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小萝卜”体现“大机制”

2010年12月08日 08:53 信息来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今年以来,东营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管理模式,围绕扶持胡萝卜产业发展壮大,加强与地方政府、其他检验检疫部门的合作,积极推行“企业+基地+标准+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既为国门严格把关又能帮菜农快速致富的成功之路。

美丽的黄河三角洲孕育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就像镶嵌在这片土地上的一颗明珠。广饶县地处东营市南部,与潍坊寿光、淄博临淄、滨州博兴接壤,这里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百姓富庶。当地出产的大蒜、胡萝卜早已名扬海内外,尤其是胡萝卜已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出口为一体的规模性产业链。虽然胡萝卜是一种价值低廉的农产品,国内收购价每斤不足1元钱,但每个农户仅靠种植胡萝卜一项,通过出口,每年就可实现近万元的收入。

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在东营检验检疫局的帮助和扶持下,广饶县的胡萝卜出口企业已从当初的两家增加到现在的十多家,胡萝卜种植户近百家,年出口胡萝卜达3万多吨,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出口量占山东省胡萝卜总出口量的40%,位列全省第二。

异地“联姻” 扩大基地规模

在东营检验检疫局的指导帮助下,广饶县发展了一批企业,依靠加工胡萝卜出口创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受耕地面积少、种植分散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出口量的进一步扩大。为此,东营检验检疫局联合广饶县政府有关部门,与企业一起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选定了既适宜胡萝卜生长又有种植经验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建立了广饶县蔬菜出口企业的另一处标准化备案种植基地。

通过加强与当地县政府的合作,在种植面积少的现状下实现了产量的突破;由于种植基地较集中,出口蔬菜达到了规模种植。多方共同商定,由当地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对蔬菜的种植技术进行指导,对化学投入品进行管理,并做好相应记录,保存好相关数据和资料,由东营检验检疫局安排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核对。

创新机制 促进质量提升

东营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行以“公司+基地+标准化”为模式的源头管理和以筑牢“三道防线”为保障的出口食品农产品区域化管理模式,努力保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出口到高风险国家的产品,该局要求企业建立自属基地,对出口到低风险国家的产品建立合同基地。截至目前,该局已发展合同基地4143亩,自属基地713亩。对基地实行“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药、统一防治、统一收购”的五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种植环节农药残留的控制。

辖区外备案最大的难题就是监管问题,东营检验检疫局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多次与基地所在的承德检验检疫局进行沟通协商,并进一步加强与基地所在的围场县政府的合作,共同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由承德检验检疫局负责对原料采收前农药残留检测等进行日常监管,东营检验检疫局负责对成品的抽样检测和监管放行工作。三方各负其责,建立了“企业、政府、检验检疫”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模式,这样既解决了路途遥远、监管难的难题,又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确保了产品质量。

质量追溯 确保产品过关

对每批成品除了正常的品质检验以外,东营检验检疫局还按照食品安全监控计划上制定的检测频率实施药残检测,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每箱产品外包装上面均加贴条形码,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号,产品生产日期等信息都存储到条形码中,从条形码显示的信息可以追溯到每批产品来自哪个原料基地,为产品的质量追溯打下了基础。

目前,东营检验检疫局辖区内胡萝卜出口已初具规模,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胡萝卜已成为东营地区食品农产品出口的又一主力军,必将带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链 接>>

过程监管 加大抽检力度

为帮助企业建立卫生质量体系文件,加强生产前原料的控制和包装环节卫生的控制,东营检验检疫局对包括胡萝卜在内的所有出口保鲜菜加工厂均配备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对每批原料进厂前全部进行自检,经检测合格的原料方准加工生产,从而保证了原料和加工过程的安全。同时,该局对出口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实施分类管理,根据出口产品和出口国家的风险程度对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对出口到高风险国家的产品加大抽检力度;实施“良好企业名单”制度,本着扶优汰劣的原则,加强对良好企业的扶持。

返回

Baidu
map