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监督

创新监管举措,全力守护美好“食”光

2025年04月17日 11:59    信息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创新路径,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以强化监管与优化服务为出发点,多维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构建起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监管体系,全方位守护人民群众美好“食”光。

统一标准规范,筑牢校园食安防线。在全市各类学校落实开学“八个一”工作举措,即召开一次会议,健全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开展一次培训,推动从业人员从“合规操作”向“专业精进”跃升;执行一次检修,打造可持续的食安硬件保障;实施一次现场评价,全要素评估筑牢源头安全屏障;落实一次查验行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时段无盲区监管;推进一项创新举措,提升标准化管理模式与设施建设水平;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构建常态化食安共育机制;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实战推演铸就专业化应急能力提升。此外,联合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不断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实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高标准起步、全链条监管。

落实“码上食安”,推动外卖行业升级。完成全市5693家餐饮外卖主体全覆盖摸排,建立“一店一档”电子档案,集成证照、明厨亮灶、抽检记录等11项数据,实行动态更新。启动“十街百店”标准化建设工程,辖区11个县(市、区)共引导180余家餐饮外卖商家入驻各自示范街区,实行信息公示、外卖封签、台账记录、培训抽查、监管巡查“五统一”。落实“一餐一码”封签要求,由商圈商业物业管理方、外卖平台或外卖商家统一印制带有LOGO、“互联网+封签”二维码的食品安全封签,从根本上降低餐饮外卖食品配送过程中的食品污染风险,纠纷责任划分效率显著提高。

建设服务驿站,引领智慧监管潮流。渭南市AI市监数智人暨市场监管服务驿站全面启用,围绕知识科普、投诉举报响应、企业全生命周期市场监管服务指引、优化执法办案程序、“互联网+明厨亮灶”五大主线进行功能布局。消费者只需通过人脸识别,即可与AI市监数智人进行智能互动,获取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经营主体办事指南、行政执法程序等信息,并实时动态监控捕捉餐饮服务单位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和防范食品安全事故。

强化源头治理,严守市场准入关卡。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日趋完善,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通知》,明确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施的产品类别、开具主体及要求、查验主体及要求、职能部门工作要求等,对促进食用农产品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确保了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质量安全。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及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推广明显,“带证带码”上市农产品突破14万张,1034家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追溯管理。

打造宣传品牌,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在各县(市、区)举办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你点我检渭安而来”宣传活动。在生活必需品消费量大的临渭区开展面制品专题抽检宣传;在食品生产企业较多的蒲城县开展食品“零添加”专题抽检宣传;在旅游景区集中的富平县和华阴市开展景区食品专题抽检宣传,以抽检“小切口”提升食品安全“大监管”。据统计,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突破130万人次,得到了消费者广泛支持与认可。

发挥媒体力量,以点带面赋能监管。开通官方抖音号,采取直插点位、直击现场、直播展示的方式,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直观展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自2024年9月下旬开通以来,9期栏目总浏览量约838万。

我局通过一系列创新监管举措,不断筑牢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监管质效显著提升。未来,将持续深化有效举措,不断巩固拓展食品安全监管成效,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陕西省渭南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曾彩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