组基本分析确定了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构建了质量竞争力指数及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和权重体系。2003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选择浙江、辽宁、山西和深圳4个省市,开展了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试点工作。通过此次试点,课题组最终确立了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专家点评
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实施政府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学术研究上说,国际上对于宏观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一直没有大的进展,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推出可以算作是一个新的突破。
如何计算质量竞争力指数
指标来说话
四原则严选指标
四验证保证准确
质量竞争力指数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以及相应的12个观测变量构成。与质量水平有关的3个三级指标中,标准与技术水平代表的是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的技术水平及其保障条件。质量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的定性和定量效果,而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则代表了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它是前面两个三级指标综合作用的外部表征。
发展能力的3个三级指标包括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是企业科技投入的主要方面,核心技术能力主要是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数量,市场适应能力是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和核心技术能力综合作用的经济效果。
总体说来,在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全部6个三级指标中,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两个指标是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外部表征。前者的评价者是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后者的评价者则是市场上的广大消费者(顾客),他们共同构成了对企业质量现状的客观评价,是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的外部因素。而标准与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和核心技术能力4个指标是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内部表征。它们可以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质量资源或质量能力方面得到解释,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它们的改善最终会带来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两个指标的持续提高。
专家点评
在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测算指标从三四十个减少到12个。选取指标的原则主要有4个:一是指标要能解释现实质量管理的问题和现象;二是指标要比较成熟,统计起来比较方便;三是优先考虑已有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指标,保证测得出、测得准;四是要与国际相关研究接轨,尽量选取国际通用的指标。
我们还进行了4个方面的验证:一是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二是通过研究指数的变化趋势来验证。比如一个地区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如果几年间出现大起大落,那么指数肯定是有问题的;三是通过指数与其他国民经济指数的相关性来进行验证;四是在试运行阶段,在4个试点城市进行了反复验证,保证了测算模式的准确性。
质量竞争力指数有何意义
上下都实用
宏观:便于国家宏观调控
微观:便于企业改进质量
质量竞争力指数在质量竞争能力方面统一了对不同行业或地区的质量评价标准,使我们对不同行业或地区的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定量比较、对国民经济总体的质量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可能。作为一项全新的宏观经济质量指标,无论是在国家经济运行的宏观层面上,还是在企业质量经营的微观层面上,质量竞争力指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十分巨大的实用价值。
从宏观层面看,质量竞争力指数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指标。具体来说,建立质量竞争力指数有如下4个方面的宏观意义:
第一,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政府可以定量地确定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目标,可以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另外,它还可以大大提高公众对质量竞争力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水平,创造健康向上、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氛围。
第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监督抽查的方法监控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推出可以更全面地体现出地区、行业、国家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为政府制定质量政策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
第三,有助于进行多种形式与多种经济成分的质量竞争力比较与分析。质量竞争力指数既可以测量地区、部门和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也可以测量不同经济成分的质量竞争力指数。根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科学地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此外,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应用还有助于我们测定国家经济增长质量的稳定性,以便政府和质量监管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第四,有助于建立完整协调的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建立为我们从质量现状和发展潜力角度评价国家宏观质量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尺度,它和顾客满意指数一起成为我国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支撑性指数。
从微观层面看,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测量与分析可以为企业有针对性地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经营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它不仅可以为企业揭示企业获得长期质量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与竞争对手进行水平对比的平台和技术框架,从而成为企业设立质量经营目标以及评价自身质量经营状况的依据。
专家点评
质量竞争力指数最大的突破有两点:一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指数多为两种,一种适合于横向分析比较(如:各类排名),另一种适合纵向分析比较(如:GDP指数)。而质量竞争力指数不仅适合各地区、各行业进行横向分析比较,也适合每年进行纵向分析比较,这也大大提高了质量竞争力指数的适用性;二是质量竞争力指数采用的测量指标和测算方法都不是特别复杂,这样既降低了测算工作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稳定性。
摘自中国质量报 2006年9月15日 作者:彭 燮
经过4年多的研究,2006年9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2005年质量竞争力指数。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用系统化的数据来评测我国宏观质量水平和质量发展能力。
为什么我国要推出质量竞争力指数?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能否真实客观地体现地区、全国的质量水平?质量竞争力指数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将在本文中一一得到解答。
此外,本文还特邀质量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课题研究小组主要负责人蒋家东博士对有关质量竞争力指数的问题进行评点和解析。
为什么要推出质量竞争力指数
发展新需要
质量竞争挑战价格竞争
质量与数量同等重要
经济学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任何致力于赢得竞争优势的经济体,都无一例外地面临这样的现实:价格竞争力的主流地位正在接受质量竞争力的挑战,必须大力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才能以卓越的质量业绩振兴经济。
专家指出,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增长,二是质量的提高。要准确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就必须同时对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进行测量。由于不同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简单利用具体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技术指标难以形成具有宏观经济意义的质量水平指标,更无法将其综合成一个全国性指数。
鉴于经济发展与质量进步的密切关系,国家质检总局曾于2001年向原国家计委提出把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质量是很重要的指标。如何衡量?怎么反映?现在确实缺乏依据。”他提出“要抓紧研究,‘十五’加不上这个内容,‘十一五’也要加上。”
