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作用 加快推动特检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泰安市特检院)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科研与检验检测工作,聚焦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和行业发展需求,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之路。
筑基期: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方针
泰安市特检院早在2009年就确立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方针,大力引进检验检测相关专业领域高学历人才,通过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科研水平,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事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泰安市特检院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拓展人才招聘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同时,为新入职人员提供系统培训和指导,帮助其快速融入团队、提升专业技能。
为更好促进各类专业人才形成“化学反应”,泰安市特检院实施科技考核管理办法和案例评比办法,围绕科技项目、科技奖励、平台建设、论文著作、标准起草、案例方案、技术比武等方面开展考核,鼓励创新团队建设。此外,积极开展与高校交流与合作,柔性引进了山东大学秦国梁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与太原科技大学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目前,该院有职工153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57人,高级职称51人,在全省同类特检机构中居于前列。
发展期:坚持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泰安市是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等特种设备安装之乡,也是全国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等特种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具有显著的产业优势和影响力。
泰安市特检院敏锐洞察到本地特种设备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在焊接、无损检测和智慧检验等多个关键领域加大创新投入,解决了企业在生产、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自身独特科技特色。
2015年,泰安市特种设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批准筹建,围绕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检测等环节,开展节能设计、制造新工艺、检测新方法、焊接及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及应用;2017年,泰安市批准筹建特种设备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TS生态),这是全国首个特种设备众创空间,标志着泰安市特检院TS生态迈入省级众创空间行列。2018年,焊接与无损检测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认定,该中心还参加了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评选,成为特检领域全国唯一一个参加该评选的地市级单位。
此外,泰安市特检院筹建了“智慧特检”建设项目、山东省物料搬运设备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东省压力管道元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等,结合本地特种设备产业需求,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熟期:坚定科技兴检道路
泰安市特检院坚定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坚持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科研成果和良好经济效益,为特种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进一步增强了走科技兴检道路的信心。
“近年来,我院科技兴检道路取得成效,已日渐成熟,共承担及参与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7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获得省部级奖项5项。”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泰安市特检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树国对记者表示。此外,该院获得授权专利51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标准21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发表学术论文218篇,其中SCI、EI期刊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泰安市特检院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确保科研成果实际应用于产业。该院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特种设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采用“互联网+科技服务+虚拟转化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以多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中,“紧急切断阀自动校验装置”经科技成果评价,被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产业化市场效益达200余万元;“桥门式起重机主梁纵向角焊缝柔性焊接专机”相关的设备和装备的研制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将进行样机试制和产业化工作,预计产业化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达230万元。
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下,泰安市特检院增强了“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大力拓展国外检验检测业务。先后赴非洲刚果(金)、柬埔寨、老挝开展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业务,并获得了用户高度认可和赞赏,为该院进一步开展涉外检验检测业务打开了新局面。
杨树国向记者介绍,将落实好市场监管总局对特种设备工作的相关要求,以争创甲类检验机构A2级资质为契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作用,坚定走科技兴检之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锚定“泰安市优秀事业单位,山东省一流检测机构”目标,坚持“真理级报告、亲情式服务”的工作理念,打造“检验在泰安 诚信如泰山”知名品牌,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企业、加快推动特检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报记者 陈和华 通讯员 国树东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泰安市特检院)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科研与检验检测工作,聚焦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和行业发展需求,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之路。
筑基期: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方针
泰安市特检院早在2009年就确立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方针,大力引进检验检测相关专业领域高学历人才,通过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科研水平,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事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泰安市特检院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拓展人才招聘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同时,为新入职人员提供系统培训和指导,帮助其快速融入团队、提升专业技能。
为更好促进各类专业人才形成“化学反应”,泰安市特检院实施科技考核管理办法和案例评比办法,围绕科技项目、科技奖励、平台建设、论文著作、标准起草、案例方案、技术比武等方面开展考核,鼓励创新团队建设。此外,积极开展与高校交流与合作,柔性引进了山东大学秦国梁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与太原科技大学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目前,该院有职工153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57人,高级职称51人,在全省同类特检机构中居于前列。
发展期:坚持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泰安市是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等特种设备安装之乡,也是全国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等特种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具有显著的产业优势和影响力。
泰安市特检院敏锐洞察到本地特种设备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在焊接、无损检测和智慧检验等多个关键领域加大创新投入,解决了企业在生产、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自身独特科技特色。
2015年,泰安市特种设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批准筹建,围绕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检测等环节,开展节能设计、制造新工艺、检测新方法、焊接及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及应用;2017年,泰安市批准筹建特种设备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TS生态),这是全国首个特种设备众创空间,标志着泰安市特检院TS生态迈入省级众创空间行列。2018年,焊接与无损检测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认定,该中心还参加了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评选,成为特检领域全国唯一一个参加该评选的地市级单位。
此外,泰安市特检院筹建了“智慧特检”建设项目、山东省物料搬运设备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山东省压力管道元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等,结合本地特种设备产业需求,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熟期:坚定科技兴检道路
泰安市特检院坚定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坚持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科研成果和良好经济效益,为特种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进一步增强了走科技兴检道路的信心。
“近年来,我院科技兴检道路取得成效,已日渐成熟,共承担及参与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7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获得省部级奖项5项。”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泰安市特检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树国对记者表示。此外,该院获得授权专利51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标准21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发表学术论文218篇,其中SCI、EI期刊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泰安市特检院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确保科研成果实际应用于产业。该院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特种设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采用“互联网+科技服务+虚拟转化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以多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中,“紧急切断阀自动校验装置”经科技成果评价,被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产业化市场效益达200余万元;“桥门式起重机主梁纵向角焊缝柔性焊接专机”相关的设备和装备的研制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将进行样机试制和产业化工作,预计产业化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达230万元。
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下,泰安市特检院增强了“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大力拓展国外检验检测业务。先后赴非洲刚果(金)、柬埔寨、老挝开展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业务,并获得了用户高度认可和赞赏,为该院进一步开展涉外检验检测业务打开了新局面。
杨树国向记者介绍,将落实好市场监管总局对特种设备工作的相关要求,以争创甲类检验机构A2级资质为契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作用,坚定走科技兴检之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锚定“泰安市优秀事业单位,山东省一流检测机构”目标,坚持“真理级报告、亲情式服务”的工作理念,打造“检验在泰安 诚信如泰山”知名品牌,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企业、加快推动特检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报记者 陈和华 通讯员 国树东
- 以创新破题 凭实干奋进(2025-04-19)
- 北京规范网络销售及直播带货领域不合理经营行为(2025-04-19)
- 幸福之花灿然开 援疆硕果格外甜——河南省市场监管系统助力新疆哈密质量和知识产权强市建…(2025-04-19)
- 北京发布2025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2025-04-19)
- 大新集中销毁352个非法气瓶(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