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工业产品质量信息统计与分析为基础的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但从理论与实践上讲,现行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侧重于对产品质量状况的统计与分析,质量信息主要从部分重点工业企业采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和拓展,质量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质量工作的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行业和各地区的总体质量状况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质量形势进行分析与判断的依据。但从宏观上和总量上对质量现状进行客观评价的手段一直是空白,因此迫切需要构建新的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自2002年初开始,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质检总局开始组织课题组,开展 “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的研究。到2002年底,课题组基本分析确定了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构建了质量竞争力指数及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和权重体系。2003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选择浙江、辽宁、山西和深圳4个省市,开展了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试点工作。通过此次试点,课题组最终确立了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专家点评
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实施政府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学术研究上说,国际上对于宏观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一直没有大的进展,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推出可以算作是一个新的突破。
如何计算质量竞争力指数
指标来说话
四原则严选指标
四验证保证准确
质量竞争力指数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以及相应的12个观测变量构成。与质量水平有关的3个三级指标中,标准与技术水平代表的是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的技术水平及其保障条件。质量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性的定性和定量效果,而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则代表了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它是前面两个三级指标综合作用的外部表征。
发展能力的3个三级指标包括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是企业科技投入的主要方面,核心技术能力主要是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数量,市场适应能力是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和核心技术能力综合作用的经济效果。
总体说来,在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全部6个三级指标中,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两个指标是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外部表征。前者的评价者是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后者的评价者则是市场上的广大消费者(顾客),他们共同构成了对企业质量现状的客观评价,是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的外部因素。而标准与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和核心技术能力4个指标是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内部表征。它们可以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质量资源或质量能力方面得到解释,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它们的改善最终会带来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两个指标的持续提高。
专家点评
在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测算指标从三四十个减少到12个。选取指标的原则主要有4个:一是指标要能解释现实质量管理的问题和现象;二是指标要比较成熟,统计起来比较方便;三是优先考虑已有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指标,保证测得出、测得准;四是要与国际相关研究接轨,尽量选取国际通用的指标。
我们还进行了4个方面的验证:一是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二是通过研究指数的变化趋势来验证。比如一个地区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如果几年间出现大起大落,那么指数肯定是有问题的;三是通过指数与其他国民经济指数的相关性来进行验证;四是在试运行阶段,在4个试点城市进行了反复验证,保证了测算模式的准确性。
质量竞争力指数有何意义
上下都实用
宏观:便于国家宏观调控
微观:便于企业改进质量
质量竞争力指数在质量竞争能力方面统一了对不同行业或地区的质量评价标准,使我们对不同行业或地区的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定量比较、对国民经济总体的质量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可能。作为一项全新的宏观经济质量指标,无论是在国家经济运行的宏观层面上,还是在企业质量经营的微观层面上,质量竞争力指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十分巨大的实用价值。
从宏观层面看,质量竞争力指数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指标。具体来说,建立质量竞争力指数有如下4个方面的宏观意义:
第一,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政府可以定量地确定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目标,可以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另外,它还可以大大提高公众对质量竞争力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水平,创造健康向上、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氛围。
第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监督抽查的方法监控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推出可以更全面地体现出地区、行业、国家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为政府制定质量政策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
第三,有助于进行多种形式与多种经济成分的质量竞争力比较与分析。质量竞争力指数既可以测量地区、部门和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也可以测量不同经济成分的质量竞争力指数。根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科学地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此外,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应用还有助于我们测定国家经济增长质量的稳定性,以便政府和质量监管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第四,有助于建立完整协调的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建立为我们从质量现状和发展潜力角度评价国家宏观质量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尺度,它和顾客满意指数一起成为我国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支撑性指数。
从微观层面看,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测量与分析可以为企业有针对性地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经营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它不仅可以为企业揭示企业获得长期质量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与竞争对手进行水平对比的平台和技术框架,从而成为企业设立质量经营目标以及评价自身质量经营状况的依据。
专家点评
质量竞争力指数最大的突破有两点:一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指数多为两种,一种适合于横向分析比较(如:各类排名),另一种适合纵向分析比较(如:GDP指数)。而质量竞争力指数不仅适合各地区、各行业进行横向分析比较,也适合每年进行纵向分析比较,这也大大提高了质量竞争力指数的适用性;二是质量竞争力指数采用的测量指标和测算方法都不是特别复杂,这样既降低了测算工作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稳定性。
摘自中国质量报 2006年9月15日 作者:彭 燮
-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长郭永航为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颁奖 在质量强国、质量强省…(2023-07-28)
- 四川成都市开展第二届“走进企业看质量”活动(2023-07-28)
-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雷击浪涌测试能力获得重大提升(2018-03-27)
- 立足便企惠民 助力质量提升 江苏检验检疫局着力提升认证执法监管成效(2018-03-27)
- 云南昆明市质监局“质监速度”推进“放管服(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